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褒城春色>第一章 无限好

话说西周后期,诸侯林立。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权夺势导致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战争加上沉重的苛捐,让很多百姓在一夜之间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出于无奈,很多人只好留落他乡,靠乞讨为生,生活苦不堪言。

在远离镐京的褒国却是另一翻景象。汉水绵绵不断流经褒国,让褒国变的美丽而又富饶。褒国的城池坐落在褒河边上,褒河是汉江上游的一条支流。此处,山高谷深,山上树木繁茂。在沧山翠柏之间,星星点点的寺院隐藏其中,陌生人到此,只隐隐听的辰钟声在清晨的浓雾中若有若无。好一个人间仙境!

这里人杰地灵,连地名也很独特。由东向西,先是一群散落的寨子,张寨、宗营、赵庄、范寨……,村民多以种植和养殖为生。然后就是褒河由北向南流入汉江。在褒河边上,依水而建的一片城郭就是褒国的城池—褒城。褒城的背后不远就连着一片浅山,在后面就是深山,这山依偎在城的边上,也因此得名—连城山。

连城山盛产板栗和荆条。荆条叶、茎、果实和根均可入药,茎叶治疗久痢,种子为清凉性镇静、镇痛药,根可以驱蛲虫;花和枝叶可以提取芳香油。枝条坚韧,为编筐、篮的良好材料。深山区的山民多以荆条编制农具和生活用品为生。浅山区的山民多以种桑养蚕织绸和种果树为生,这里土地肥沃,光照时间充足,特别适合果树的种植。尤其以产桃子出名。这里产的桃子个大皮薄、汁多肉厚。为褒太后所爱。褒太后是一个坚强果断的女人。褒太后的儿子褒?正是褒国的国君。褒?在母亲的教导下成为一个勤政爱民,年轻有为的君王。褒?继承了褒国的王位,同时也继承了他的父王在西周王朝的士大夫官衔。

褒国的开国国君是有褒氏,其人聪明睿智,勤劳勇敢。因佐理大禹治水,不辞劳苦,任劳任怨,历经十余载,终于完成了大禹治理洪水,拯救华夏子孙于水深火热之际。以有褒氏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到周南(今天汉中市以北),建立了诸侯王国。享国时间悠久,历经夏、商、周三朝。褒国在冶炼、农业等方面,其生产技术水平不亚于关中及中原等殷商周政权中心区域。这里土田肥美,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梁州之域最为膏腴的地区。

到西周后期褒国已建国有一千年的历史了,褒国在历代国君的带领下,迅速地繁荣昌盛起来。褒国城内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城东是一个自由市场,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仔细一看,卖东西的可真不少啊。从生活用品衣帽鞋袜到珠钗玉器、农具、刀具、兵器等,样样俱全。卖吃食的小贩穿插其中,叫喊的最为卖力。“热豆花嘞,一贝来一碗啦”,“枣花镆镆,两个一贝了”……。在这褒国城内,看到的就是一幅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画面。这些勤劳的百姓,忙碌而又快乐的生活着。日子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

如果说这群百姓里面最快乐的,那就要算那个在城东市场上卖藤具的张二壮了。张二壮,家里排行老二,人称张二。这个张二长的高大魁梧,常年风里来风里去,晒的面庞黝黑。别看张二长的黑,编藤具的手艺却很精湛。他编的藤具不仅结实耐用,还很美观,每一件都更象一件艺术品。让人见了就爱不释手。除了会编些桌、椅、板凳、篮子、筐子之类的生活用品,他还会编一些小玩意,小帽子和小箱子什么的。这些个小东西是只送不卖的。算是张二卖藤具空暇时间里的一种自我消遣。编藤具的荆条,山上有的是。张二将这些小东西编好后,就挂在他藤具摊边的树上,有人喜欢,张二就顺手取下来送给他。客人接过张二赠送的小玩意很开心,一边欣赏,一边夸奖张二精湛的手艺。这个时候张二只是忠厚地笑笑。有人喜欢自己的手艺自然很开心,也不用花什么代价。编这些小东西的用的荆条是藤农具用剩下的下脚料。褒城外的连城山上有的是荆条。

张二顺手送人的那些小玩意,看似没什么大用处,却给张二的藤具摊带来很多围观的人群。天天有人围观,这张二卖藤具的摊子自然也成了这褒城里的一道景观。久而久之,围观的人自然而然都成了张二的回头客。家里需要的东西,只要张二的摊子上有的,决不去别的地方买。张二摊子上没有的,只要觉得张二可以用荆条编出来的,就一定要在张二的摊子上订做。

褒城的藤具摊子原来有很多个,只因为褒城的老百姓眼里只看到张二亲手编制的藤具,弄的别家的藤具摊子就象个摆设。到了最后,别家的藤具摊子不是转行,就是只做一些粗笨的农具了。哎,技不如人,只好认命啊。好在褒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具的行情也还过的去。转行就转行吧,日子还得照过。

张二靠着他精湛的手艺和忠厚的性格,在褒国城内过得悠哉悠哉。张二的哥哥张大是褒国城的一个守卫,整日里公务繁忙,来去匆匆。张二的寡母随着已婚的张二生活。

张二的妻子是城外老李头家的女儿,乳名唤做环儿。从小随着母亲采桑养蚕,洗衣做饭。老李头在自家屋后的山坡上种了些果树,枇杷、杏子、桃子等。果子成熟的时候,老李头就摘下来拿到褒城去卖,顺便买些生活用品回来。

环儿嫁到张家后,每日里洗衣做饭,操持家务。一时间张二的寡母没事可做。刚开始张家老母心里还有些懊恼,生生被儿媳抢了


状态提示:第一章 无限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