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宣帝手里把玩着墨玉镇纸,似笑非笑地问安郡王:“裴谦谦虽然是裴家大房的姑娘,却母亡父弃,被父族除了族的。——你们安郡王府娶她做正妃不好吧?不少字做个侧妃倒也合适。”
安郡王像是大吃一惊的样子,对宏宣帝道:“陛下,话不能这么说。谦谦为何被除族,别人不知道,陛下难道不知道?可怜她娘亲为了陛下鞠躬尽瘁,陛下却……”连“皇兄”都不说了,改称“陛下”,似乎是提醒宏宣帝的意思。
宏宣帝笑着看了二皇子一眼,见他松了一口气,手里的拳头也松了开来。
“嗯,是朕说错话了。裴谦谦曾是御封的临安乡君,因为她爹的缘故,才被撤了的。”宏宣帝口气缓和了下来。
二皇子的拳头又捏紧了。
安郡王喜出望外,单膝给宏宣帝跪下,道:“难道陛下要恢复谦谦的临安乡君的封号?——这怎么好意思?皇兄这份大礼送的,臣弟恨不得肝脑涂地,为皇兄效犬马之劳”
安郡王抬起了高高的轿子。
宏宣帝眸光如剑,从安郡王笑意盎然的脸上,扫到了门旁脸色黑如锅底的二皇子身上。
二皇子再也忍不住,走过来对安郡王道:“皇叔可问过谦谦的意思?裴家人的意思?——就在这里一厢情愿,仗势强娶,不好吧?不少字”又拱手对宏宣帝道:“父皇,想裴家乃是陛下的肱股之臣,谦谦的娘亲又是一品国夫人,这样的身份,怎么能不问一声,就决定了她的终身?”
安郡王从地上站起来,束着手对二皇子点点头,含笑道:“二侄子真是出息了,想必是前一阵子经常去裴家,也学了些礼仪之道,晓得了不能仗势强娶,要心甘情愿才行,是不是?”接着又追问:“可是二侄子知不知道,你前一阵子自作主张,已经让外面有人说谦谦和裴家的闲话了。你可想过谦谦的感受?裴家的感受?想过她还没过门,就被人议论?”
二皇子被噎了一下,忍不住掩饰道:“我是仰慕裴太傅和裴首辅的学问人品,才经常去裴家讨教一二,跟谦谦有关系?”又发狠:“谁敢乱嚼舌头,皮不揭了他的”
安郡王笑着摇摇头:“二侄子,发狠没用的。为人处事,要行个正字。——就当是个教训吧。”转头对宏宣帝道:“二侄子也该结亲了,皇兄还是早给二侄子定了亲事再说。”
二皇子只觉得安郡王的笑无比奸诈,求援似地看向宏宣帝,道:“父皇,您答应过儿臣的。”
安郡王又问了一句:“答应?不是跟谦谦有关吧?不少字”
宏宣帝默然了半晌,对二皇子道:“此事全在裴家人。谦谦是裴家的姑娘,裴家愿意将她嫁给谁,就嫁给谁。”
二皇子精神一振,赶紧道:“那儿臣也去提亲”
安郡王当然不会让二皇子去添乱,袖着手问:“二侄子,我倒要托个大,问你一句。自古姻缘都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次则要两相情愿,方成姻缘。——二侄子是觉得自己能在哪一条占上风呢?再说,二侄子跟谦谦的年岁实在差的多了些,不是良配,不是良配啊……”
宏宣帝听这话,似乎安郡王同裴家人已经达成某种默契了,便试探地问他:“此事裴太傅知否?”
安郡王笑着点点头:“说过一次。”那就是没有反对了,不然安郡王不是这样没眼色的人。
二皇子脸如死灰,只觉得一片茫然。
看着二皇子的样子,安郡王也有一丝不忍,想了想,对二皇子道:“二侄子,天涯何处无芳草?你若是真心为谦谦,就要为她着想,而不是要违背她的意愿,将你的心思,强加在她身上。”
二皇子低了头没有说话,过了良久,给宏宣帝和安郡王行了一礼,默默地出去了。
安郡王叹了口气,对宏宣帝赔礼道:“居然让皇兄为难了。要不,臣弟……”退让两个字就是说不出口。
宏宣帝虽然对自己的儿子有些遗憾,不过安郡王府娶了裴谦谦,比二皇子娶要好得多。——至少兄弟阋墙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了。
想起自己的几个儿子,宏宣帝顿了顿,对安郡王道:“你儿子的亲事,朕准了。你下去的时候,顺便去宗人府说一声,让他们着手给二皇子和三皇子准备人选好定亲。”想起裴谦谦,身份也不能太低,便对安郡王道:“你等一天,朕这就下旨,恢复谦谦的临安乡君身份,跟你的世子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安郡王大喜,对宏宣帝谢了又谢。想起和熙公主也是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便问道:“公主那里呢?”
宏宣帝道:“给和熙公主挑驸马的事,就交给皇贵妃吧。”
安郡王放了心,回去就寻了宗人府的媒人,交待几句,让她明天带着庚贴去裴家提亲。
裴家人从安郡王那里得了准信,知道了圣上要恢复裴谦谦的临安乡君身份,都是喜之不迭。
下午的时候,圣上的圣旨和乡君的全套装仪都到了裴家。从乡君的朝服,到仪册,再到封地的地契,都送到了裴谦谦手里。
裴谦谦望着手里的圣旨,百感交集,伏在哥哥裴谦益肩上,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贺宁馨在镇国公府听说此事,也很欢喜,赶紧托人送去了贺礼。
到了第二天,裴家来了来了车,请贺宁馨和小子言过府一叙。
贺宁馨忙收拾了收拾,带着小子言去了。
这一天,裴家十分热闹。
宗人府的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