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抗日之血祭山河>第七百一十八章 太平洋波涛(二)

可以说太平洋战区成立以来,盟军都在损兵折将,整体同盟国在东南亚的军事体系基本全部被日军所摧毁,据说只有在菲律宾还有中国远征军成建制的部队在进行最后的抵抗,中国远征军之初的教导部队是帮组美军进行丛林战训练的,结果美国人和所训练的菲律宾军队全部投降了,大约一个营的中国远征军还在孤军奋战,不断的破袭日军的交通线,袭击其的港口物资仓库,歼灭日军的围剿部队,让日本人没有一刻消停过,昨晚又袭击了日军的一个新建野战机场,日本人在广播中自己承认损失数十架战机。

要知道日本人属于打死都不承认的,对于损失一向是十个只上报一个的货,如今让其承认自己损失数十架战机,由此可见其的损失有多大?

不过中国远征军孤军的抵抗,也让盟军方面颜面无存,尤其是在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等于是在最后关头,麦克阿瑟沾了马歇尔的光,以命令的方式逃遁澳大利亚,无论是什么借口和理由,麦克阿瑟都是临阵逃脱,作为一名将军在自己部下全军覆没之际离开,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为其开脱。

一袭戎装精神焕发的尼米兹两鬓已经出现了银丝,但是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却如同四十岁正当年的中年人一般,走起路来都带着风,总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是美国海军的第一斗士,没人能够试图挑衅他,更不可能击败他,因为他身后是强大的美国海军。

尼米兹出生于得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这是一个在,他1905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曾任潜艇艇长、大队长,后得到国防部推举在新港海军军事学院学习,历任主力舰队和美国舰队助理参谋长、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团长、潜艇部队长、后备役驱逐舰部队长及巡洋舰长,战列舰大队长兼第七特混舰队司令、航海局局长等诸多职务,可以说尼米兹在美国海军几乎所有的职位上都干过,他了解美国海军的现况,知道美国海军缺少什么。抗日之血祭山河718

从美国菲律宾舰队遇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转任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兼任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东南亚与太平洋大量诸岛丧失的情况下,他以水面舰艇迟滞日军南进,以新式远洋潜艇破袭日本海上交通线,同时加强中途岛夏威夷防线,掩护东、南太平洋交通线,从而赢得了备战时间。

但是,尼米兹意识到今天的质询非同一般,可能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转防御为进攻的信号,日本人的咄咄逼人已经让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活动范围逐步的缩小,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美国本土已经二百余年没有遭到外国入侵的炸弹的袭击了。

在国会东楼的小会议厅内,美利坚合众国的权利核心可谓齐聚一堂,罗斯福与参议长菲利斯并做一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防部长马歇尔坐在罗斯福的身旁,几十名参议员位列其后,尼米兹则不慌不忙的坐在了对面的位置上,这是一个特别会议,因为日本人进犯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美国海军的底线,如同等计划中的全部新舰下水服役,恐怕太平洋舰队就会被日本人封锁在珍珠港中了。

应变求存一向是美国精神的终极体现,经过长达数分钟的沉默之后,罗斯福望着尼米兹淡淡的一笑道:“我的海上斗士你准备好了吗?”

尼米兹则深深的吸了口气用深沉底气十足的嗓音道:“是的,总统先生,美利坚合众国海军整装待发,我们将用我们的鲜血与生命,捍卫自由、民主、平等,让大炮的怒吼出我们对和平的渴望!”

尼米兹用手一指背后打巨幅太平洋海域图道:“我拟定集合太平洋舰队主力于中途岛海域,与日本帝国联合舰队进行一场大决战,我们不能在坐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了,太平洋是属于美利坚合众国的,不是日本人的后花园。”

在热烈的掌声中,尼米兹郑重的向罗斯福等人敬了一个军礼转身离开,从他的背影中在场的人们都感受到了胜利的希望。

尼米兹的决战计划得到了总统与国会的支持,弗莱彻所指挥的快速驱逐舰编队同格雷斯海军上将的重型巡洋舰编队与列克星敦号航母战斗群会合之后,夜间在中途岛海域停泊一同加油,因为根据珍珠港的最新情报表明,日本帝国海军使用两艘航空母舰提供空中掩护的入侵莫尔斯比港,其编队很有可能将于第二天穿过卢伊西亚德群岛。

根据这一情况,弗莱彻战斗群完成编组后将向西直驶珊瑚海,根据尼米兹的决战计划,他的战斗群将与特遣第五、第七舰队汇合,集中全部兵力与日军进行大对决,但是弗莱彻并不知道他的战斗群已被一架日本海军的九七式水上飞机发现。

得知两艘美军航空母舰正前往截击入侵莫尔斯比港的日本船队的消息后,在拉包尔的日本海军井上中将的司令部里顿时引起了一片的恐慌情绪,井上紧急命令运输船停止前进,作为警戒部队主力的高木少将率领的以翔鹤号和瑞鹤号为主力的机动部队收到警报时正在瓜达卡纳尔以南加油,等到他准备好将距离缩小到可以发动空袭的时候,舰队碰到了厚厚的云雾无法实施攻击。

连续汇总的情报让日本人大吃一惊,那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竟然在他们的控制侦察区域由小编队正在悄悄集合,似乎大有决战的架势?

作为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机动舰队司


状态提示:第七百一十八章 太平洋波涛(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