顶点小说>玄幻奇幻>定秦曲>第十四章 一个楚人眼中的大秦帝国(上)

大秦帝国的军事力量相对于汉朝初期甚至是到汉朝中期,并没有人数上的相对优势。

就以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而言,汉朝长安朝廷与七国叛军之间的兵力总数,已经达到了将近一百万,这个数字还只是双方之间的交战兵力而已。而还不包括一些没有被战乱波及的郡兵部队以及戍守长城的军队。

而从这一方面而言,汉景帝时期的大汉帝国总体兵力,保守估计就已经达到了一百四十万左右。

而汉武帝时期的兵力总数也许削减不少,但是从一方面而言,马邑之围汉朝调动了将近三十万军队,这一部分军队很有可能有一部分来源自燕国与赵国的诸侯**力,这一点有可能说明在经历了七国之乱之后,汉朝诸侯王的军事控制权被大幅度削弱,但是这些诸侯国的军队,并没有太多的削减。

汉武帝时期的兵力总数的减少,主要是汉武帝时期采取了骑兵集群作战的方式来应对与匈奴人之间的攻防作战。

这么一来,长城边境除了少部分必要的守卫步兵部队之外,相当一部分军队被骑兵部队所接替。

可以说,刨除了大秦帝国的大规模骑兵部队编制之外,汉武帝时期开辟了又一个大规模使用骑兵作战的范畴。

……

云中城的部队多达一万三千人,作为一个军事重镇,云中城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戍守军力的要塞。

而若非是如此,九原郡方向也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派遣一支运粮队,运输粮秣支援云中城。

而相对于这么一个情况而言,云中城没有太多的骑兵,而经过张嘉师的相应调度之后,云中城的骑兵部队,只有一个二五百主的编制。

而余下的一万二千人,基本上就是弓弩手以及步兵部队。

嘛,张嘉师也没有打算让骑兵下马守城,这一种安排无疑是一个很蠢的方式,就算下马的骑士在作战能力上并不差于一般的重装步兵太多,但是毫无疑问,如非必要的话,也没有几个人会真的打算这样做。

张武与景攸两人分别指挥一支五百人的部队在东门后面的建筑区对匈奴人设置伏击区域,在某个意义上,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似乎有些杀鸡用牛刀。而对于景攸而言,他却没有这样的想法。

……

景攸作为一个出身于楚地的屈景昭三家之一的景家旁支的一个庶子,在公元前218年被征调进北疆军团当中,担任一个普通的戍卒。

在几年的时间过去,一直到大秦帝国爆发内乱的时间到来,景攸在北疆军团的北地郡一地的军事阅历也许比不上九原郡一带的北疆军团主力,但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是,他对于匈奴人并不陌生。

只不过景攸虽然有相当丰富的作战经历,而其资历也算是相当丰厚,但是一直到他跟随其他北地郡的官兵归降张嘉师的军队之前,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什长。

景攸不是不知道在这之前,大秦帝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甚至是算得上是作为决定国运的一战当中,大秦帝国咸阳朝廷的主力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而作为大秦帝国左将军的张嘉师,同样也在此战大败而归。

只不过景攸不认为这一个情况会意味着大秦帝国灭亡,相反,从他理解到的小型消息当中,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以及阅历,分辨出巨鹿之战,大秦帝国一方虽然算得上是惨败,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那些叛乱的所谓义军,事实上也失去了对大秦帝国一举而下的主导权。

王离,张嘉师两支部队分别败走,但是不代表两支部队没有作战能力,相反,若是没有抓住全歼这两支部队的机会,那么对于大秦帝国而言,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景攸在知道了项羽居然在棘原坑杀了章邯部的残余秦军部队之后,他就知道项羽此人已经无法成事。

因为这些人虽然主要是刑徒所组成的部队,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那就是这一支部队的作战经验相当丰富,在整个大秦帝国当中也能够排的上号。

但是项羽并没有将这一支部队收为己用,而是选择避免出现祸患而一举全数坑杀,景攸就知道项羽的结局不会太好。

他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下定了决心,那就是眼下并不是脱离北疆军团的最好时机,而若是有所变故的话,他再离开这个地方也不晚。

景攸之所以会想这些东西,主要是因为有不少同样是从楚地征调,甚至是在同一支部队担任军官的楚地出身的官兵,正在筹划着自己是应该离开,还是趁机夺取北地郡的一些区域的控制权,发动叛乱,响应关东的义军。

说实话,景攸从来不认为这些人若是选择叛乱,会有什么好结果。

别的先不说,若是眼下这些人选择叛乱,并不算是精锐尽出的关中一地,也有足够的兵力平定他们的这一小股叛乱,而更要命的地方,那就是哪怕是在北地郡,他们都别想得到足够的支持,然后壮大发展自己的力量。

关中一带的区域,可以说是大秦帝国的核心所在,而北地郡的部分地区虽然收归大秦帝国领土不过是百年不到的事情,但是这些人对于大秦帝国的凝聚力不低。

景攸从自己看到过的一些书籍当中,能够知道这是一种起源于商鞅变法的影响。

………………………………………………分割线…………………………………………

商鞅变法,其最为详细的描述在史书当中难以寻找其面貌,但是商君书对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一个楚人眼中的大秦帝国(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