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抗日之血祭山河>第七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下)

这是一个巨大的流血之地,为光复国土的中国士兵舍生忘死的与日寇激烈的缠斗,他们非常明白,如果今天轻易放走了敌人,那么日后他们将会付出更大甚至更为惨痛的代价,宜将剩勇追穷寇,彻底的消灭一切日本侵略者。

这些横行中国土地的强盗的末日终于到来了,绝对不能给这些两条腿的qín_shòu以任何的机会,大批的中国士兵在军官们的带头示范作用下,各个奋勇争先前仆后继,位于后方的重炮集群向江中为日军提供火力支援的舰船实施火力压制,日军海军方面抽调新锐主力驱逐舰初风、夏潮、雪风等舰加入营救支援行动,日本海军投入的朝潮级驱逐舰装有四连装鱼雷管两座发射台,共八门鱼雷发射器,六座单管一百二十七毫米炮塔,标准排水量二千三百吨,因为建造时日本已经退出了华盛顿条约体系,条约失效后故此级舰船是没有吨位限制的大型化驱逐舰,堪称日本海军的理想驱逐舰,但是为了拯救陆军于苦难之中,日本海军亦抽调了新锐阳焱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二千四百吨,是在长江航道之内所允许航行的最大吨位极限。

阳炎级驱逐舰是日本海军建造设计最好的驱逐舰,无论其速度、航程、火力和船体稳固性都相当出色,阳炎级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前的朝潮级,造型上两级舰很类似,同样装备六门一百二十七毫米主炮和八条鱼雷发射管,虽然阳炎级的标准排水量增加了一百吨,且上层舰桥更大,但日本人巧妙的通过降低四联装鱼雷发射管的重心,把重装填设备指向船尾的改进,成功地提高了整船的稳定性。

尤其是日舰装备的一百二十七毫米五十倍口径的舰炮,给进攻的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中日两军官兵几乎就是在尸体垒砌的阵地中拼死搏杀,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血战,血战的最后可以想象谁会是胜利者?或许根本没有胜利者,两个民族在为了一个民族一小撮疯狂的野心家卑鄙的阴谋在殊死的相互残杀,日本国内的媒体在不断的推波助澜,如果说是军国主义分子葬送了日本,那么日本缺乏道德善于扭曲事实的媒体要负上至少五分之二的责任,正是那些所谓正义的声音将日本拖入了万劫不复之中。

不过日本人的驱逐舰的舰炮哪里能够抵挡得住中国青年军重炮集群的数百门重炮的火力对射,在长江内的日本军舰就如同靶子一般,海军真的挺不住了,牟田口廉也、十川二郎、正木一夫等人先后指挥师团部和少量部队登船,三万余名日军连同二万多具尸体被彻底的遗弃了,绝望的日军伤员挤在一起用手榴弹自杀,更多的则选择了投江或许用步枪相互射击,在日军开来自杀总比被中国人砍下头颅搭设什么京观要强得多,现在第六师团全体将兵的头颅还在丛林中发臭。抗日之血祭山河749

战役落幕之后,南岸中国军队集中了主力第十八军、第四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军、第八军、第十军、第九十九军、第一百军等部队,尾随日军撤退的脚步掩杀过去,不给日军半点喘息时间,实际上中国军队也是在硬挺坚持,日本人也是仓惶逃窜,尤其是在江北岸七个师团全部被歼灭之后,更是马不停蹄的向徐州撤退,而中国军队则拼命追击,中美联合空军部队不断空袭撤退中的日军部队,经常杀得日军横尸遍野,开始日军还掩埋尸体,由于空袭频繁,中国军队追击得非常凶猛,所以干脆连尸体也不管不顾了。

等各个部队开始打扫战场之际,蒋介石突然下达了一道命令,命令各部队停下打扫战场,国际记者团与盟国军事观察团要抵达前线参观。

高飞自然知道蒋介石的意图,要让盟国方面看一看中国军队的勇武,杀得日本鬼子尸横遍野,全歼日军八个师团又二个独立混成旅团,此番战绩可谓惊天动地,如此战绩不炫耀一番那可真的就对不起祖先了。

但是总不能让烈士的遗体在烈日高温下发臭吧?那个没心没肺的王八蛋出的主意?怒不可遏的高飞直接给蒋介石发去了电报,给蒋介石顶得一愣一愣的,不过高飞所言的一旦瘟疫爆发百万军队战斗力顿失也吓了蒋介石一大跳,于是将身旁的高参们一顿臭骂,为何不拦着自己,为何明知是错不进言等等,被骂的高参们也是郁闷无比,谁敢和高飞一样说话啊?那简直是自杀找死一般,顶撞逆批委座的恐怕也只有高飞敢了。

高飞命令青年军所部收敛烈士遗体之后,将各部遗弃的日军尸体全部丢入江中,让其顺江而下,蒋介石不是想要看日军尸横遍野吗?那么简单,日本人的报纸很快就会报道中国军队残杀战俘的事情,让日本人自己报道比摆着地上发臭还容易引发瘟疫要强得多,同盟国军事观察团于记者团看见得是日军少佐以上军官的尸体和堆积如山的武器,被击毙的日军将领尸体也有二具备摆放在一旁,在镁光灯的闪耀之下,高飞悄然的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高飞命令军械部配合美军军事顾问团对作战期间m4a4谢尔曼中型坦克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汇总,高飞相信这也是美国人所急需的各种实战技术参数,因为在欧洲战场与北非战争上m4a4谢尔曼中型坦克被德军的新锐虎式、黑豹等坦克完爆,打得可谓处处篝火。

但是谢尔曼系列坦克也确实是一款性能设计都较为优秀的坦克,最为关键的是美国人刻意如同生产福特汽车一般的利用生产


状态提示:第七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