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个情况下,张嘉师突然想到了一个事儿,那就是大秦的工匠们,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铬,并且运用的人员。
张嘉师在询问了一下这样的事情之后,一个工匠就解释道:“嗯?大人,你说的是那种有点绿‘色’的盐?那种玩意也不是我们发明的,我听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炼制青铜武器的时候,无意之间得到东西。”
张嘉师很好奇,这个情况跟盐水有什么关系。
在经过一轮讲解之后,张嘉师才知道,青铜这种合金,本身是还含有一定的铅,而有些地方,甚至是使用含有铅铬成分的金属块,来进行冶炼的。
所以,在经过‘混’合冶炼之后,无法跟铜,锡,铅‘混’合冶炼,并且被氧气置换出来的氧化铬(三氧化二铬)就这样跟炭灰‘混’合在一起。
也许,氧化铬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再巧合不过的事情了。
至于怎么运用在兵器上面,进行防氧化的节奏……这些工匠都说不出个缘由。
很明显,有些技术的失传,更有可能是因为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必然。毕竟,在汉朝之后,青铜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失去了相关的冶炼基础,也就失去了本来只不过是偶然之间,得到的氧化铬继续制作并且研究的空间。
张嘉师突然想到了一个事儿,既然是知道了这玩意大概是怎么来的,那么还不如……
张嘉师随后听到了白起说出来的一句话:“这东西实际上对你来说没有什么用,你还不如用黄油,来进行短时间的抗氧化更实际。”
张嘉师听到了白起的话之后,微微一呆,因为正如白起说的那样,他既然知道了黄油以及一些油料同样能做到这一点,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浪’费时间,收集他并不需要的氧化铬?
张嘉师认为可惜的地方,是氧化铬的出现,不过是冶炼青铜之间的偶然产物。而在这样的技术失传之前,也没有量产氧化铬的技术出现,也从侧面验证了这样的事情。
他在回到了自己房间后,思考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写出了一个没有详细公式的文字算式:
铬铅盐在碳当中燃烧,得到氧化铬,二氧化铅以及二氧化碳,也许还有碳化铬?
张嘉师随后将这个算式的纸张,夹在一份竹简当中。
没有人知道,这一张小纸条,会在几百年后被人发现,而张嘉师更加不知道,他的公式有些地方是错的,但是,假如从结果而言,根据公式进行试验的人,确实得到了包括氧化铅在内的一大堆‘混’在一起的粉末。
此乃后话。
………………………………………………分割线…………………………………………
接下来的日子,伴随着一座座高炉的建造以及投入生产,张嘉师在鞍山地区设立的这个辽东兵造基地,也逐渐步入了正规。
在张嘉师离开之前,辽东兵造制作出来的铁制兵器,逐渐列装在张嘉师麾下的官兵身上。
而张嘉师离开的原因,并不是辽东兵造步入正轨,而不需要他继续在这个地方。同样也不是张嘉师的妻妾们抱怨,他不得不回家。
而是张嘉师面对着一个问题,他不得不回定襄城解决问题。
……
在策马赶回了定襄城的郡守府之后,张嘉师看到陈平等人以及见过一面,但是不知道名字的李左车的人,正在郡守府的前屋等候着他。
“大人,我们现在的人手,已经完全不够用了。”陈平无奈的说出这句让张嘉师微微一愕的话。
在来到郡守府之前,张嘉师也不是没有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他略微迟疑的看着陈平,好一会才说道:“哪方面的?”
陈平自然也想说,是各种方面都有这个问题。但是在人事安排方面,陈平没有说出自己的无奈,毕竟,张嘉师麾下,有能力的人就这么多,短时间内要解决这个问题,无疑是难于登天。
要不然,眼眶顶着个黑眼圈的李左车,也不会一脸郁闷的嘀咕着什么。
所以,陈平思考了一下之后,缓缓说道:“大人,我们需要招募更多的兵员了。”
张嘉师听到了陈平的话之后,反倒是有些惊讶,因为他自己已经做好被陈平抱怨的准备。
但是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张嘉师反倒是放松了不少。因为在张嘉师的心中,就算是招募士兵,人数也应该不会太多。
他缓缓的举起茶杯,然后看着陈平:“陈先生,你说说,我们要招募多少人?”
“大人,起码是两万。”
“噗!”张嘉师冷不丁被这个数字吓住了。
轻轻地擦拭了一下自己脸庞的陈平,毫不在意的说道:“大人,两万人也许还不够用。”
而回过神来的张嘉师,看着自己的头号文臣,他小声的说出一句话:“为何要这么多人?”
“大人,请听平一一道来。”
……
在陈平讲解下,张嘉师现在手下的两万三四千人,在进行了很多事情的安排之后,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兵力缺口。
先不说其他,光是几支商队的护卫,陈平就不得不从驻守长城,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的兵力当中,‘抽’调相当一部分。
不仅如此,很多新建的村庄,也需要有一定的兵力维持治安。而位于鞍山的辽东兵造,以及现在在吞并了几个盐场的工人之后,扩张不少的盐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