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神策担任缇骑司提督,掀起了多少血雨腥风?
谢家与王家本就得势,在谢神策阴差阳错成为缇骑司提督之后,又借势壮大了多少?多少政敌,在看不见的夜晚,成了缇骑的刀下鬼?多少原本可以是无辜的人,在缇骑宁杀错不放过的屠刀之下,做了亡魂?
只看看这些年谢神策的权势便知道了。
打击司马弼,打垮太行山山贼,击破世族联盟,逼亡郑克明,侮辱赵宏泰......谢神策一步步的,成为了大晋国不在官场上的最大的权臣。
虽然这种权势,来源于缇骑司,是晋帝给的,但,那也是权势,是别人羡慕不来的权势。
如今,闻崇成为了缇骑司提督。会不会与当年的谢神策一样呢?
不得不引人遐想。
齐王当如虎添翼,闻崇自立门户?
没人知道。因为在闻崇被宣布成为缇骑司提督之后,就再也没回过齐王府。
当然,没回过,便是两个极端。天衣无缝与形同陌路。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如上面所说,都让人有着无限的遐想。
谢神策在阳州城,等到了晋帝的旨意。
于是,谢神策笑着说道:“该在什么时候,把戒律院的职位也辞了呢?”
王解花笑道:“反倒是不能辞了。”
谢神策点头,说道:“嗯,怕让人起疑心嘛。那么......第一片雪落下的时候,我们就离开。”
王解花将头枕在谢神策的背上,说道:“茉莉一定要先送走么?”
“我舍不得。”
谢神策握住王解花环住他的腰的手,说道:“大师兄在,不会有危险。几个月而已。”
王解花不愿松开手,说道:“祖母她......”
谢神策叹了口气,说道:“知道彩衣的事情之后,她就撑不住了。”
九月底,谢神策差人将老太君送到了晋都,十月中,老太君去世。
十一月中,晋都落下了第一片雪。
谢家族人在年关族聚,谢成才组织的聚会极为热闹。一辆马车行驶出了阳州城,没有引起守城军官的警觉。
年关的时候,货物集散最是密集,这个时候,马车出入比起大宗货物进出,简直不值一提。
正隆十四年的正月,晋都发生了几件大事。
一件是缇骑伤人事件,这件事将刚刚上任数月的缇骑司提督闻崇正式推到了所有人面前。
闻崇顶着压力,将事情处理的极为漂亮,虽然本人遭受了很多的非议,但是晋都百姓对于新任的缇骑司提督,生出了不少好感。
因为这样,很多人对谢神策的厌恶又上来了。当然,这里的很多人,不包括那些已经将春游阳州城当作了节日的姑娘们。
另一件事情是,太子与五皇子之间发生了一些冲突。五皇子的皇妃,也就是鲜卑拓跋部的公主,骄横无比,因为一件小事打伤了太子的亲随,太子没有追究。五皇子借机生事,在某个公开的场合羞辱了太子。
太子虽然依旧明月照大江,晋都人却对于晋帝要另立太子的说法都有些认同了。隐忍或者说是韬晦,不管是不是,在结局没有确定之前,都是让人不理解、看不起的。
闻崇在提升缇骑司的形象。于是间接地,他在齐王府里做的事情就被有心人挖掘出来了——这本就不是秘密,只要引导得当,便能达到目的。
闻崇的形象得到了提升,于是齐王的作为闻崇的主公,他的形象也变得更好了。
齐王本就素有贤名,更兼在过去几年,大晋与外国的战争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加上现在的推动,于是便成为了继承那张椅子呼声最高的人。
来朝的使者照例与晋国的大臣们会面。根据自身的情况,往来亲疏必然有别。
一些人发现,无论是秦国的使者,还是宋国的使者,还是燕国的使者,甚至是鲜卑各部的使者,他们的宴会上,都有谢家人的身影。
谢衣或者是谢裳,在宴会上或许谢裳依旧不起眼,但是联系最近几年的变动,一些人很容易发现,谢家的影响虽然大不如前,但依旧还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谢家终究是谢家。有谢衣与谢裳在,谢家虽然落了半个台阶,却仍然是门阀。
谢家还有无数的支持者。从几十年前互惠互利到现在,早已千丝万缕,不能简单的用有联系或已断绝来衡量。
在正月间,不是没有人借机会挑拨谢家,只是谢衣强硬依旧,谢裳像是微风——让人几乎没有察觉,两人刚柔相济,竟是化解了几乎所有的攻势。
有的人在忙活了好久之后发现,自己貌似确实是坐了一些事情的,也能拿出来炫耀,但是好像并没有作用。
谢家依旧贵客盈门,欢声笑语依然时时响起。
正月过后,晋都流传出一个消息,谢神威将要回来了。
像是有人睡着了,被人迷迷糊糊的叫醒,然后继续睡一般,并没有多少人关心这个。
回来,又怎么样?
晋都早已不是以前的晋都了,谢家也不是以前的谢家,你就是回来了,能翻天?
已经很少有人去想谢神策了。
除了晋都的一些姑娘们。
...
...
官道上,整齐的大槐树站成排。山西道的一家客栈里,一些人在吆五喝六,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