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非和平崛起>第四百五十一节 中国崛起的信号

“听完诸位阁僚的汇报,我很欣慰。我们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老大帝国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是诸位的功绩。但是不能不看到我们的发展还很不均衡,有些地方、有些方面、有些行业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就算我们的钢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看总量还算可以,但是被人口平均后,我们的人均占有量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十几分之一,论人均,我们甚至比不上被全世界围剿的红俄,这样的世界强国只能算得上大而不强,如果就这样也要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列强,那是比较渺小的。”吴宸轩很少会长篇大论,不过在看到诸位阁臣都在讲功劳摆业绩,却很少谈问题说困难,他坐不住了。

“我认为总座的讲话非常及时,我们很多zf部门自以为劳苦功高,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慢态度,这股浮躁作风必须得到尽快遏制,不然就会危害帝国的健康发展。”徐老人老成精如何不知道 该如何表态,这些问题是他主管的zf部门为最,他这个zf总理不出来表态难道等着元首大人拿出他手下人的具体例子吗?那就被动了。先摆明立场,把自己的态度亮明,等到总座下决心整治的时候,率先表态支持的徐世昌自然不会被他的手下连累,搞不好还能趁机重新洗牌,多安插一些自己的派系进去,何乐而不为呢?

两位大佬订了调子,熊希龄、张南江等人也大力赞成,于是一场席卷党政军议各级的找差距反自满的思想反思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不过会议还在继xu 。下面汇报的是军队方面,参联会主席段祺瑞站起来开始汇报。

“从帝国建立后,我们国家武装力量就进行了重新宣誓。目前国防军陆军和国防军海军均以宣誓效忠帝国。至于航空队方面,经总座批准,正是更名为中华民主帝国皇家空军,正式成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航空队中的对地支援联队和附属部队都转入国防军陆军,成立国防军陆军航空兵部队,简称陆航。已经划拨至国防军海军的航空兵部队也改编为国防军海军航空兵部队,简称海航。我们国家的武装力量将由国防军、皇家空军、内卫军、外籍军团组成,外籍军团将暂时归属国防军陆军指挥。目前帝国武装力量共有现役军人一百六十万人,其中国防军陆军80万、海军16万、皇家空军20万、内卫军43万,另有直属部队1万左右。我们的国防军、皇家空军、内卫军都已经经过了几次战争的考验,人员素质、装备水平完全可以满足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要求。我们的陆军、皇家空军实际 战斗力都在世界上占据首位,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公认。海军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但是从我们打败了日本联合舰队之后,英美法都积极邀请我们加入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我们的海军吨位虽然仅仅排在第六,还比不上意大利,不过实力就是硬道理,我们能干掉日本一半的海军实力,就是我们进入世界顶级海军行列的通行证。”

“不错,当年小鬼子也是干掉了俄国太平洋舰队才进入世界海军强国行列的。”熊希龄对当年的旧事还印象深刻“不过小鬼子这次吃亏吃大了,我想他们不会甘心雌伏的,马约恐怕不能约束他们的复仇。我们在海军方面是不是也要做相应的准备 ?”

“熊老此言深谙小鬼子的脾性,这帮矬子肯定心怀叵测,不过不要紧,我们的曙光女神大轰炸,不仅仅是摧毁了日本的造船场,更重要 的是大量杀伤日本的科研人员和熟练技师,没有这些从明治维新就开始积攒的人才资源,就凭小日本现在的资源,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何况我们在小笠原群岛和琉球群岛的空军基地和海军基地可不是摆设,只要有命令,我们在二十四小时内就可以把日本的主要城市再烧一遍,48小时之后,联合舰队将不会有500吨以上的水面舰艇。”杨士海的话斩钉截铁,让大家对于这个公认世界第一的皇家空军的实力算是有了个初步的印象,那是相当牛叉啊。

从45天曙光女神大轰炸之后,世界上的主要强国都在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来搜集分析着这次没有任何海上和陆地接触的非对称作战的过程。虽然褒贬不一,但是世界上各大强国却都不约而同的大幅度提高了空中力量的投入。

一个依赖几百架一战后期还算先进的双翼战斗机武装的日本,在中国空军铺天盖地的全金属单翼战斗机和轰炸机面前脆弱的可笑,到了后来干脆连上天参战都成了奢望,除了匆匆采购和赶制的高射炮、高射机枪之外,日本在中国的战略轰炸面前那种毫无反抗之力的表现让每一个强国都感到莫名的威胁。引以为傲的强da 陆军,举世无双的无敌 海军,在这种空中优势面前变得毫无作用。再多的舰炮也威胁不到空中的啸鹰,再强的骑兵也不能用马刀对付投弹的“弹道”,这让曾经以为自己是陆军第一和海军第一的法国、英国都变得像小丑一样可笑,就连一向把两大洋当作自家护城河的美国军队中也有人开始隐隐担忧,或许当中美交锋之时,就会有铺天盖地的中国战机遮蔽美利坚上空的骄阳。

中国空军开创者之一的魏礼煌空军中将所著的《空中优势》一书成为了多国军事学家和军官们案头必读的著作,“确保空中优势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保障,失去空中优势是战争失败的开端。”成为很多军人奉为圭秉的名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一节 中国崛起的信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