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龙这名字让赵祥伟有些熟悉,但一时却想不起是何人。天籁小说半响,才想道莫不是那白鹤寺专门替人讨债的经师马大龙?要真是此人的话,赵祥伟却是有些厌恶的,因为那马大龙乃是教民,平日常带着一帮教民生事,四里八乡的汉人对他们都是十分厌恶,一般不与他们打交道,却不知明珠大人怎生和他们联络了。
手下传来的紧急消息没有让明珠震动,更没有让他失色,反是极为镇定的坐了下去,很平静的说道:“纸包不住火,松江的事,南人终是会知晓,马大龙他们前番刚领人冲击了嘉定县衙,南人如何会不盯着他们。提前起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大人,那我们怎么办?”
明珠手下可没有明珠那份镇定,马大龙率领教民提前起事他很是有些惊慌,担心南人的官府会查到他们,从而让这一年来的努力尽付流水。
明珠沉吟片刻,吩咐手下道:“既然教民已动,这事便拖不得了。世上事总没有十全齐美的,准备的再多,也会意外。你马上派人分头联络各地,立即起事!”顿了一顿,又叮嘱道:“记住,各地起事之后,攻府县衙门,控制城池,万不能在乡间活动,否则,必被太平军围剿。”
说完,从一只箱子中取出一叠空白官凭,上面皆盖了清朝吏部的大印。明珠将这些空白官凭交给手下,让他给各地参与起事的士绅,至于要填何等官职,皆可随意。至于各官大印,却须等事成之后再行刻印,不过若是那些士绅非要不可,也可先以木头刻制,稍后再以铜印替换。
明珠手下有些激动的接过那叠官凭,好像这叠官凭是无价之宝般。赵祥伟的眼睛也紧紧盯着那叠官凭,目中无比羡慕。待手下出去行事后,明珠转身对赵祥伟道:“你这边也要马上动起来,事成之后,一个松江府总是少不了你的。”
“多谢大人!”赵祥伟心头一震,连忙谢过明珠,后又进言道:“大人,小人以为那些教民不可信,尤其是那马大龙,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人。”
明珠点了点头,轻声道:“我知教民不可信,但你可知我为何要联络那些教民?”
“小人不知,还请大人示下。”
赵祥伟是真不知道明珠大人为何要联络教民起事,按他的想法,只要动江南士绅联合起来反抗太平军,有人心之助,至少有六分成功把握。但若是教民也参与其中,恐怕就会让不少士绅感到疑惑,甚至于一些平素就对教民不满的士绅说不得会临阵变卦,不再参与此事。
纳兰明珠早前一直在北.京,并未来过江南,但对教民,他也十分了解,知道这些人不可靠。从前清廷对教民也是有所提防的,概因这些人有教无国,不论明清,皆非他们心中之国。若说亲近,恐怕也只蒙古人能让教民真诚相待,因为若非蒙元,教民也不会从极西之地不远万里之遥来到中国。也正因为蒙元,教民在元朝时几乎霸占了所有中层官吏之职,江南之地的驻军也皆是教民组成的色目军。
可以说,在蒙元时期,真正镇压江南汉人的并非元军,而是教民。也因此事,江南的汉人对于教民十分反感,有明一朝,要不是教民参与了靖难,助燕王当了皇帝,恐怕他们早已在江南绝迹,哪还有现在。然而即便明知江南汉人对教民反感厌恶,明珠也必须联络他们,原因很简单,教民比汉人更为团结而矣。
“教民人数是少,却有教寺主持,人心更齐,一旦起事,便能令行禁止,比之你们汉人更能打。”
已经决定提前起事了,纳兰明珠也没什么好瞒着赵祥伟的,毕竟教民在初期能挥大作用,但最终决定成败的还是江南士绅。
按明珠的说法,教民比汉人更团结,更有组织力。陡然起事,明朝官府无备,教民能在短期内造成极大的破坏力和冲击力,这比分散各地,各怀想法的士绅们更能成为破坏江南的利器。虽然一直对赵祥伟等人说江南一旦起事,清廷大军就立即从徐州南下,但事实上明珠清楚,哪怕江南真的大乱,只要中原还被吴三桂威胁着,清军就不可能越过长江,甚至于徐州方面的贝勒屯泰都不敢派一兵一卒往扬州进。
明珠真正要做的就是让江南大乱,让太平军的钱粮重地变成赤地,让这里尸山血海。只要江南乱了,贼秀才就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北上,原本先帝担心的两面作战就会变成对付吴三桂一路,这极大的减轻大清压力。只要能稳住中原,击退吴三桂,大清就能获得喘息之机。
换言之,清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他明珠想通过一己之力为大清争来。至于死多少人,他浑不在乎。他是满州人,不是汉人。只要教民能够充当这次动乱的急先锋,将燎原之火点燃,明珠对他们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要是教民们真能上演一出奇迹,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
事态真被明珠说中了,杀害了主薄丁喇东,又亲手杀害了自己妻子和一双儿女的马大龙煽动裹挟了嘉定教民动起事。不过马大龙等人却没有按明珠说的那样,立马杀进县城,处死明朝官吏,控制城池,然后整顿兵马,配合各地起事的士绅向府城、省城乃至南都起进攻,而是将屠刀对准了附近村庄的汉民百姓。
嘉定城外最先生灵涂炭,教民不为谋财,不为占地,没有任何计划,只知道围猎周围村庄的汉人,对汉人不分男女老幼,挨村挨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