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杨勇和徐茂公一路畅通无阻,从濠州到庐州四百多里的路程,沿途所过的乡村镇县,当官的不是挂印封金而逃,就是主动归降,还有不少老百姓欢迎杨勇的人。 杨勇一看深受感动,这说明自己的队伍秋毫无犯,也说明自己的政策深入人心。
因为伐吴已经快一年了,杨勇不仅把大片的失地收复了,还攻克了吴国的好几个州郡,不管是在塞北还到了淮南,他对治军和老百姓的政策都是一致的。
杨勇比这些人多一千多年的见识,知道自己的霸业要想成功,要想统一天下,建立一个理想的大帝国,必须取得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这才是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根本。只靠自己无敌的神枪和这些能征惯战的大将,只能是一时之胜,不可能长久,或者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路上杨勇和徐茂公早就看过地图了,也听不少当地的老百姓说了,而且他还有后世的知识,知道庐州这个城市太不简单了。庐州城可比不其他地方,二十一世纪,它是安徽的省会,其历史可追溯到商周,历来兵家必争。
因此,在路上杨勇就和徐茂公商议好了。现在的杜伏威连吃败仗,如惊弓之鸟,肯定不敢再轻易出战,肯定是凭险而守。
但只要杜伏威在城中,义军就不能强攻,因为庐州战略位置太过重要,肯定驻有重兵,如果强行攻城,攻下不来损兵折将自不必说,攻下来了也是废墟一片,遭殃的是老百姓,这是自取败亡的下下策。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困城。只要能困住杜伏威,吴国其余州郡的人马必来勤王,杜伏威所依仗的两大王牌王雄和阚凌均吃了败阵,元气大伤,其余均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困守庐州正好可以以逸待劳,一举歼之,省得去征伐他们了。
杨勇他们现在兵强马壮,兵精粮足,说白了杨勇现在不怕打,就怕敌人不打,也怕吴军在水上打。因为如果战场真正摆到长江之中,在水军没有练成的情况下,吃亏的肯定是杨勇的义军。因此,困城是目前最好的战术。
这些杨勇早就做到了心中有数,他的大队人马到了庐州城外,坐在马上远望这坐古城,虎居在江淮之间,两河穿城而过,如巨龙的龙头一样威武。近观城头更威风,高大的城楼,厚重的城墙,城头上旌旗如带,兵甲森森,城下宽宽的护城河起着波澜,让他不由得想起了一个词,固若金汤。
杨勇看完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点了点头,探知杜伏威就在城中后,杨勇一声令下,十几万大军就把城给围上了,而且一连几日是围而不攻。
杜伏威不知道杨勇的打算,只是杜伏威在等待,杨勇也在等待,而且他们等待的内容也是出奇的一致,都是杜伏威的援兵。如果这些被杜伏威的细作探知后禀报了他,老杜肯定不会相信,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
又几日后,探马来报,南部的历阳开来一支人马,约有两万之众,领兵带队的是历阳郡守司马凯。杨勇和徐茂公得报后,相视一笑,派大将罗松引军一万中途截击。
很快,庐州南部三十余公里处发生了一场激战,激战的结果司马凯被罗松杀得大败,扔下几千具尸体,狼狈逃回。
接下来的几日内,宣州来的勤王之师被尉迟恭带人杀退,同安的来的人马被侯君集率众打了伏击。也就是说一连十几天,杨勇等来了杜伏威的援军,而杜伏威却没等到一兵一卒。
这下杜伏威可不淡定了,在他的临时皇宫里急得来回转圈,大骂这些州郡长官,食君禄,不报君恩,可杀不可留!
后来杜伏威终于得报了,不是这些地方长官不带兵前来勤王,而是来了过不去,半路里全被杨勇的人马全打回去了。
杜伏威知道后,大骂这些地方官无能之后,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呆座在龙椅上。
不过,他还没彻底绝望,现在他最大的希望仍然是王雄这支人马,其余的勤王之师来不来差钱,只要王雄这支人马来了,他们前后夹攻,破杨勇解庐州之围还是大有希望的。
因此,杜伏威仍然坚守不战,他还在等。
有意思的是杨勇也不急于攻城,粮草紧张了,由张公瑾负责征运,他奉行的原则是,只要杜伏威不出城交战,他们就在城外守着,他也在等。
视线暂时转到丹阳。丹阳即现在的南京。这座古城更不必说,自古以来就是虎踞龙盘,为六朝古都。杜伏威把她作为吴都,还是很有远见的。
这天夜幕刚降临,通往丹阳的官道上尘土飞扬来了几匹战马,马上几个人全是商人打扮,满身的尘土。
为首的是个二十多岁年轻人,头发高高拢起,高束紫荆冠,玉簪别顶,一身灰色长袍,腰下佩刀,虽然满脸汗渍,但也掩其非常精明的五官,特别是两眼之中闪出一种藐视众生的光芒,身后的几个奴仆也是提刀仗剑,紧紧跟随,细看其眼神,绝非平常经商之辈。
“公子,离京师还有二十余里,天眼看就黑了,今天怕是进不去城了。”一个奴仆模样的人道。
“少废话!今天晚上必须进城,耽搁不得。快!”被称为公子的紧打战马边跑边催促道。
此人话音刚落,从两边的小树林中嗖嗖嗖蹿出几十条黑影,个个执刀仗剑的,拦住了这几个人的去路,全是黑衣蒙面人,为首的一个大憨腔:“呔!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牙迸半个不字,一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