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黄庭立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如丝缠绕,如水绵柔
夜顿悟,明显已经是对偃月杀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先天太极剑中的阴阳缠法简直被他运用的神乎其神。正面硬抗王禅的攻击,浑身上下的筋肉都好像化作了一丛丛流水,从上到下,随形就势,身外剑气更是把他“绕指柔”的剑术神通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水准,只要一碰到王禅的拳头,立刻进手纠缠,隔空驾驭剑气,分化成丝,逐分逐寸的化解王禅手上无坚不摧之力的力道。

无论王禅如何变化,以五行变法拳力轰击,也都被龙道人无所不在的剑气,御敌于“家门”之外!硬是无法攻进他身前一尺之内。

龙道人这时候和王禅之间的交手,完全是处于极度的被动当中,但这种被动却又不是真的被动,而是龙门武当,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最高体现。王禅不动,他也不动,王禅一动,他也随即变化,根本就是随着王禅的拳法进行相应的调整。

出手之间,气息相随,缠绵悱恻,简直就是把龙门武当秘传的先天太极剑功夫运用到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境界。有鬼神不测之机。

这就是他昨夜顿悟出来的,先天太极,阴阳缠法!

完全是一种没有任何固定招式的剑术神通,神意相随,随机应变,阳为正转,阴为逆转,“知其雄,守其睢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左右画圆,其中就包含了道家之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一系列至理。

正圆,反圆,斜圆,侧圆,里圆,外圆,大圆,小圆,圆中圆,圆外圆,连环圆……圆圆相扣,无穷无尽…………。

而单说理论,龙道人这一路剑术缠法中所蕴含的道理,几乎已经算是囊括了世间一切的最深奥的东西。

太极本出自于《易经》之中,并不是道家一派所独有,最推崇太极一说的实是儒家。但自古以来中国向来讲究的是“儒道不分家”,思想之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虽有不同之处,却求同存异,可以并行。到了宋金之时,全真教祖王重阳又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三教合一”的说法,把远道而来易经适应了中国国情的佛教,融入其中,将道教的阴阳,佛教的正觉和儒家的天人合一,兼容并蓄,求同存异。

演化在龙门武当的武术和炼气术中,其实就指的都是同一种境界。无极阴阳为“金丹”,正觉圆满为“正果”,天人合一就是儒家所谓的“太极”。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所以两仪又叫做阴阳。

“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不过,道理虽然深奥,但道理毕竟只是道理,这世上从来不会有人被道理“直接”压死,生死相搏中,看得还是力量。

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讲不清。

龙道人想要胜过王禅,杀掉对手,剑术神通中蕴含的道理再博大无边,无法在力量上打垮王禅也是没用。

而此时,龙道人长眉轻颤,赤发如血,头顶上蒸腾的雾气结成厚厚一层雾霭,风吹不散,雪卷不动,两只手左右晃动,漫空画圆,脚下剑气激荡,用的正是龙门武当最为精妙的“剑气凌空”蹑空而动,不过里面也被他做了细微的改动,掺杂了几分王禅草上飞的轻功身法,一点一行之间,身形步法和手上的阴阳缠法配合的天衣无缝,更有一股子缠缠绵绵的意境,肆意弥漫。和王禅的暴烈,迅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两个人就一连交手了十几招。王禅的拳法神通俱是勇猛精进,无坚不摧的招法,一动就如雷霆霹雳,气势浩大,不可一世,占尽了动手的先机!但是龙道人却是见招破招,不慌不忙,应对的井井有条,没有露出一点破绽。更没有一丝的败像和乱象,身形交错之间,就好像是一头巨大无比的人形蜘蛛,剑气成丝,结下无数无形的大网。

而王禅却好像是这网中的一只猛兽,尽管已经被蜘蛛大网团团围住,却仍旧有足够的额力量可以随时挣脱对手的纠缠。只是他这时候,能退却不退,只想一往无前,撕裂挡在身前的一切障碍,拖死漫天结网的那只大蜘蛛。

到了这种地步,王禅和龙道人之间的区别就已经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了!他们两个人心里都已经下了决一死战的念头,谁都不会退走,除了以一方彻底败亡为结果之外,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个最后可以让自己突破的机会。

王禅是完全以刚制柔,你强我更强,一力降十会的姿态,从心理和精神上对对手施行双重压迫,一招不行,就再来一招,力道不断增强。可龙道人这个老牌剑仙却是以太极易理入剑,行阴阳缠绕之法,身形进退飘忽不定,行的完全是水磨功夫,要一点一点的耗光对手的体力,是至阴至柔,极度缠绵的神通手段。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里曾经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讲的就是如同龙道人剑气成丝阴阳缠法的本事。

刚猛爆裂,杀伤力虽强,但消耗的体力也是惊人。龙道人这就是要一点一点的把王禅拖入长久的对抗中去,叫他越陷越深,抽不开身,一丝一丝的磨去锐气,假如王禅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他现在虽然没有露出败像,但时间一长,局势肯定会逐渐对龙道人有利。

如同温水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三章 如丝缠绕,如水绵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