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业跟着李儒来到议事大厅,里面董卓正跟那儿等着自己的儿子。
董守业快步走到董卓跪坐的案几前面,扑通一声往地上一跪,口中道:“孩儿拜见父亲!”说完又磕了三个响头,磕完之后,伏在地面上。
董卓从案几旁站起来,走到董守业的跟前,用双手扶起董守业,董守业也顺势站起身来。董卓静静地看了董守业一会,然后说道:“时间真快,没想到当初只知道和为父怄气的毛头小伙子,转眼之间就长大了,还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董守业听到这话,不禁有点汗颜,老脸一红,扭捏地笑了笑。
旁边的李儒出声附和道:“恭喜太师,守业公子此番在洛阳大显神威,颇有太师当年纵横西凉的风范,真是虎父无犬子也!”董卓前段时间已经将自己封为太师,不干丞相了。
很显然,李儒的这记马屁拍得非常有水平,董卓是舒服无比。
这天下凡是做父母的,都是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任你是王侯也罢,凡夫俗子也好,都是一般的心态。董卓虽然是权倾天下,也依旧是凡人一个,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儿子,自然是开心不已。
只见董卓大笑一声,然后大声说道:“文优,说的好,守业此番在洛阳做的不错,灭了关东诸侯的威风,给咱们西凉军涨了志气。”
董守业见状说道:“孩儿今日能取得些许成绩,全靠父亲与大姐夫在背后的全力支持,要说这最大的功劳还是父亲您的!”
董卓咧开大嘴,笑了笑,说道:“守业,你不必谦虚。你这次却是做的很好,为父和文优都为你感到高兴。”说完一拍脑袋,继续说道:“光顾着说话了,快快快,文优,守业,都入座吧!”
李儒与董守业朝着董卓拱了拱手,齐道了声“是”,然后各自走向自己的坐席。
其实,董卓对董守业是有所愧疚的,自董守业出生之日起,董卓就一直领兵在外征战,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父子两人也见不了几次面,等到董守业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又被九宫真人带走学艺去了,这下子想见面就更难了。
父子二人聚少离多,所以感情上有所隔阂,这一点董卓心里也跟明镜儿似的,而愈加感觉对董守业有所亏欠。
要说董卓虽然在战场上威风八面,但是到了家里面也非常的不顺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董卓没有儿子。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社会,一个男人无论其在人前有多么地风光,一旦没有儿子,那再大的成就也都苍白无力。那时候人奋斗一生所求便是荫萌妻子,即便是在当今的社会这种现象依旧存在,很多人最大的人生追求,不是说取得多么大的成就,而仅仅是生个儿子,继承香火而已。
董卓女儿有好几个,但是儿子只有两个,长子早夭,仅仅活到九岁,董守业是幼子,董卓在四十多岁才造人成功,按照那时的话说,便是老年得子。
老年得子分外亲,这句话用在董卓的身上那是再也合适不过了。所以董卓对于董守业那是倾注了很大的感情的,这一点在董守业日常与董卓的接触中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原本董卓的打算便是自己奋斗一生功成名就之后,董守业能在其死后继承自己的爵位,享一世富贵便好,谁想到形势变化让人措手不及,当初的美好愿景已经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权利这东西就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让人着魔,一旦上手之后就再也无法放弃。率领西凉精锐进入洛阳的董卓,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进而掌握天下的最高权柄,风风光光,不可一世。这时候再想将手中的权利交出已然不可能,即便是其自己愿意,其他人也不会愿意。权且交出权利之后的董卓,恐怕也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这时候,形势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退一步不可能是海阔天空,只会是死亡,然后家族湮灭。
董卓已经六十多岁了,半截身子已经入土的人了,他可以保护董守业一时,却不能保护董守业一世。董卓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他知道一旦自己身死,自己的儿子也难以幸免。
在董卓看来,这一切的转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董守业在自己死后,继承自己的一切,执掌天下的权柄,和自己一样,站在权利的巅峰,如此才能保障生命无虞。
董卓刚刚进入洛阳时,形势复杂,无暇他顾,根本就没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等到形势稍微稳定一些,董卓已经彻底掌握洛阳之后,这个问题便开始进入董卓的脑海里,而那时原来的董守业还在跟其父拧巴呢?父子之间相互怄气,很多问题自然无法处理。
再加上,董守业外出打猎受伤,着实是董卓心中捏了一把汗,也就是在这次事件之后,父子二人的关系略微有所改善。等到白波贼攻略河东,守卫河东的牛辅向董卓求援之际,一向与父亲不对付的董守业却如同转了性子一般突然向董卓请战,着实让董卓惊奇不已。又有李儒帮董守业说话,董卓便下定决心让董守业去历练历练。
董卓想到这也有点惭愧,自己在十七岁时还依然在家中游荡,在父母身旁尽孝。而自己的儿子此时却不得不上战场去历经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原因无他,形势比人强而已。若是董卓一时心软,舍不得孩子上战场,那将来董守业无力继承董卓的事业,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