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甲午后>第302章 兵变【续】
住,但紫禁城已经成为宋哲的势力范围,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和耳朵看着、听着光绪帝的一举一动,所以光绪帝有心离开紫禁城。而瀛台所在的西苑靠近紫禁城,历朝历代君王没有少在西苑居住,上早朝才去紫禁城的例子。

故而光绪帝才趁机提出这个要求,哪怕回到他曾经的伤心地瀛台居住,也在所不惜,只是为了摆脱宋哲日日夜夜的监视。

当然了,无论是宋哲也好。还是光绪帝也好,他们都知道完全摆脱监视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哪怕是由肃亲王善耆安排值班侍卫,里面难道真的没有可以收买的人吗?光绪帝此举。只是让宋哲对他的监视力度没有那么强而已。

要不然光绪帝真的完全摆脱监视,宋哲怎么可能答应呢?

第二个小要求:保证明年内务府拨款不低于三百五十万两。

虽然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不论天下的土地也好,还是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群也罢,无一不是归皇帝所有。

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的,哪怕是没有宋哲,光绪帝也不能够随便用钱的。但皇帝支出也很大啊,比如说皇后一个月有多少用度、贵妃一个月多少用度等等,逢年过节皇帝还得拿钱赏赐文武百官。这些钱总不能够天天往户部哪里要吧?

赏赐文武百官还好说,皇后、贵妃的用度都户部给。这皇后贵妃是谁的啊?是户部尚书的,还是皇帝的啊?

于是很早的时候,皇帝就设立了一个名为左藏库的衙门。俗称左藏。这个衙门专门负责皇庄租税、地方进贡、附属国进贡以及宫廷主持的专卖收益这些皇帝的收入。这些钱主要用来给京官发补贴,给御前侍卫发饷,给太子、公主、后妃们发生活费,以及给皇帝日常花销。

到了清朝,这个左藏也换了个牌子,没有错,就是内务府这牌子了。

不过自从宋哲掌权后,别的权力还好说,但两个权力却努力捉住。一个是军权,另外一个则是财政大权。

特别是财政大权。只要宋哲能够拦截得了的赋税,绝对不会到户部那里去。为此朝廷的收入其实非常少,乃至于为了增强武毅军,光绪帝也节衣缩食。每个月的钱银也很少。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光绪帝想拿这些钱去增强武毅军的实力。

第三个小要求:任命陈宝箴为河南巡抚。

陈宝箴以举人出仕,一般这样的人物在满清官场上很难有进步的机会,知府这个位置往往就是举人出身官员的终点,而往往更多人都一辈子临老才混个贫困县知县当当。

不过陈宝箴的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却得到了当时的两湖总督曾国藩的认可。因此获得曾国藩的提拔。先后任浙江及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

甲午战争后,陈宝箴认为必须变发图强,于是极力支持光绪帝的政治主张。他当时担任湖南巡抚,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人联手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是著名维新派骨干,也是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

不过戊戌变法时候陈宝箴混的不怎么样,在内受到湖南守旧派王先谦、叶德辉的攻讦,在外有湖广总督张之洞这尊大神压着,故而一直没有办法站出来通电全国,表示湖南对光绪帝的支持。

即使如此,也不能够改变陈宝箴在光绪帝心目中的地位。这是一个唯一在行动上支持自己的大臣。

山西巡抚胡聘之虽然在戊戌清君侧后对光绪帝极力支持,然而光绪帝认为胡聘之对自己的感激之情是有的,但其中不少的因素恐怕是因为宋哲的兵威。因为胡聘之在戊戌变法的时候态度暧昧,并没有在山西推行什么新政。

而将陈宝箴调任河南,一方面填补前任反对光绪帝的河南巡抚景星的缺,另外一方面是光绪帝有意在直隶外围培养忠心自己的势力,以抗衡宋哲。

听得这三个小要求后,光绪帝心情也好了一些,他也不指望宋哲全答应了,哪怕答应其中一两条,也胜过白白将两广总督之位拱手奉送给宋哲要强。

李盛铎告辞道:“时间已经耽误得有些多了,微臣也应该前往醇亲王府了。”

光绪帝站起来说道:“好,爱卿一路上小心。”

等李盛铎离开了后,肃亲王善耆连忙走到窗户、木门处检查一番。

光绪帝有些惊奇,肃亲王善耆这是想干什么呢?

不等光绪帝发问,肃亲王善耆已经给光绪帝解惑道:“陛下,刚才臣说的只是计策的一部分。”

光绪帝闻言精神一振,道:“王爷可是还有什么妙计没有提出来?只是为什么刚才不说呢?”

肃亲王善耆并没有掩饰,直接一脸不信任的说道:“臣,信不过哪些汉人。”

光绪帝苦笑一声,没有说话,但他心里面并不完全认可肃亲王善耆的话。虽然光绪帝已经没有百日维新时候对汉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那般言听计从,但他更加知道治理偌大的中国,不倚重汉人是万万不能的。

肃亲王善耆:“陛下可听说过广州湾一事?”

光绪帝想了想,这才记起来这事情。“是不是法国人霸占了的港湾?法国人好像一直想逼朝廷签订不平等条约,好像英国人之于香港、德国人之于胶州湾那般租借广州湾。”<


状态提示:第302章 兵变【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