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下雪,但寒风吹来已经愈加得寒冷。这种已经是初冬的鬼天气,一般人要是没有特殊情况,肯定是不会外出的。
勤王军要在这个时候从东边的抚宁,远调到西边的秦地,要不是看到有军饷物资拨下来的份上,没有一个军士愿意挪地方。而且,还幸亏是这个时候,要是再临近过年的话,除非是那些原本就从秦地过来的兵士,否则更没人愿意动地方。
当然了,这种小冰河时期的鬼天气,也同样影响着叫天军,影响着胡广。
此时的他,因为实施新政策的需要,从初秋到了榆林城后,就一直待这里。一方面是作为新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需要对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及时拨正下面实施的人可能或左或右的行为,尽量让新政策带来预期的效果。
当然了,这并不是胡广闲得蛋疼,要亲力亲为。而是他自己虽然没有经验,可多少知道一点历史上因为政策执行的偏差所带来的相反效果;另外,榆林是叫天军对明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这新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叫天军在明国的形象。
等这个新政策实施有了头绪,按照预期稳定下来之后,这天气就已是很冷了。
就因为这,胡广在办公房内,对坐自己面前的胡宽用带着点歉意的语气说道:“大哥,你非要等我忙完了才肯放心北上。这下好了,天气变得这么冷,路上要多遭罪了。”
“呵呵,没事!”胡宽听了,只是不以为意地笑了下道,“大哥是个军人,这点凉意刚好提神,不碍事!”
在弟弟的潜移默化下,胡宽也不知觉间冒出一些后世常用的词汇。
胡广自然也知道大哥这么说,只是安慰自己不想让自己有负疚的感觉。否则这种天气,骑马北上,寒风扑面,那是刀割一般,谁会选这个时候出去?除非像以前远袭建虏,否则还真不会出门。
大哥除一年多前匆匆回去和大嫂、丫丫团聚过一次后,就一直驻守在榆林城。自己既然这个时间到了榆林,自然得让大哥回去团聚,过完年回来好了。反正自己接下来都是笔头的工作,在哪都一样。
至于安全方面,不要说三边总督陈奇瑜和叫天军的关系良好,就是他想有想法,也没那个实力。也因此,胡宽也才会答应回去团聚一次。
兄弟俩正说着,忽然门外传来匆匆地脚步声,随着一声“报告”,一名护卫手中拿着一小团纸出现在门口,“京师甲等紧急情报!”
这是等级最高的情报,显然朝廷有针对叫天军的行动了。胡广和胡宽对视一眼,脸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不用说,自然是洪承畴带领勤王精锐前来秦地的事情了。安贵在京师经营的时间比建虏更久,所用手段得胡广传授,也就更为高明,因此他所获得的情报,也比范文程所知道得更多。
胡广看完情报后,一边递给在边上等急了的胡宽,一边微笑着说道:“没想到卢象升在延安待了几年,还终于被他发现了一个还算可行的对策出来!”
他说完的时候,胡宽也已快速浏览完情报。只见他疑惑地抬头看着弟弟问道:“想刺杀,这不可能吧?”
安贵自然不可能看到卢象升的密奏,但他从多方消息汇总,再用从胡广这里学到的情报分析知识进行分析之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即卢象升会安排刺杀叫天军高级首领,并趁叫天军产生混乱的时候,再由洪承畴统帅精锐进攻叫天军。
当然了,安贵并不知道胡广已经来榆林了。在他的分析中,他所认为的刺杀对象,很可能是胡宽。
毕竟胡宽再怎么说也是叫天军的第二号人物,在军中威望很高,是首长的最有力支持者。如果他遇害,至少会对秦地的叫天军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但是,胡宽是夜不收出身,身手很好,而且做事也带有明显的军人作风。就算处理民事,招待必须的外人,也都是亲卫持刀跟随。要想刺杀这样环境下的胡宽,这难度就很高了。也因此,胡宽才有此疑问。
胡广听了之后,微笑着回答他哥道:“他们要刺杀的人,其实是我。”
“啊?”胡宽听了一愣,随后马上关心地问道,“为什么?”
胡广微笑着说了他的理由,而后有点感叹道:”这事既然我们已经提前知道,就得变被动为主动,先破了这招再说!”
“行,那二弟你先回草原安全点,大哥来对付他们!”胡宽听了,脸色严肃起来,马上点头说道。
谁知胡广摇头否决道:“目标是我,要是走了他们暂时不动也是麻烦事。那卢象升和洪承畴都算是有本事的人,要他们联手的话,我怕我们叫天军会有一些损失。”
“二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胡宽一听急了,连忙劝道。言语之间,已隐约能感知到多年坚持读书识字所带来的改变。
胡广知道他是关心自己,他当即笑笑道:“没事,我知道分寸。大哥,眼下有两件事要做……”
他没再给大哥劝谏的机会,马上就开始布置起来,并适当进行了解释布置的用意。
胡宽听着二弟说得针对方法有理,虽然担心二弟的安全,最终却无奈地去执行了。
其实这事,要说一点危险都没有,那也是假的。毕竟卢象升和洪承畴毕竟是明末最有本事的人之一,他们要联手起来对付人,都是有一定把握才会动手的。
而正是因为这点,胡广才决定留下来。否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