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的构设定、各行各业的稳定和修复、资源重整等等的战后事宜,非一日可定,所以,易星辰只是把这些问题交给魏英才他们去处理。
而他自己,则是将注意力转移,关注江州的整体格局。
阳城的战事结束之后,兴华帝国在夏国的局势,又更进一步了。因此,易星辰和帝国内阁,就需要重新细化江州的行政划分,以及商议江州的具体发展方针。
因此,易星辰随后就召集各位内阁大臣一并商议,并且将结果意见整理成文书,下发江州。
文书中,列出了几项具体规定。
首先,根据江州的特殊情况,以及还要全天候防御夏军的形势要求,特设立总指挥一职,以统领江州的兴华军全军,并且任命里昂将军出任江州兴华军总指挥,负责指挥兴华军作战,以及军队招募、训练、以及改制等工作;
其次,特设江州行政局,负责江州境内的民政,制度改革等工作,而主管行政局的行政总长一职,则由魏英才担任,同时,还任命魏英才兼任阳城城守一职;
最后,文书上还明示,帝国还将派遣一位监察长,以监察江州地方议会与地方法院的组建工作,同时还将监督与协助帝国政府,维持帝国的统治。
这个文书很快就传至阳城的兴华军中各位主要官员中。
详读了文书的所有条文后,魏英才当即决定,自己不再沾阳城的军权。一来,这是帝国帝皇和内阁的要求,作为下臣官员自然必须严格执行;二来,魏英才也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他既主持阳城的政权,又沾军权的话,既有独揽大权的嫌疑,也有招致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的风险。
只不过,虽然魏英才不打算涉入军权,但为了方便自己施政,魏英才仍然控制着阳城守城部队与阳城警察部队的调度权,只不过是基本不干涉阳城军部的日常运作而已。
阳城的守城部队,其实就是原来的兴华军魏英才部,之后将为其配备的主要武器,是军队的制式枪械,以便守城部队执行日常的防守阳城任务;
而原来的治安部队,则转化成为阳城警察部队,主要佩戴枪、长剑、弓弩等武器,日常的职能,则是维持阳城的内部秩序和治安等问题。
这两支部队,是魏英才在江州施政的保障,目前自然是归属他领导。
至于阳城的民众管理方面,魏英才在阳城建立了多个相应的行政分局,建立个人身份档案,发放临时身份证件,以便全面归结整理阳城民众的身份档案,并且因地适宜地推行兴华帝国的部分政策与制度。
江州阳城的行政方面是归入魏英才的管理,而里昂则是负责军权方面。
但里昂并没有把兴华军的指挥部移到阳城,他仍然选择泰安城作为江州兴华军的指挥中心。这是因为,一方面,兴华军在泰安城的经营已经基本稳定完善,有完备的补给仓库,储备大量的粮食;而另一方面,里昂与魏英才两人,既然分别作为一军一政两大首脑,那里昂将指挥中心移出阳城,并没有把军事核心部门放在同一个地方,也是为了避免发生军令与政令相冲突的尴尬局面。
阳城的夏军败兵当中,有不少人选择逃离阳城,甚至逃离江州,但也有部分夏军的将士,最后选择留下来,隐藏起来并蓄谋反攻,继续对抗兴华军。
只不过,兴华军攻破阳城,不管他们是否愿意面对,这已成为了既定事实,也已经奠定了兴华军在江州的领土上占据了绝对上风的地位,整个格局,其实已经没有逆转的可能,这些夏国的死战之士,并非真有多大的实力可以改变这个形势,甚至于,如果夏国没有相应对策的话,兴华国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统治江州。
夏军战败的消息,随着败兵的溃逃,不日就逐渐传播到夏国各地。而夏国朝堂,更是为之震惊!
夏国丢失云州,接着又丢失江州,对夏国人内心而言,是极大的震撼。
中州的夏国朝廷,也因为这个战败的消息,而长时间沉浸在一个极度阴郁的氛围当中。
这一天。
夏国,皇宫奉天大殿内,数百官员排着队伍,无人言一句,静悄悄地可怕。整个大殿的气氛非常压抑。金色的龙椅上,大夏皇帝唐龙辉脸色更是非常非常地难看。
“我堂堂大夏,百万大军,竟然连连打败仗……”唐龙辉出离地愤怒,他没想到夏军会大败,而且还丢失了江州。虽然兴华军还没有完全占据江州,但是夏国满朝上下,都明白这是时间的问题。
唐龙辉在大殿之上,发脾气,谩骂不止,无人敢言。这时候,没人敢触皇帝的霉头。
过了好一会儿,唐龙辉骂完了。
众多大臣官员,纷纷跪地,连喊几次皇帝息怒。
“你们要我怎么息怒……兵部尚书,你有什么主意可以应对兴华军?”唐龙辉点名问道。
“启禀皇上,微臣建议加强虎牢关、南岭关两大雄关的守备。”兵部尚书说道。
虎牢关、南岭关都是江州通向中州的关卡,在兴华帝国全面占据江州之后,这两个关卡要道,在夏国的战略图上,顿时变得极为关键。
很显然,根据这两个关卡的地形条件可以判断,如果兴华军要绕过虎牢关、南岭关,自然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路长不说,因为地形崎岖而具备的天然防御条件,也会为兴华军制造出足够的进攻难度。
但更因为,在这两个关卡周围,并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