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留意,他的这本书如果出版了,第一时间通知我,”他吩咐秘书。
其它的几位,这时候也在做类似的事。
他们自然看得出来,冯一平的这篇演讲,为了迎合孟买大学学生的水平,主要侧重在应用方面。
这对孟买大学的学生合适,对他们而言,反倒是理论最重要,知晓了理论,他们自然能推导出如何应用来。
他们此时也都有个疑惑,第一次向外界提出这个新概念,冯一平为什么不选择在班加罗尔的大学?看起来,大数据,明显和我们这里更配些嘛!
他难道是担心班加罗尔了解了他的这个理论后,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不,这个推断完全站不住脚。
如果是这样,他压根就不会向外界披露自己的理论。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是真的有些想不通。
…………
在他们不约而同的沉默的时候,印度国内的那些有影响力的报纸,也在不约而同的做一件事,那些主编们,一直在催促今天到孟买大学采访的那些记者,尽快拿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报道来。
今天的这个演讲,在商业界,在学术界,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可不要让其它国家和地区,给抢在前面给报道出去。
这种担忧始终在,因为这篇新闻,只能在明天早上五点以后,和读者见面,这中间,可还有十多个小时的时间。
十多个小时,地球上哪个角落不会知道这事?好在因为时差的关系,隔壁的那个国家,无论如何都得比自己这边更晚,呵呵,这也算是难得的一个先天的优势。
他们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迈克一回到酒店,就在第一时间给在硅谷的郑佳怡发了一封有很多附件的邮件,印度,或许潜力很大,但美国,始终是公司最重要的一块市场。
很快,那些事先空出了版面的几家美国报纸,那些正在熬夜等着的记者和编辑们,就接到了郑佳怡的邮件。
当孟买华灯初上的时候,硅谷,恰好是清晨时分,屋外草坪上,洒水喷头开始洒水,一些送报赚钱的孩子,骑着自行车,一扬手,就把一份份报纸,丢在一户户人家门口,听到动静,很快有穿着睡衣的男主人打着哈欠把报纸拿进去。
于是在这个早上的早餐时间,冯一平,又一次成功的引起了美国人民的普遍关注。找本站搜索"cm"或输入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