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西北,种师道之后的又一位西北王曲端,他的手下有两只最猛的老虎:一只叫吴玠,另外一只就是刘锜。
虽然因为命运的捉弄,刘锜无论在战场上又或者是在官场上的成就,都远远逊色于吴玠。但这并不代表着,刘锜的能力真的就弱于吴玠。
吴玠在西北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靠的就是两招:一招是橡皮糖式的坚韧防守;另外一招是偷袭突击。
白天靠一般的士兵死缠烂打,坚守阵地;夜里用精锐主力来偷袭奔袭,死追不放。这两招虽然简单,却让金兵吃尽了苦头。
如今虽然我们的吴大帅远在西北地区,但西北军的这种传统的打法,却是被刘锜带到了中原地区,继续发光发热。
...
不得不说,刘锜这接连几战都打得实在是太漂亮了。以少打多、以弱胜强、连环追击、等等,简直可以列入教科书内。
可是,刘锜所取得的这些胜利,同时刺激到了金、宋两方的决策阶层。
刘琦对于完颜兀术的刺激很容易理解。
翻开以往的战史,金兵攻城掠地、狼奔豕突,甚至把南宋的高宗皇帝都打得上山下海、狼狈而逃;何时有过这般的熊样?
所以眼前这事绝对有问题,肯定是哪儿出错了。
以上,就是完颜兀术接到战报后的第一个反应。
完颜兀术的第二个反应就是:这样不行,我要的是一场闪电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攻打到临安府的城下,不能够有任何的延误,迟则生变。
基于这样的想法,完颜兀术马上率领着他的十多万重兵、无数的粮草辎重、以及各种的攻城器械,向着顺昌城奔杀而去。
完颜兀术确实是心急如焚,以开封府到顺昌城的距离,按照以往的行军速度。没有一头半个月根本赶不到。
可是这一次,完颜兀术的大军只用了六天就赶到了。
这么短的时间!我的天呐,该不是金兵日夜兼程,连晚上都不休息?
...
刘锜的连场胜利让金国的决策层感到恼火是理所当然。但是。他的胜利居然能够深深地刺激到宋朝的决策层,这就有些难以理解了吧。
假如真的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他对宋朝的当权宰相缺乏了解。
想当初,秦桧之所以把这支由残兵弃将组成的非主力部队派上前线去,就是让他们去送死,好帮完颜兀术解解气,再看看有什么其他收获。/
总之,刘锜和八字军的失败,就意味着秦桧手中权利的稳固;刘锜他们输得越惨,他秦桧手中的筹码就越多。
可完全想不到。这样的一支非主力部队,居然能够把金兵的主力部队打惨了,这究竟是什么一回事?
虽然秦桧想不通战场上所发生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他做出一些小动作。
秦桧很快就通过枢密院给刘锜发了一道圣旨:“刘锜择利班师”。
最奇怪的是,这一道圣旨。除了上面盖着的皇帝玉玺印章之外,所有的手写字体全部都由宰相秦桧亲笔绘写而成。
至于圣旨上所说的“择利班师”,说简单点不就是“见好就收”吗?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朝廷要刘锜马上退兵,给完颜兀术的大军让出一条大道,好让金兵舒舒服服地去进攻临安城?
更加诡异的是,临安府距离顺昌城甚远。而这道由秦桧亲笔书写的“圣旨”,居然比完颜兀术的大军还快,提前三天就到了刘锜的手中。
在当时的那种科技和交通工具之下,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效率啊。
又或者,这份“圣旨”是秦桧一早就准备好了的,派人跟在刘锜大军的附近。只要刘琦打胜仗,立马把“圣旨”送过去。
似乎这样的设想才更加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秦桧的阴谋权术,确实已经到了让人发紫的程度。
虽然秦桧费尽了心机,可是刘锜并没有服从,而是在一心一意地等待着金国元帅完颜兀术的大驾光临。
这时候所有的船只都已经被烧掉。几万步兵走出顺昌这座,还拖男带女的,一旦被金兵的马队赶上,不是找死是什么?
更何况,刘锜被压抑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机会,还不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以彰显自己的才华!
................
绍兴十年的六月初七日,完颜兀术的大军与龙虎大王、韩常等前锋部队汇合,金军的联营就设在颍水北岸。
根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一中的记载:“四太子至亦与龙虎诸帅连接下寨,人马蔽野,骆驼牛马纷杂其间,毡车奚车亦以百数。至於攻城战具来自陈州,粮食器甲来自蔡河,散遣轻骑巡绰城下。”
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装备精良、等等,再多的形容词也不足以赞美现在的这支金国的精锐部队。
与十多年前围攻汴梁城时相比,毫无疑问,这支金兵的装备比以前精良多了,服饰和旗帜也漂亮了不少,军容更是变整齐了,颇有仪仗队的风范。
而这一起,都是金国大力学习汉人儒家文化的结果。
...
刘锜和完颜兀术两位都是名将,都知道大战之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乎,两军尚未接触,但战前的交手已经开始了。
完颜兀术的战前工作相对简单而粗暴,他就在自己的中军大帐之中,对龙虎大王和韩常等几位败军之将怒骂狂嚎:
有没有搞错,就这样一个破城,就这么点兵力,竟然挨了连番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