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民国之铁血荣耀>第九十一章 迁都武汉

听完从张家口回来的徐树铮的汇报,段祺瑞坐在桌子后面半响都没说话。阿甘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杨寰宇在他面前,关于这个计划为什么一个字都不说了。这个计划如果被别人知道,绝对会招来无数的口诛笔伐。杨寰宇的想法确实是有点疯狂!而且以他对杨寰宇假想敌的了解,杨寰宇这个计划可能真的能够成功。只是代价似乎也太大了,而且有些冒险,如果局势没掌控好,说不定还会偷鸡不着蚀把米。

“这是他亲口告诉你的?”呆了半天的段祺瑞向徐树铮确认。

“是我猜的,关于他到底怎么计划的,他一个字也没说。”徐树铮回答道。

“这小子,你现在明白,你不如他的地方了吧?”段祺瑞笑骂了一句,接着问徐树铮道。

“如果我猜测的内容是真的,我还真的是不如他。这样玩火,我可是真不敢。”徐树铮苦笑着点头。

“他这是建立在对国防军绝对的掌控和绝对的信心上的。拿地图过来,我们看看,迁那里去好。”段祺瑞吩咐道。

“芝泉公,你也支持他?”徐树铮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对杨寰宇这样冒险的举动,段祺瑞怎么就敢支持呢?

“是你这样想,我就一定不会支持。 [样想,我当然会支持了。原因我不说你也明白。”段祺瑞瞪了一眼徐树铮。

国会这几天炸开了锅。本来为总统选举的事,北洋、国民党和gcd、民主派的议员们就已经争吵不休了。而国务总理高凌蔚又在这关键时刻抛出了新议题,迁都武汉。理由就是杨寰宇和段祺瑞说的那三条。一是改朝换代,从没有依旧沿用旧国都的,太不吉利;二是武汉是民国首义的地方,做为首都非常合适;三是北京不是很安全,如果再来一次庚子之变,北京绝对守不住,那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对于这几个理由,反对的和赞成的都各翻书本,引经据典的争论。

在张家口的杨寰宇得到消息之后,先是发呆,而后是感到歉疚,最后是感到敬佩。他发呆是因为想不到这么快,迁都的提议就已经提交给了国会讨论,好像段祺瑞并没真的搞明白自己的盘算。歉疚则是对段祺瑞这样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己,而他却还瞒着段祺瑞这么做的理由。敬佩则是对段祺瑞肯定是听过徐树铮的汇报才做的决定,而明知道这是个冒险的举动,依旧愿意这样支持。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华夏,不惜个人名誉。这怎么能不让杨寰宇感到敬佩呢?

既然迁都的方向,段祺瑞他们已经确定。杨寰宇这边在军队的部署上,自然也要做好相应的调整。防卫的重心自然也要放到武汉周围,最麻烦的是青岛海军学校的搬迁和张家口一些工厂的搬迁。相对来说,工厂搬迁要容易些,只要把一些民用企业迁到山西就行。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太行山脉一带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驻守少量军队,就能保证山西境内的安全。象万全的兵工厂之类,那是绝对不会搬的。倒是青岛海军学校,杨寰宇打算搬到广东的雷州去。

1923年12月,在经过一系列的相互妥协之后,新一任的总统选举终于尘埃落定。军委会的副委员长曹錕当选为新一届总统,国民党的胡汉民当选为副总统。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杨寰宇的准岳父孙宝琦被选为新一届的国务总理。

曹錕当选总统,自然和预想的一样,需要辞去军委会的副委员长。不然总统只是副委员长,屈居段祺瑞这个委员长之下,这算怎么回事啊。杨寰宇按事先的安排,顺利地补选为军委会副委员长兼任陆军部长和国防军总司令。这样一来,军委会实际上成了一言堂。在外人看来,徐树铮和杨寰宇那都是段祺瑞的铁杆下属,而另一个副委员长阎锡山也一向看段祺瑞的脸色行事。军委会下属的陆军部、总参谋部、后勤部至此已经完全由段祺瑞一系的人所掌握。杨寰宇这位二十八岁的年轻上将,也正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但是,在迁都的问题上,国会里的议员们依旧在争论不休。不过,诡异的是,这段时间,武汉的地价却凭空涨了几倍。

“武汉的武昌和汉阳的地价涨的比较高,我了解了一下,买主大多都是国会议员们。不过,依杨帅你的意思,我以国防军的名义,征用了东湖一带所有的土地,那里地处郊外,价格也不高,花费的钱倒不算多。”当杨寰宇听到他派去武汉买地的温玉如的汇报,也只能摇头了。这帮议员们,在国会里的扯皮原来也是做样子的。一面在国会里反对迁都,一面却急急忙忙在武汉买地建房,准备搬家了。

“那边安全是第一位的,沿湖一带设立军事禁区,我记得那里有个磨山,把军委会大楼也建那边去,总司令部也建那边,不要离得太近。”杨寰宇安排道。

“我估计,等他们地都买好,迁都的提案就应该会通过了,我们要不要,再买几块地?以后政府部门什么的都搬过去,地价还得涨。”温玉如问道。

“别贪心了,那么大一个东湖,都叫咱们圈了起来,还怕没地方建房子?况且,我们真的需要土地,再以国防军的名义征用就是了,武汉周边,风景好的地方多的很,干嘛要挤在城市里?”杨寰宇似笑非笑地看着温玉如。

“我们情报局,政府又不拨款,都是你在提供经费。咱们从高尔察克手里那来的黄金,好像都是我在用了。我这不是想也趁机赚一点,补贴一下么。”温玉如小声辩解道,


状态提示:第九十一章 迁都武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