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霸王孙策>115、淮南战事 二

当孙策中军陆续渡江之时,中护军周瑜所率领的先锋部队正在猛攻历阳县.

厉阳县乃是九江郡南部门户,当江淮水陆之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梁山峙其东,濠滁环其北,为“淮南之藩维”,“江表”之保障,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凡自淮西来者,必趋渡江,进取京陵。南略北地,亦由采石渡江而西。南北起事发难,历阳当其要冲。

袁术其志在中原,始终没有建立过像样的水军,因而吴军渡江极为顺利。

不过,自袁术称帝之后,便对江东严加防范。

历阳、全椒、阜陵三县,均是重兵把守,各县屯兵5000,由袁术麾下中郎将刘勋、雷簿、陈兰三人率领。

这三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二五仔,孙策可没打算留下他们。

得到孙策授意的周瑜,连试探也没有,一开始便是猛烈的进攻。所谓先锋者,为大军开路,一鼓作气势如虎方为上!

历阳城外,三十架投石机,一字排开,仿佛凶猛的巨兽一般,匍匐在大地上。

投石机后方,是列阵而待的侍卫司大军。

侍卫司校尉吕岱和孙辅所部,是此次的攻城先登,4000士卒早已经准备好了,人人扶刀执盾,持枪握戟。扛着长梯的士卒站在军阵的最前方,各个脸上都是坚毅之色。

侍卫司军司马何冲所部,乃是此次攻城的撞门死士。1000士卒身着坚甲,围着一辆巨大的冲车列阵。

而中护军周瑜所率领的本部万**军,则分成了5个军阵,各有一名军司马指挥。

随着周瑜手中的红色令旗被挥动,吴军大阵后传来了隆隆的战鼓声。

数十面大鼓竖立着,在军阵后一字排开,赤着上身的鼓手,双臂肌肉虬结,鼓槌一下又一下的死命敲击着牛皮鼓面,传出“咚咚”的巨响,这是进攻的信号!

与战鼓声呼应的,是投石机发射石弹时破空的呼啸声。

近百枚石弹在天空中,划过一个优美的弧度,目标直指厉阳县的城墙。

吴军之中配备投石机有差不多两年了,已经出现了负责操纵投石机的专门人员,5人负责一架投石机,测距、指挥、装弹、拉环,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

就目前来看,投石机的准头还算不错。

起初刚配备投石机时,准头不过是十中一二,如今基本达到了十中三四。

毕竟投石机设计的再精密,始终还是一个粗糙的力学机器,即使采用了不少的金属部件,可是大部分仍旧是木质结构,磨损十分严重,也就影响到了投**度。

对于周瑜率领的前锋部队来说,攻克厉阳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厉阳县城头上,刘勋一身甲胄,手中紧握着一杆大刀,眉头紧皱。不断砸上来的石弹,让淮南军十分的憋屈。

这么缩着被人狂轰烂炸,不憋屈才怪!

刘勋在城头上,站的还算安稳。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表现,可是士卒们就没有他这气度了。

石弹虽然是瞄准了城墙在轰,可是石弹又不长眼睛。

后世的导弹还有误差呢,何况是石弹?所以,总有些石弹一不小心的砸到城头之上,这么一下,就是好几个血肉模糊的尸身。

这凄惨的一幕,让不少士卒几欲作呕。

这石弹的狂轰烂炸,一炸就是一早上。

一早上的时间,足以让历阳县城变得面目全非。

这又不是什么大城坚城,夯土城墙被石弹狂轰一早上,不少地方都坍塌了下来。

列阵而待的士卒们,用过了干粮,喝了些清水,补充了一下能量。下午的战斗,就要靠他们的了。

当投石机终于停止投射时,城头上的淮南军还没有缓一口气,就听见城外吴军隆隆的战鼓声再次响起。

刘勋看着城外犹如蚂蚁搬密密麻麻而来的吴军,扶着手中的大刀,对城头上的士卒们吼道:“驻军各自就位,敢战者赏,畏敌者死!”

在刘勋的强力弹压下,原本畏缩的淮南军总算是提起了一点儿勇气。

吕岱和孙辅均身着铁甲,身先士卒,各自持刀执盾,率领所部跨过早已经被填平的护城河,冲向夯土的城墙。

对于侍卫司大军来说,四处坍塌的夯土城墙,就仿佛是在大汉身前被扒光了衣裙的女子,毫不设防,弱不禁风。

一架又一架的长梯被侍卫司士卒靠在城墙上,长梯顶端的铁钩,紧紧勾住了墙头上的女墙。

两个士卒紧紧扶住长梯底部,以使长梯稳固。

其余的士卒们,或是持刀执盾,或是提枪握戟,缘梯而上,不畏箭矢。

城头上的淮南军总算是恢复了正规军的素质,无数的箭矢蜂拥而下,连瞄准都不用瞄的,滚木礌石被淮南军士卒从女墙的间隔中扔了出来。

光滑的滚木,顺着长梯顶部而下,一下子便砸倒了一梯子吴军士卒。

好在滚木的杀伤力不大,从梯上跌落的士卒多有负伤,一般却不致死。

可是礌石就不一样了,打磨好的石头,被城头的士卒用力砸下去,即使身着铁甲也得重伤,更何况是大多身穿皮甲的侍卫司士卒。

侍卫司将士们不畏生死,虽然被城头的矢石造成了不少的伤亡,可是很快便有士卒登上了城头。

身先士卒的吕岱和孙辅更是仿佛较起了劲一般,只见孙辅手持环首刀,刚刚爬到长梯的一半,一截滚木便被推了下来。

孙辅见那滚木砸来,也不退避,左臂上套着的方盾护住头部,右


状态提示:115、淮南战事 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