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一样的风>第七十六章别样的长征(24)

谈家桢早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摩尔根实验室留学时,就开始以瓢虫和果蝇为实验材料,研究性遗传学和进化论领域的相关课题。

1937年,谈家桢被竺可桢校长聘为国立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刚入校门便随校一路流亡西迁。

西迁这一路虽然艰辛,但由于国立浙江大学选择的校址多为乡村,也给谈家桢教授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另一种便利。

当时浙大的教师,虽然没有很好的条件,但是他们充分利用了当地贵州所具有的现成的生物资源,学生们,下课以后,就到田野里面去捕捉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的材料,然后对这个材料进行深入地研究。

终年雨量充沛的湄潭,瓢虫种类繁多,数量充足。城外的树林里、湄江边,经常能看到国立浙江大学生物系的师生们捕捉昆虫的身影。就在李约瑟到来之前,谈家桢的瓢虫研究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1944年春天的一个傍晚,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唐家祠堂的实验室里,谈家桢观察瓢虫入神,忘记了回家。天色渐暗,他点起煤油灯,继续观察瓢虫,一个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对于当时的情景,谈家桢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瓢虫的鞘翅上,由黄色和黑色所组成的不同斑点类型中,在它们的第二代身上,它们父体和母体所显示的黑色部分均能显示出来,而黄色部分则被掩盖住。这种现象以前实验中从未发现过,我为之兴奋。”

谈家桢教授的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嵌镶显性现象。两年后,美国《遗传学》杂志发表谈家桢的论文《亚洲瓢虫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理论》,这一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摩尔根学说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由此谈家桢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

李约瑟来参观的时候,谈家桢正在对自己的这一发现进行论证。

有形的物质条件和无形的物质条件都非常匮乏,都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生物研究,浙江大学的教授,居然做出成果来了。所以李约瑟是感到非常震惊的。他觉得他从当时浙大的这些教授,教师们的研究水平跟世界是几乎是同步的。

当时生物系在国内也是声名大震的,人们说中国生物学界的三巨头,贝时璋、罗宗洛、谈家桢当时都汇聚在了浙江大学。

湄潭的文庙大成殿是国立浙江大学的临时图书馆,李约瑟来到湄潭的第二天,中国科学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就在这里举行,出席大会的社员有39人。会上李约瑟作专题演讲《中国之科学与文化》,并聆听年会宣读的30多篇论文。其中数学系教授钱宝琮的学术报告《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之特点》,引起了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关注。

会后,李约瑟专门拜访钱宝琮教授,深入交流中国古代科学。因为结识钱宝琮教授,李约瑟有了一个特殊的外号。


状态提示:第七十六章别样的长征(2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