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1926之崛起>第五百九十九章 抗战沦陷
齐齐哈尔的马占山仍以诱降为主,而对哈尔滨的李杜、丁超为首手的东北军抵抗部队却毫不留情,展开猛烈进攻。

在有备而来的日军重兵进攻之下,哈尔滨仅仅守了两天,便被日军突破阵地,李杜不得已下令撤离哈尔滨。

李杜率部退守依兰,冯占海率部撤往方正一带,邢占清、赵毅率部撤往哈东,驻夹信、元宝镇一带。

李杜、邢占清、冯占海、赵毅等人基本保全了部队,最惨的是丁超,他的司令部设在道里,在张景惠授意下,于镜涛率领反水的警察总队端了丁超的司令部,丁超匆忙间只带了卫队逃出,他的18旅大部被警察总队缴械。最后,丁超只收拢到一千来人。

占领了哈尔滨后,日军对态度一直暧昧不清的马占山失去了信心,开始掉头对付马占山。

齐齐哈尔马占山再次撤走,在海伦地区坚持抗日。自此,日军控制了东北的所有大中城市,完成了对东北的占领。

3月1,在土肥原的策划下,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天津秘密乘坐日军军舰抵达达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并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从此长春成为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中心。

至1944年长春市区面积拓展到80平方公里,人口达121.7万人,超过东京都市区人口,号称亚洲第一大都市。

此后,日军把主要精力放到清剿各地风起云涌的抗日义勇军上,力图首先稳定占领区的统治。

此时,东北三省义勇军已经发展到26路,近三十万人。

辽宁的义勇军主要由黄显声的警察部队、以及**和民间组建的,战斗力相对较弱。而吉林、黑龙江的义勇军主要由原东北军组成,战斗力较强,吉黑两省的义勇军自然就成了日军首先打击的目标。

李杜的自卫军坚持到1933年1月,在日军沿穆棱河向虎林、密山清剿李杜部时,由绥芬河出发的日军右翼,占领八面城、东宁各地后,在小绥芬河将李杜部下刘万奎部包围,刘部缴械投降。被日军重重包围的李杜,不得已,率三千多人退入苏境。同年5月,他本人丢下部队,假道欧洲回国。

冯占海曾组织队伍反攻哈尔滨,一度歼灭日伪军数千人。这让武藤十分恼火,决心首先消灭冯占海。

在日军的大举进攻之下,冯占海只好撤离方正,转入下江。

同年4月,吉林自卫军组织反攻,率军进入哈尔滨香坊一带,日军从水路成功偷袭依兰的李杜,使自卫军顾此失彼,面临两面作战的窘境。

冯占海当即率军南下游击,队伍壮大很快,最多时竟达万余人,改称吉林救**,冯占海自任总司令,还曾向伪吉林省城吉林市发起了反攻。因孤军作战,反援不济,攻城不果转入热河。

在吉黑自卫军反攻哈尔滨时,邢占清担任中路军副总指挥,攻打珠河一战,歼敌日军200余人,伪军1000余人,生擒伪军500余人。但中路军也伤亡2000余人。后因粮弹两亏,中路军撤到吉东。

1933年7月,率部进入苏境,后辗转进入新疆,驻扎伊犁等地。

赵毅赵毅部进入哈东后,自卫军各部一时士气低落,六六三团团长陈德才乘机挑唆部下排挤赵毅,赵毅一气之下弃职进关,在张学良手下任高级参议。热河抗战中,曾奉命进入热河组织义勇军各部抗战,热河沦陷后调任东北军一一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日军从水路突袭依兰,自卫军大本营失守,李杜撤往梨树镇,重整兵马坚持抗敌时。丁超此时却同李杜分道扬镳,径自率卫队撤往宝清,暗中派人同日伪劝降代表接洽。1932年末,日伪军大举进犯下江和哈绥路沿线,自卫军不支,相继溃散,李杜率残部渡江入苏境。丁超却在宝清接受了日伪的劝降条件。

丁超降敌后,日伪对他并不信任,给他一个总务厅嘱托的闲差,直到1938年8月,才委任他为伪通化省省长,次年8月又调任伪安东省省长。两任省长届满,又削其实职,调任伪参议府参议,直至伪满洲国垮台。

对于马占山,武藤更是万分重视,派松木师团主力正面进攻,广濑师团封锁两江,并以飞机沿途轰炸。32年七月下旬在刘家店附近遭到日军平贺、平松两旅团的夹击,全军溃败。

马占山只携数十人遁入深山密林,后经龙门镇绕道前往海拉尔,后经北蒙进入内地。被任命为国民政fu军事委员会委员。

到33年,东北各抗日部队,也就是统称的东北义勇军,主力基本被日军消灭或溃散。

需要提及的是先后退入苏联境内的义勇军的命运。

国民政fu与苏联政fu进行了艰辛的谈判,国民政fu希望苏联能将义勇军经西伯利亚转入北蒙。

但苏联政fu坚决反对。理由是,他们不承认北蒙是中华民国的一个省份,而认为它是一个被军阀宋哲武强占的一个独立国家,苏联政fu无权将中**人转送至一个独立国家。

最后,国民政fu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同意了苏联的建议。即东北抗日义勇军经过苏联西伯利亚区域,长途跋涉转折进入中国新疆。

对于这些人在苏联的生活费用,苏联要求国民政fu先行支付,开口就是三百七十万美元,即平均一人收取100美元。但苏联人拿了钱却不办事,只供给义勇军及家属数量十分有限的食物。

前后进入苏联境内的义勇军有四万来人,其中家属婴幼儿一万多人,到达新疆后,仅剩


状态提示:第五百九十九章 抗战沦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