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大修真时代>修炼秘法 三
经》坤卦卦象及六二之爻词中求证:

≡≡(坤)卦六爻皆虚,故≡≡(坤)即虚空之表象和代号,故还虚即还于虚空,也便是还坤。经云“周流行六虚”,则上下四方无不全虚矣。故“环匝关闭”,便“四通踟蹰”也。≡≡(坤)之二爻六二之爻词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若逐字分解:直者丨也鼻也;方者口也,大者大人,即虚空,它通于在外之大虚空,其大无外,故为最大之人。三字合解,是明示口鼻之中为窍,即玄牝之门也,并隐含谷神之大人也。“不习”者,知而不守之义;“无不利”者,无往而不能达也。亦即四通踟蹰之义。再从字形与字义析之,直字古字为直,直上之匕即比也,两眼如比而有下直之鼻,鼻字上目下田,再下为艹,艹者看似鼻之两孔,故为气门,即浩气之门。故云:“得浩气之门,可以藏其根,知元神之囊,可以韬其光。”明白指穿鼻外虚空为浩气之门,元神之囊,是真窍所在。还要做到不习(不死记硬背)不守之守,知而不守,方得无不利之功。卦词全旨,即“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功夫《性命圭旨》。”的概括天乐诗断:

鼻直口方蕴大人,外通天地内身心。爻词六二真机露,明示玄牝与谷神。

鼻字上目下丹田,两孔中间是气门。囊括元神藏浩气,通天彻地号真人。

第七节从《参同契·乾坤门户章》求证:

《契》云:“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

章目一句话,包含全章内容,都揭示“通天窍”为气门的全旨。看过前面各图,特别(此图错,应上坤下乾)(泰)卦图,足可证明,乾坤列于上下,呼吸出入乎其中,有如日月交往的本质。“易”之本义,为变换不定,交相往来;“易”之字形。为日月全体,日月相重;故易者,日月交流之象也。从人身说。即呼吸出入之象也。天地之日月往来,即人身之呼吸出入也。总而言之,乾坤、日月、呼吸,皆阴阳之变体,故皆可以阴阳称之。故乾坤一变而为坎离,如日月之往来;再变而为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完成阴阳之变化。但一切变化,总不出乾坤演生的一阴一阳的变化。故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为众卦之父母”也。请再详参以下各图变化之理,便可明丹道之全旨矣。

乾坤门户丹道演化图如后:(下图为吾师潜谷老人提供)

上图即“牝牡四卦,以为槖钥,覆冒阴阳之道”之整个轮廓。乾本老阳,牡也。等到中爻变出离之少阴,则牡变为牝矣。坤本老阴,牝也,等到中爻变出坎之少阳,则牝转为牡矣。坤转为坎,九地之下,渊乎莫测,气机动而愈出,是为无底之槖,乾转为离,九天之上,一线潜通,本体虚而不屈,是为有孔之钥。故曰牝牡四卦,以为槖钥。坎离二气,一往一来,在乎天地之间,昼夜晦朔,春秋寒暑,纤毫不爽。名曰四卦,其实只是一坎一离;名曰二卦,其实只是坎离中间之一阴一阳。乃六十四卦之全体,三百六十爻之全用,无不覆冒其中。岂不如善于驾驶的人之准绳墨以执御辔,正规矩(行于轴心),以随轨彻(车马之途),而行之乎!

总而言之,中虚之处,即“通天窍也”。日月互易,即坎离运行于中,示人之呼吸出入也。特据李道纯之言,为本段全文与图示作一总结。“乾阳坤阴,如门户之合辟,即乾坤易之门也。且如阴阳,互动互静,机缄不已,……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则接天根,是谓之辟;吸则接地根,是谓之合;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谓之变;合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矣。所谓呼吸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合辟也《中和集》”李言大妙,由浅入深。即所谓“微风起处鼓巽风,唤起真人呼吸功。“巽风”者非空穴之风乎!由此可明,非真不用口鼻呼吸也。有身之人,既有呼吸,必有出入息,不过由显入微而已。初机之士,必须先由口鼻入手,依息于“通天窍”中,使内外气息和调,渐和渐微,以至外息断绝,真息内起。如此,方是“踏破两重消息子,超凡入圣则如闲矣!如果不先踏破第一重,又如何能跨入第二重?两重天地,四个阴阳,必须依次而入,方可“径入虚无”。只有这样,才算进入玄牝之门。才可称之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天乐诗断:①乾坤本是易之门,日月往来运未停。一个阴阳生众子,千孙万子总归根。②日往月来如转轮,坎离匡廓是乾坤。运旋正轴抽添后,依旧纯阳一个零。

第八节总持门“名命的由来

这也可说是父母未生身之前,胎儿在母腹时的具体形状吧!人之受生,先天乾元之气为性,后天中先天坤元之气为命,性命混合,本在一处,同主无形之造化,而以脐带能通于母腹呼吸之气以留恋之,故凝结不散。从而运用父精母血,化成有形之体,至七个月后完成。此时胎儿坐于胞中,两足盘并,两足踵相接,紧抵“阴跷”一窍。两手互相抱持,塞于鼻口中之窍前(密示丹道之坐法秘诀,助成上闭下闭手段),故鼻口不能呼吸,而必由脐通气。此世人之所以以手为人关,以足为地关,两手所抱塞之窍前为总持门也。拙著所以强调以鼻外虚空为主玄关,阴跷穴为辅玄关的道理。上闭下闭,仍复胎儿在母腹时本来面目,用脐带呼吸,而进入胎息。上闭下闭,性根命蒂,紧紧抱持在一起


状态提示:修炼秘法 三--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