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地仙演义>第144章 造化鼎中生四足 玄圃园内见灵根

玄松道:“你既要强求,我便成全了你!不久之后,你当知我所言非虚!”

因将手往葫芦中一招,喝道:“还不拿来?”那夔牛元神虽然不舍宝贝,但却不敢违拗玄松之言,只好将收回天雷矢内的灵识,将法宝放出。那天雷矢乃是极品的先天灵宝,与先天至宝相比也只有一线之隔,早有灵性。它一得自由,便化作一道紫光,一闪而出了葫芦嘴,,就待向远处遁去。玄松智珠在握,哪能让它得逞,早化出一只巨掌,挡在葫芦之前,将天雷矢抓个正着。

他看了掌中天雷矢一眼,不由得由衷赞道:“好宝!好宝!”继而不再多言,便径自将天雷矢给了鸿鹄子。

鸿鹄子见玄松赞叹宝贝,以为他会中途变卦,却没想到如此干脆,接了天雷矢在手,欣喜过望,不知如何反应,只疑还在梦中。

玄松又看了他一眼,无喜无怒,眼中反有怜悯之色。只是鸿鹄子如堕梦中,众妖仙根性浅薄,却哪里看得出来?

事情以了,玄松便辞了玄女众仙,回万寿山而去。玄女众仙也取了夔牛遗蜕,回轩辕氏军中行事。

先说玄松回了万寿山中,正欲前往千年峰玄德洞内静修,推演此行因果。刚到洞府之中,有清风童子前来传话,说镇元子召见。

玄松不敢怠慢,当即前往五庄观中,拜见镇元子,先请罪道:“弟子未获师命,私自下山。还望师尊恕罪!”

镇元子说道:“尔等众徒,皆已自开洞府,独当一面,你虽留在万寿山掌理山门。行止亦可自取,不必事事请示为师。因此恕罪之语,且勿再提。为师只问你,既曾往东海一行,有何收获?”

玄松便向镇元子禀报了东海之行,并说了夔牛之事,镇元子赞道:“你此行虽是为夔牛而去,无意中倒也为同门争了一线机缘。甚好!甚好!你既得了夔牛元神,欲如何处置?”

玄松答道:“此兽性属风雷。与弟子的紫金葫芦同源。因此弟子欲先将夔牛元神置于紫金葫芦中温养,使其各自增长。待得时机成熟,再凭葫芦生养之妙用,借得其中一颗紫金葫芦子为种,为其重生肉身。”

镇元子睁开慧眼,往玄松紫金葫芦中一扫,那夔牛虽然只剩元神,但怎逃得过镇元子双眼?过去未来,早被看了个通透。

镇元子叹息道:“果然难逃劫数,原是一足太奇!”转对玄松说道:“此兽既为你所得。也算入了地仙门下。若依你所为,虽然可行,但需时日久,且仍旧难改其运势,于其自身不利,于我门中亦不利。也罢,为师就助你一臂之力,你且去玄圃之中,取一株圆光仙草过来。”

玄松闻言大喜。叩首道:“多谢师尊!”乃起身出了大殿。往玄圃行去。

那夔牛元神在葫芦之中,虽然无有肉身。但依然还有灵识存在,对外界事物仍然能够感应。他一入了万寿山,便已经觉察到这里与洪荒其他地方的不同。先天灵气异常浓郁,凝而不散,端的是前所未见的修行宝地。

本以为万寿山已是洪荒之中的顶尖福地,可是进了玄圃,才知道还有更好的地方。这玄圃之中,处处充溢着先天混沌灵气,不堕后天,彷佛天地未开之境,一切还在本源。偏偏却又有太极生阴阳,阴阳化五行,两仪四象和合造化,似先天,似后天,各有奇妙,难辩分明。那些种在玄圃之中的先天灵根,奇珍异果,虽然夔牛无法看到,可是散发出来的独特元灵之气,被夔牛闻到了一丝,对他这种天地神兽真是诱惑之极,知道是前所未见的好东西,恨不得立刻生出肉身,跳出葫芦,一开眼界,一饱口福。

玄松却没顾得上夔牛心中如何,只老老实实按镇元子嘱咐,取了一棵圆光仙草,便出了玄圃,回到大殿之中,向镇元子复命。

镇元子取了圆光仙草,又一拍后脑,现了造化鼎,用手朝紫金葫芦一指,其中的夔牛元神,便放佛被一只大手抓住一般,不由自主出了葫芦,入了造化鼎中。

镇元子又拿出一颗仙丹,与圆光仙草一并投入,又朝造化鼎连打了数个印诀。诸事准备完毕,便开始闭目行功,运转造化神通,驱动造化鼎。玄松见机会难得,也在一旁仔细凝神观摩,用心体会其中的造化神通。只是不敢稍有异动,怕惊扰而来镇元子行功。

镇元子虽是自然大道证圣,但是同修造化、生养大道,相互之间,只差毫厘,此番亲自出手,非同小可。为夔牛造化肉身这等小事,岂能难得到他?

不过一时半刻,功德圆满。只听一声霹雳,从鼎中跃出一只小兽,苍色无角,牛首鹿尾,生有四足,正是夔牛所化。

那夔牛原本只有一足,不良于行,如今在造化鼎中重生,虽然一身神通法力宛如初生境界,降得厉害,神识却未有损,知道就此逃脱了生死大劫,因此也不沮丧。他得了四足,大觉新奇,一会抬抬前脚,一会抬抬后脚,仔细观看。又晃晃悠悠,在地上行了两步,猛然四脚绊到一起,跌了一个大跤。饶是镇元子和玄松平时古井不波,几乎无忧无惧,无喜无怒,看了夔牛的样子,也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

那小夔牛也不气馁,跌了数跤,便慢慢适应,走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熟练。他本为神兽,神通天赋,暗暗一催灵元,顿时四足生云,起在半空,欲前则前,欲后则后,灵活无比。

他在大殿中试了试脚力,觉得犹不过瘾,突然想起刚才经历的胜境,方位还依稀记


状态提示:第144章 造化鼎中生四足 玄圃园内见灵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