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小心地问了对方一些关键的事情,倭寇军官都给与了肯定的回答。 他代表倭奴国王表示,今后绝不再骚扰汉四郡。他推说以前的侵扰都是海盗和个别地方势力所为,现在倭奴国已经统一了。他们会约束国民的行为。
于禁表示满意,心想:“丞相派自己来,就是要解决汉四郡被倭寇侵扰的事情,现在倭奴国臣服于大汉,而且不会再骚扰汉四郡。自己的使命就完成了,这是最好的结果,丞相也一定会满意。”
于禁打定了主意,笑纳了礼物。
倭奴国的使者,回到了自己的阵营后,派人送来了礼物,军队就撤走了。
于禁一直监视着倭寇的动向,用望远镜目送着他们离开,直到看不见为止。他对官兵们宣布了倭寇臣服大汉的消息,决定退兵。
官兵们本来做好了决战的准备,不知道自己大战后是否能够活下来。现在听说倭寇惧怕大汉,向大汉臣服,自己不用打仗了,可以平安地回家了。队伍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于禁率领汉军开始返回真番郡。
一路上,官兵们兴高采烈地说笑着。军官们的心情也十分愉快,也就不禁止士兵们的说笑了。大军迤逦着,拖拉成长长的队伍,行进在山谷里。这一带的地形是两山夹一谷,山坡上灌木丛生,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他们来时十分警惕,曾派人反复搜索。现在战争结束了。大军毫无防备地行进着。
忽然,随着一阵凄厉的号角声,两侧山坡上箭似飞蝗,滚木礌石密集如雨,汉军毫无防备,死伤惨重。
于禁慌了手脚,指挥着官兵想从原路返回,这才发现,后面早已被原本撤走的倭寇堵住。汉军被包围在宽不过百米,长不过10里狭窄的山谷里。
于禁逐渐恢复了镇定,他发现倭寇的人数应该在3万人左右,情况危急,他知道前面的道路曲折,还有很长的山路,突围的方向只能是撤回刚才与倭寇对峙的地方。那里地势开阔,便于军队结阵作战。
他下令夏侯邈率领一部汉军掩护,他率领主力翻身冲向谷口。
此时谷口已经被大约一万倭寇封锁,他们已经开始在谷口架设火炮和床弩。于禁见形势危急,一面组织长弓部队压制倭寇,一面指挥部队向谷口冲锋。
汉军冒着箭雨向谷口冲锋,不断有人中箭倒下,倭寇的床弩和火炮也开始发射,汉军死伤惨重。第一次冲锋失败了。
此时埋伏在山坡上的倭寇已经发起冲锋,夏侯邈组织官兵仰射,倭寇居高临下占尽上风。很快倭寇冲了下来,将汉军截成了数段。夏侯邈和数百官兵被围在一片狭小的谷底。
于禁现在可以指挥的部队大约有12000人左右,他现在已经顾不上救援夏侯邈了。他再一次组织长弓手掩护,亲自
率领全军冲向谷口。汉军官兵现在都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冲不出去,必然是死路一条,因此都拼命向前。
在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之后,于禁率领汉军终于冲进了倭寇的阵地。两军混站在一起了,此时所有的远射武器都失去了作用,人们全靠肉搏来决定生死。此时汉军是人人拼命,倭寇也极其顽强,两军拼死厮杀,极其惨烈。由于谷口较宽,汉军在人数上略占上风,倭寇虽然顽强,形式渐渐有利于汉军。
这时,埋伏在山坡上的倭寇歼灭了山谷里的汉军,已经开始向谷口增援。形式又开始危急起来。
于禁杀死了一名倭寇的军官之后,后退几步,拿起弓箭。于禁的射术在三国的武将中还是排名靠前的,他接连射死了几名倭寇军官。这时他发现了那个前来谈判的倭寇军官,心中不由大怒,瞄准他一箭射去,正中他的面门。
倭寇的军官连续被杀,阵型开始混乱,于禁乘机率领汉军猛烈冲杀,终于冲出了倭寇的包围圈。倭寇在后面紧紧追赶,于禁断后,又射死了两名倭寇的军官,才摆脱了倭寇的追击。
汉军冲出谷口,先向东继续前行,然后转向西北方向,向临屯郡行进,此时于禁身后的汉军已经剩下不到4000人了。
于禁突围了,山谷里剩下的汉军被分散包围,渐渐地被倭寇围歼了。
夏侯邈身边此时也只剩下不到百人了,至少有500名倭寇冲下山来围攻他们。夏侯邈知道自己今天必无幸免,挥舞着三尖两刃刀砍杀着眼前的倭寇,这时他们与倭寇混战在一起,夏侯邈已经谈不上指挥部队了,只能心无旁骛地与倭寇拼杀。
夏侯邈武艺高强,在身边的卫士的配合下,亲手斩杀的倭寇不下十余人。倭寇极其凶悍,死战不退,他的眼前的倭寇越打越多,身边的战友却越来越少。他机械地挥舞着兵器,俩只手臂开始麻木了。力气渐渐地失去。
不久,他身边最后一个战友倒下了,他的周围却围着上百名倭寇,他挡开一个倭寇的倭刀,一刀刺中了他的胸膛。这时一个倭寇将一只长矛刺进了夏侯邈的后背,他的动作慢了下来,另外一个倭寇也刺中了他的大腿。
夏侯邈支撑着身子没有倒下,他大喝一声,运起最后的力气,将手中的兵器掷出,刺进了一个倭寇头目的胸膛。就在这时,又有两只长矛刺进了他的身体,他终于倒下了,十几名倭寇一拥而上,挥舞着刀矛刺进了他的身体。他怒目圆睁,不甘心地死去了。
这一仗,汉军损失24000余人,汉四郡的汉军主力基本丧失。剩余的2万名汉军,分散在汉四郡广大地区。倭寇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