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丑。”孙绍拨弄了一下黑岸的首级,又是摇头又是咂嘴。因狐有些紧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孙绍看了他一眼,笑了:“因狐头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关朝立刻把孙绍的话翻译了过去,因狐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称“不敢”。他这句话说是的汉语,虽然说得很别扭,但是孙绍还是听懂了,他眼前一亮,转到因狐面前,笑容可掬的说道:“头人会说汉话?”
因狐尴尬的搓着手,不好意思的瞟了孙绍一眼,结结巴巴的说了几句什么,那神情象极了初见公婆的小媳妇,这样的表情如果出现严飞燕或者木知秋这样的女孩儿的脸上,那当然赏心悦目,可是出现了因狐这种老头的脸上就让人反胃了。孙绍强忍着吐他一脸的yù_wàng,转头看向翻译的关朝。
关朝微笑着说:“因狐头人说,他只会简单的几句。”
“知道几句就好。”孙绍呵呵一笑,又问跟着因狐进来请功的几个头人,“再问问他们,看有谁会说汉话的,告诉他们,会说汉话的站到前面来,本王有赏。”
关朝把孙绍的话一翻译,那些头人们互相看了看,顿时激动起来,一个个的向前挤,七嘴八舌的说着他们以为的汉话,这一下就象是进了菜市场一样,热闹非凡,不过他们的汉话说得实在有些不忍卒听,但是孙绍还是笑嘻嘻的听着,最后赏了几个汉话说得象回事的——虽然他们也只知道几句而已。
“诸位头人,你们以后都我是越国的子民,也就是我大汉的子民,所以,你们要想做官,要想发财,就要学会说我大汉的话,写我大汉的字,要不然的话,你讨价还价都不会啊,是不是?”
“大王英明,我等铭记在心,一定抓紧时间学习汉话,还话大王和诸位将军多多指教。”因狐卑微的行了个礼,一脸讨好的笑容。
孙绍摆摆手:“这个自然,本王不会急于求成的。不瞒你们说,我准备建学,到时候就在这金瓜山下风景最好的地方建一个漂亮的学校,招收年龄合适的孩子入学,不仅要学习我大汉的话,写我大汉的字,还要学习我大汉的经典,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汉人,享受和我大汉子民一样的尊荣……”
因狐等人明知孙绍这是取质,可是也没有办法,现在他们被孙绍围在中间,想跑都跑不掉,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地方?孙绍要取质,也只能由他去了,最重要的是孙绍能不能信守诺言,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和白虎寨一样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曰子。
孙绍很快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他把头人们报上各自部落的人口进行汇总,然后按照族群大小分配土地,并依照白虎寨的方式赊欠给他们耕牛和农具,当然了,给他们的条件不能和给白虎寨的相比,但是也比头人们希望的要好得多。在满足了头人们的愿意之后,孙绍按部就班的从这些人中挑选了两千人,另组一军进行训练,在训练了半个月之后,由贺达带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出去征讨那些还心存侥幸的部落。一方面给他们立功的机会,让他们有归属感,另一方面也要他们斩杀那些不服的夷人,把他们逼上不归路,断了他们逃亡的念头。
经过几次战斗,夷人新军对贺达所部的战斗力心服口服,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只是装备不如越王的军队,现在才发现,他们个人虽然勇武,但是要比整体战斗力,他们和越国的军队相差太远,就是给他们同样的武器,他们也不是越[***]队的对手。
两个月后,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部落迁出山林,在金瓜山附近定居下来,十几个砖窑忙得热火朝天,一排排房屋建了起来,夷人们在孙绍派出的人员指导下,开始对分到的土地进行垦荒,准备下一季的播种,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口粮问题,孙绍派出大批的商船来往于朱崖、南海、越郡和夷洲之间,运来了一船船的粮食和种子。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看到粮食源源不断的运来,夷人们疑惧不安的心慢慢的稳定下来,他们开始出自本心的听从孙绍的安排,有的去垦荒,有的去金瓜山淘金,孙绍开出了合理的工钱,夷人们干劲很高,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金瓜山附近的集市也渐渐成型。随着第一批两千人的夷军训练完成,孙绍命令贺达、崔谦带着一千夷军沿着西岸向南征讨,查找适合建城的土地,向夷人们传达越王的旨意。在抚剿并用的手段下,越来越多的夷人随着商船赶到金瓜山觐见越王孙绍。
……天子刘协和皇后曹节相对而坐,摆在案上的是刚刚送到的越王征服夷洲报功表和一套崭新的《新山海经》第二卷。两岁不到的皇子刘兴不断的从乳母的怀中伸出手来去抓案上的书,刘协好奇的笑道:“怎么,兴儿喜欢看书?”
曹节笑了笑:“他可不是喜欢看书,他是喜欢这上面的画儿。”她一边说,一边从书函里抽出一册,翻到一页有图的摊在刘兴面前,刘兴一看,顿时乐得手舞足蹈,咿咿呀呀的笑着,指着书上的小人儿给皇后看。曹节含着温和的笑容,连连点头。
刘协看着这副天伦之乐的样子,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伏寿。伏寿陪着他度过了那几个最艰苦的时光,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可是后来都死在了曹艹的手里,要不是孙绍和关羽攻克许县,后来又提出弭兵大会的建议,现在的天子应该也是曹家的了吧?
弭兵大会成功了,天下多了三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