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晚上,宁成与李晨说了很多。他不但与李晨交流了以后他们这个小集团的安排,长远打算,还将他所知道的大部事情,都详细告诉了李晨。
他这做,目的除了为李晨好,让李晨更熟悉长安事务及其他地方的情况外,当然是更想得李晨的另眼相看。
李晨当然知道宁成不是简单人物,能被老和尚信任,委以掌管长安事务,没有能耐那肯定不可能。
宁成对老和尚肯定忠心耿耿,但对他这个“小主人”,那倒不一定,说不定会为自己的利益耍点花招。因此他要提防一点,并且要使一些手段,控制好这对父子。
如果这对父子全心为他做事,那他就可以省很多事。
因此他在与宁成交流这些事的时候,尽量让自己保持一种高深莫测,让宁成摸不清他的心思。
在老和尚的刻意教导之下,李晨大多时候能保持冷静,与宁成相处,他有心理优势,因此能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他的这种相处方式,能让宁成有点捉摸不透,尽显主人气度。
最终宁成唯唯诺诺地告辞离开,李晨在气势上压住了宁成,还是挺开心的。
刚来长安这两天,即使是今天他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宁成都以一副“吩咐”的姿态和他说话,售货把他当小辈一样。而晚上这番话说完后,变了个样。
第二天,那些从各地赶来的小集团头目们,一起来到了李晨所住的院子,面见李晨。
跟着宁成来的这些人总共人十二名,大部都是在长安、洛阳、太原附近之人,整个小集团名下,只有在杭州、苏州的两名负责人,因为路途遥远,没有过来,其他的都来见李晨了。
这些人见到李晨后,都跟着宁成行大礼,以此表示对李晨的尊重。
所有人也对整个小集团唯一的老人---老和尚的病逝,表示了哀痛。
李晨摆出高姿态,将老和尚临死前的一些吩咐说了一遍,再将老和尚亲笔所写的一封信,呈给了所有人看。这封信,是老和尚托付事情的凭证,老和尚在信中要求所有人员,无条件服从李晨的命令。
其实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他们无所谓看老和尚的信了,他们都知道,老和尚也只是替人做事,他们的真正主人就是叫李晨的这个少年人。
只不过李晨很年轻,至少目前难以服众,有不少人有轻视之心。
但在见到李晨,看到了李晨的气度,还再听了李晨来长安这一路上所做的事,与肃州刺史王方翼、吏部侍郎裴行俭、工部尚书刘审礼等人的交往情况后,他们对李晨有点刮目相看了。
看到来见他的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李晨依然一副淡然的样子,他施施然地起身,走到众人面前,沉声说道:“诸位,你们都是师父信任的人,他把一些重要的事托付给你们照应,希望你们以后,能继续兢兢业业做事,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我既然来长安了,那所有事都会管起来,师父栽培了我这么多年,我也应该接过他的担子,继续把事情做好,把他未完成的事做完,把所有事都负起来。”
李晨这话,虽然说的不是很严厉,但配合他那份高高在上的气度,还是让一些人感觉到了凛然。
一些人清楚,他们这个少主人,以后要亲自掌管所有事,所有大事都要向他报告。
李晨虽然还未及冠,但从今天的表现看,这个少年人,非一般人可比,以后在他手下做事,不能打马虎眼,不然有可能被他责罚。
昨天晚上,李晨已经听宁成说了很多事,包括今天要来这些人的情况,他们负责的事物。这些情况,李晨曾听老和尚说过,也听王单、吴羽、李凡说过一些,他记性又非常好,因此这些人的情况,负责的事都能单独说出来。
李晨对他们了解这么多,各人还是比较吃惊的,他们越加认为李晨是个不好相处的主,不能随便应付,以后做事要更加小心。
这些人都在一个地方负责一片产业,手下还有不少的人,而且他们都各自训练一批武士,以备以后之用。这是老和尚亲自的布置,他要为李晨培养一些武士,但又不能把声势闹的太多,不然容易引起官府的注意,只能分散安置,因此每个地方的负责人都要负责培训一批武士,人员大概在三五十名。
而李晨对他们的要求是,以后要他们把这些武士中身手不错的人交上来,由他自己亲自负责。
他的府中需要护院,这些护院,他要亲自选拔,交由王单等人负责。
以后,他就准备把这些人当作自己最可以依仗的力量。
无论做什么,有点自己的实力,能做起来才能顺手顺心。李晨知道,现在那些官宦人家,特别是武将的家中,都有私兵亲卫,那是朝廷允许你可以募养的私兵李,打仗时候用来保命的。李晨不敢确定以后他会不会去打仗,但无论要不要去打仗,他都需要有一批自己亲自掌握的力量。
今天李晨也把这意思说明了,他要组建一支自己亲自掌握的护院。
手下那些人,自然不敢抗拒李晨这一吩咐,在宁成的带头下,先后答应了,表示一定将自己所掌管的身手最了的武士送过来,当李晨的随从和护院。
这些人一早就过来,直到吃了中饭才离开,其间一直在听李晨的训话,听从李晨的吩咐。
许多人离开的时候,心情都有点沉重,他们知道,以前自由散漫的日子将成为过往,以后他们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