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从1338年到1573年的整个室町幕府时代,雪舟式的大和绘画作,整整的称霸了日本画坛两百多年。
整个雪舟式传承下来的画作,对日本的影像是无以伦比的,甚至可以说每一代雪舟主持的画作,都会被当时的幕府将军,和天皇家族,收入囊中,奉为瑰宝。
到后来更是深深的影响了整个日本的民间绘画格局,可以说后来日本所有的画家,几乎都传承了雪舟式画作里的那种精神,也就是靠着这种不同于中国画的精神,就开创了后来日本人所谓的大和绘的门派。
而雪舟式的传承的画作里,影响力最大的,当然无疑就是他们独创的破墨山水画。
这种和中国那种淡墨山水,以表达宁静致远精神不同的破墨山水,更多表现的是那种郁郁不得志,希望破而后立的精神,是非常受日本历代画家所追捧的绘画艺术精髓。
而且这样的破墨山水画,在国际上也非常的手追捧,尤其是欧洲人就非常喜欢这样的破墨山水画。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和中国的淡墨山水画比起来,这些破墨山水画的笔力雄浑,能够把画面表现的更加真实和清楚。
而中国的淡墨山水画,讲究的是意境,所以在着墨方面,确实是不如破墨山水画,而且保存起来还颇为不易,需要非常精心的呵护。
一旦要是保存不当,那么就会有褪色的风险,所以欧洲人当然更喜欢这种重笔重磨的破墨山水画,因为这样的画更加容易保存,即便年代在久远,也是不怕。
收好了这幅不知道什么年代,也不知道具体是那一带雪舟寺住持留下的《雾舟图》。
金沐晨继续向后走,这里可是大和绘的展区,展示出来的破墨山水画可不仅仅是这一幅,这里面可还有很多好东西。等待着自己去发掘呢。
果然走了没几步,他就又看到了另外一幅破墨山水画的顶级代表作《秋冬山水图。冬景》!
这幅画的画面,看起来可比金沐晨之前收藏的那些中国的泼墨山绘画或者是淡墨山水画要笔画多得多。
远远的一座山的山脚下,隐约露出一座寺庙的楼顶。然后又一排排的台阶从那座寺庙向下延伸而出,而在画面的最底下,却刚好有一个带着斗笠的老翁,正在沿着台阶盤沿而上。
周围都是陡峭的山峰,而那些山峰上还有一些枯萎的树枝。
笔画虽然很多。但却很好的画出了那冬天的萧瑟之意,但是在这萧瑟的冬天当中,那个坚持走在陡峭台阶上的老翁,却也很好的体现出了作画之人,胸中那种不像险恶天气屈服的精气神。
总之整幅画作,看着非常能够体现出那股萧瑟之意,但是却又并不是特别的灰色,那盤沿而上的老翁,总是能让人在这一副萧瑟的寒冬图当中,感受到那一股暖意。
在仔细一看这幅画的简介。雪舟等杨作品,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个大字,却让金沐晨好像太阳穴上挨了一锤子一般。
这下真特么的要发达了,前次来踩点的时候,因为没能进入到这法隆寺宝物馆里,所以他还真就不知道,这法隆寺宝物馆里居然还藏着这样的宝贝呢。
看来这天皇家族,为了拉拢人心,还真是下了血本呢,居然连这样的宝贝都舍得拿出来啊!
不过在想想倒也释然了。这法隆寺宝物馆里的宝贝,都是隶属天皇家族的,而原本其实就连这东京国立博物馆,也都是属于天皇家族的。
只是在二战之后。这个国家被美国逼着民@主化了,天皇也走下了神坛,只能作为一个日本人的精神图腾,不能在作为这个国家的真正统治者了。
而在二战结束之初,那段时间日本人可是在美国人的‘教导’之下,深刻的反思了二战的。
因为那个时候美国人是日本这片土地上的太上皇。所以在美国人的保护下,日本诞生了很多的民间自由派的学者,和自由反思主义者。
这些人非常深刻的反思了二战时候日本人的疯狂,和为什么日本人会那么疯狂,最后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日本天皇家族太特么的不是人了。
就为了自己一家和那些贵族,门阀的私利,就洗脑教育了那么多的日本人,让他们替这些门阀贵胄们去送死。
那么多的日本年轻人就成了这些门阀贵胄们的炮灰,死在了二战的战场上,可是战争结束后呢。
这些所谓的门阀贵胄,却依旧占据着日本的上层社会,依旧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那些二战中阵亡的年轻人呢,可特么早就被人遗忘了,有人甚至连尸骨都找不回来。
我们这些****,付出了那么多,结果到底得到了什么?
这样的思想和学说,如果在二战之前拿出来说,那绝对是大逆不道的。
宣扬这样思想的人,甚至用不着等着警察或者特务机关找上门,恐怕就要被那些打了鸡血的年轻人,喊着天诛然后给砍死在街头了。
可是二战之后,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一方面是有美国人的保护,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日本民间的老百姓确实也有一部分觉醒了。
二战之中他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死在战场上,可是最后换来的是什么?
吃不饱,穿不暖,然后还死了人,可那些达官显贵们呢,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结果却都屁事没有,这也太特么的不公平了。
所以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尽管日本的经济已经腾飞,可是日本的普通民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