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科幻未来>替明>618 黄雀在后

小冰河时期的一个特点是寒冷,另外一个特点则是干旱。而干旱代表着少雨,在这严寒的冬天,也就意味着雪不常有。

崇祯六年的这个冬天,已不足一月就要到崇祯七年了,还是没有下雪。也是因为如此,叫天军的行动度才算迅。

一望无垠的中东部草原,早已是叫天军的势力范围。对于叫天军不友好的草原部族,要么随着林丹汗早早地逃往漠北深处,要么早已东归依附满清去了。如此使得原本就不怎么见到人的辽阔草原上,更是难得有人迹。

然而,就这几天的草原上,不时有无数的马蹄踏过,冒着寒风从西往东赶去。这些都属于叫天军的野战骑军,一人双骑。

天色大亮,同样在急驰骑军中的胡广根据之前的禀告,终于看到了建虏大军留下的痕迹。

这里应该是建虏停留了比较长时间的地点,对应长城防线的清水明月关关口。叫天军的先锋到达这里时,根据迹象判断,建虏大军刚好离开进关了。

这种情况,对于胡广来说,是很理想的,否则的话,不但要让大军绕路,还需要考虑建虏是否会突然回军的问题,必须留下监视的部队,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毕竟此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并不是和建虏决战。

当天在榆林城收到情报并结合以前情报和其他各地送上的情报分析后,胡广等人就确定了建虏是有预谋地准备突袭京畿之地,且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是突袭京师。这点从建虏出动的兵力规模,还有山海关方向没有见到建虏异常,以及这几天明国勤王军精锐离开抚宁西行可以综合判断出来。

当胡广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之后,他便当机立断,决定冒险一把。打仗,从来就没有百分百把握之后才动手的。

如果在别的地方,比如明国,恐怕这种决定做出来后,会有大把的人反对,然后扯皮一阵,就算最终成行也必然让敌人做好了准备,一如明金之间影响最大的萨尔浒之战。

幸好叫天军中胡广的威望如日中天,一旦他有了决定,任何人都不会再反对,只会从他的决定角度出,提出补充意见来完善行动方案而已。

也因此,叫天军的效率很高。又恰好原本胡广打算引蛇出洞,在卢象升事件上出兵敲打一下明国,分别集结了榆林和归化城两方面的野战军。

胡广的命令在飞鸽传书下迅下达,原本已经集结起来的野战军便在第一时间就一人双马,向东急行军。

此外,战争******也随即执行。所有地方部队,后备役全部动员起来。原本因为严寒冬天而冷清了的叫天军势力范围,一下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草原方面,在第一波野战军出后,后续部队再次集合出,一次能集合多少,就先出多少;后续再集合好一批,就再出。

也幸亏是叫天军从来不缺战马,一人双马地度很快,先行往东赶,而后根据前锋部队留下的情报再进行集结。

由此根据地内最终只留下一部分地方部队,还有一些预备役防护而已,由塔娜担任总指挥。

而在榆林城这边,大部分野战部队的兵力被胡广带走,出了草原一路向东,到东方去汇合草原上过去的野战军。

至于关内这边,叫天军的兵力进行了收缩,把长城沿线其他控制区的关口只留下最基本的预警士卒,其他将士全部调到榆林作为主力部队。

虽然这次的军事行动非常重大,但野战军方面最高军事长官胡宽并没有前行,而是被胡广留下坐镇在榆林城,监视南面的明军。毕竟他是最熟悉这边,也是胡广最信任的将领。

当然,秦地的明军部队对于叫天军来说,是没有什么威胁性的。胡广之所以这么布置,是以谨慎为主,万一京师那边最终没出现问题,或者出现问题太晚,以至于洪承畴的勤王军精锐到达了秦地,那样就会对叫天军形成压力。如果情况严重点,很可能会威胁叫天军的根据地,造成重大损失,这是胡广所不允许的。

不过胡广也有给他大哥指示,如果秦地出现的形势对叫天军极为有利的话,也可以由胡宽自行决定,征召更多的后备役进行扩军,主动进攻明国。反正各地送到根据地的情报都会抄送胡宽一份,由他据此随机应变。

“前锋侦查连说建虏是有将近十万人马?”胡广观察了一会后忽然出声问道。

他身边围着的是南方面军的高级将领,比如胡汉三,刘大能等人。听到长问起,胡汉三最先回答道:“是,这是定国那小子先得出来,侦察连连长肯定后的数字。”

此时的李定国才十四岁,不过早熟人也显大,不知道得人还以为十七八了。孙可望十六岁,看上去也要再大一点。

只要不是刚进叫天军的,都知道他们两个其实是胡广的徒弟,是受胡广亲自教导最多的人之一。这次的军事行动,两人都作为前锋侦察连的排长参与了。

不要看他们两人年纪小,如果要在叫天军中算综合素质的话,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他们两人也是好学,不但从胡广这里学各种知识,也听从胡广的教导,把自己的态度摆地很正,虚心地向叫天军所有有长处的人学习。比如牧民、猎人、农民、商人等等。

因此,胡广一听是李定国先得出来的数据,结合之前从辽东传来的情报,便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传我命令,按照第一套方案执行!”

“是!”跟随在胡广身边的传令兵马上答应一声,正


状态提示:618 黄雀在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