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王伯当已经跟之前不一样了少华山已经走上了一条在王伯当眼里看来最为正确的道路,甚至王伯当由此还拒绝李密上瓦岗这就是在维护瓦岗的大局稳定,这跟当初翟让做老大王伯当亲自邀请李密上山是完全的两种概念啊。
还有就是几次三番下来王伯当是在面对李密的时候,宇文霸感觉到似乎已经不再是那个一遇见李密就粉丝遇见偶像的那种状态了。
或许,此番王伯当会打心窝里跟李密聊聊,但宇文霸也清楚,在这次的聊谈过后王伯当许就会由此彻底的放下心里对李密的情节了。
王伯当见宇文霸允许,心里也是感激不已,自是清楚宇文霸是顾念自己跟那李密的情谊,要不然刚才哥哥也不会率先将这信递给自己看了,毕竟在场的可是还有军师和罗总教头存在,哪里轮得到自己。
随着王伯当起身出门,屋里剩下几人说话时的气氛也不再似先前那般的随性,再说话时,也已从鬼回头水军转到了杨玄感之死。
或许在在座的几人想来,就算杨玄感不堪大任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是也不应该这么快就兵败吧,甚至还因此直接丧了命,只是这一切宇文霸却是心里清楚,真要说起来,李密还真是被杨玄感所连累。
杨玄感起兵后迅速声势得到壮大扩展,兵马也是瞬间达至十万有众,接下来更是连续的每战必胜军心士气都大为鼓舞,手下将士更是人人渴盼着最后决战朝廷的那一天到来,似乎在这些人眼里,推翻大隋拉皇帝下马就跟玩儿一样的容易。
杨玄感大军顺利的达成最先指定的每一步计划,可说都顺利异常,可最后当大军包围洛阳城之后,李密曾担心过的事情终于是发生了,洛阳城墙高且厚,再加上皇帝驻于此处的兵马颇多,而守城将领王世充更是勇猛异常每战必定上到城楼亲自指挥。
更是让城中富户出人出力还出钱财,把百姓们也都给招拢起来,因为最先的时候王世充可真为是一个贤臣良将也才能做到全城军民一心的境地,总之到了一种近乎全民皆兵的状态。
或许杨玄感有想过洛阳城兵马会拼死一战守洛阳但是对于百姓的身先士卒还真没预料到。
杨玄感绝对是个类似于项羽的存在,除了此人有项羽般的孔武有力以及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外,还有就是也很有高远的志向,同样的蒲山公李密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谋者,但是这二人都同时犯了一个错,其实也不叫犯错,而是缺少一种政治上的分驳意识。
如果真还要细说,那就是杨玄感对于李密还不是太了解。
杨玄感之所以钟情于李密,觉得李密能够为自己的天下大事有帮助,全因为其老爹杨素在世时经常在杨玄感身边提及李密,且李密本也是三公世家子又是状元,而天下也早已传扬了李密的各种高尚情操以及智慧等等。
但是杨玄感在起兵之前很大一段时间都是没有和李密有更多来往的,也就是说对于李密的了解杨玄感更多的是存在于老爹的影响以及传闻中,后来在将要起兵之前才将李密招致麾下然后跟李密好好的谈说也是真的欢喜,还曾感慨未能早些请蒲山公到府。
也正是因为杨玄感对于李密的不了解而选择了李密三计中的下计,或许在杨玄感看来,凡是能出自李密口中的计策那么就没有好坏之分选那一计都是一样的,却不知李密身在自己的位置不敢敷衍杨玄感,见杨玄感一计不应二计又不应心里都有些发慌了,才有了第三计,可说这第三计李密多半是逼出来的。
可杨玄感则认为李密说出三计来只是让自己选其一即可那里清楚这其中的隐情,所以说若是杨玄感与李密早已熟透的话,或许李密将三计分说清楚一些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其实话说回来,还是杨玄感有些操之过急太想进驻洛阳城了,失败,也是这些众多因素的组合吧。
虽然如今天下大乱,很多地方民不聊生,但是东都洛阳确是隋炀帝钟爱的城池之一,可说洛阳城内的繁荣一度超过了长安城,洛阳城中就算也有过的很辛苦的百姓可总体来说确是比其他地方过的好很多很多了。
兵马就不说了,光是那些百姓也担心自己这样的生活城破后会遭到变化,到时候叛军烧杀抢夺极有可能,又在王世充的鼓动重赏下,自是人人奋力,配合着城中兵马将偌大一个洛阳城守得是密不透风,直接将杨玄感不可阻挡的气势给断下,还就这样将叛军给吸附在了洛阳城。
而这时候,皇帝已经做出了反应,以宇文述为剿逆大将军,又让东莱的来护儿暂时放弃带兵攻打高句丽要回撤,同时,越王杨桐民部尚书樊子盖刑部尚书卫玄等也先后整顿兵马配合着朝廷大军往洛阳城外而来,大有要将杨玄感兵马进行反包围的趋势。
本来是计划攻下洛阳城,再一次为据点往四面发展,可洛阳城没攻下眼见还有被反包围的风险,于是在李子雄和李密的双双建议之下,杨玄感只得弃了洛阳城往西进取关中,本来这也是一个妙计,可说是于杨玄感目前最好的一个选择。
却没想,此时冒出来一个小小的太守用计将杨玄感兵马硬是死死的给阻了三日,要知晓在朝廷重兵围拢来之际三日时间,那绝对是比什么都宝贵,可就是被杨玄感把这三日给完完全全浪费掉了。
事情起因其实也是杨玄感抱着侥幸或许说还是对东都洛阳城的不舍,在杨玄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