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窃明>第十节

(笔者按,今日三更鸟)

这个提议虽然不出费力国意外,但是他还是考虑了很久。坐在地上的费力国右手捏着腰刀,用它在沙土地上画着圆圈,不时发出几声叹息。

经过深思熟虑,费立国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整理好了思路:“我们为什么要杀孙得功?如同你所说,孙得功必然会在广宁叛乱,这种事情越快越好,所以不是今天晚上就是明天清晨他必然动手,到时候我们逃去辽西就安全了,冒生命危险的事情我不作。”

“祖大寿。”黄石简单地说了三个字,费立国既然认定了副将祖大寿是奸细,那么逃去辽西也显然是很不安全的。

欲扬先抑的目的没有达到,费立国再次发问:“杀孙得功有何好处?”

这才是关键的核心问题啊,黄石也明白费立国前面那一大套是讨价还价的惯用伎俩,毕竟黄石是督司而费立国是千总。既然要费立国跟着冒生命危险,不事先讲明白好处,他是不会放心的。

“刘渠总兵死了,罗一贯副总兵也死了,毛文龙副总兵远在朝鲜。孙得功叛乱不说,其他的广宁军将军估计都是凶多吉少,空缺不用说,这些人的财产也都在广宁。”名利双收,黄石抛出了大蛋糕,等着费立国下刀。

“如果广宁守不住,”从后金起兵以来,明军还从来没有防守成功过一次,费立国又开始在地上画圈:“我们也未必有足够的时间搬走他们的家财,职务什么的更不要想。”

“我们俩加起来有快五百士兵,还有足够的马匹,另外那你估计孙得功的人头能值多少封赏呢?”黄石看费立国已经动心了,就拼命鼓励他。

“唉,我妻子和妹妹都在广宁,如果真有成功的机会,我总要去试试。”费立国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终于下定了决心:“孙得功一共有八个千总队,一千一百人,你有二百人,我这队一百二十人。他还有七百士兵。加上孙府奴仆,还能再凑一百人,他肯定还联系了其他将官,算一千人好了。你有什么打算?”

“我们离开广宁的时候,城中还有一万五千后备士兵,王化贞有百余人的近卫。孙得功七百人要控制几座城门,要控制城中上万名士兵,要对付王化贞,要占领武库、火yao库和各官府衙门,这样兵力会很分散。”

费立国在心里算了算:“他身边最多一百人,或者只有几十个人,甚至只有亲兵。即使如此还是很勉强,一旦他反应过来,兵力还是我们的几倍,城里的士兵不一定可靠。另外你说他会不会去找建奴借兵了?”

“不会,时间来不及。现在广宁没有两、三个将领,孙得功有心算无心,收拾了他们,广宁实际就是空城了。我猜孙得功必然大肆宣扬广宁军全军覆灭,建奴兵临城下。对他来说,纵容士兵逃离广宁才是上策,我们觉得守城士兵不可靠,孙得功更会觉得不可靠。”

历史上孙得功就是这样做的,广宁上万士兵听说后金大军开来,不是一哄而散就是投降孙得功。因为除了孙得功没有几个高级军官在,叛军以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就夺取了城门和装备库。

“所以我们只要宣称熊廷弼击溃了建奴,夺回了西平堡就可以了。”费立国说出的方案和黄石不谋而合。

“不错,孙得功手下千总跟着他干没问题,但是普通士兵肯定是出于想活命的原因,只要听说熊廷弼胜利或者关宁大军开来,不要说被挟裹的普通士兵,就是叛军自己也会混乱。”

费立国站起身来,把腰刀别回铠甲上:“那我们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进城了,我不信孙得功会不立刻控制城门。”

“正是。这是我们唯一的麻烦。”

黄石讲述了一下概略计划,费立国经验老到,把计划里的缺陷一一补正,两个人商议完毕后立刻分头行动。

本来这次大战广宁镇就抽调了各卫所、驿站的健卒。失败的消息又导致部分留守士兵逃亡,所以黄石扫荡起周围的驿馆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驿馆的官吏或者卫所的把总稍有不从,金求德就带领部下涌上去把人大卸八块。马匹不用说,就是剩下的驿卒、卫兵也被黄石尽数挟裹入军,一下子又多了近二百人。

费立国打造了几十面旗杆,尽数插上关宁军旗号,还找了一个魁梧的部下冒充关宁军参将。然后费立国指挥部下包围了一个村子,无论老幼男女悉数屠杀,把几十个人头扎上辫子冒充后金首级,统统挑上旗杆,准备用来欺骗叛军,好宣传后金大败的谣言。此外费立国一路也抓到了几十个广宁散兵,宰了几个不听话的以后,其余也被打散编入他的千总队。

两个人短短一下午就把部队扩编到七百人,三百对一千很不好听,七百对一千就差不多了,两个人兴高采烈地开始瓜分权利。兵力就意味着地位,更意味着功劳,所以两个人都不肯吃亏。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黄石拿了大头,共领五百兵,剩下的二百多人归费立国。这样费立国也就安心了,无论如何功劳不会全被黄石得走,平叛成功,一个督司是肯定跑不了的。而黄石凑出了一个游击的编制,他觉得打垮孙得功以后,自己能成为广宁城最大一支军队了,这对他取得主持城防的职务很有利。

不过两个人马上就开始吃苦头了,黄石的痛苦比费立国还要大,他手下只有三个连亲兵队都没有的代把总,根本控制不住五百人的军队。虽然他一口气把三个代


状态提示:第十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