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帝宠之凰图天下>001盛世曦朝,帝后大婚

曦朝历宸帝元年,五月初五,当第一抹晨光撒在这繁花似锦的长安城之时,自西向东旌旗满布的百里城郭之上都被一种颜色充斥,大红色的彩幡与帷幔招展,合着那黑底红字的“曦”字旗,将整个城池装点的比过年还要热闹,初夏的暖风从那波澜广阔的渭水之上掠过,经过那巍峨的十二城门,卷起长安城中处处可见的富贵牡丹香,顺着朱雀大道,沿着那旌旗招展的一百六十坊,经过八街九陌、东西十市,堪堪落在了坐落于皇城边上的金玉坊东海王府。

东海王府建成不过一月,乃是这齐聚了曦朝皇权贵胄之地最为显赫的人家之一,天色初晓,王府大门之前便有川流不息的车马来行,只见所来马车皆是华盖云顶,车上下来的人更是各个华服锦衣,一眼看去着蟒袍绶带之人大有,站在王府门前负责迎客的皆是身着青色宫服,腰间俱是配有大内腰牌的有品宫侍,这些常日里在宫中吆五喝六有头有脸的人物到了东海王府,至多只能是大门口低头哈腰摆笑脸的迎客厮儿罢了。

这东海王乃是大周朝东齐国最后一任皇帝,在刚刚结束三个月的七国之乱之中献国与如今的曦皇万俟宸,从而保得百姓安然更为自己赢得了这绝世荣华,他一人已是富贵滔天声名无匹,就更别说今日里的这府中的正主儿——那个让曦皇煞费苦心周折讨好要与她举行大婚立后之礼的女人夏侯云曦了!

夏侯云曦其人本是东齐国公主,在周帝国历四七七年的时候就已经与现如今的曦皇订下了婚盟,两人本有意大婚,只可惜随后的七国之乱相继而来这婚事便被一搁再搁,诸侯倾轧之中,这位东齐公主为了曦皇大业自请废黜公主之位,领东齐雄兵翻山越岭相助曦皇,随后更是与曦皇一路相扶相持才打下了这般天下,曦皇爱重这位东齐公主天下皆知,因其自废权位便以先楚国之名赐其一等侯爵,封号凰王,更有甚者,曦皇更是等不及战事落定便将这位凰王殿下请上了楚国皇后之位,乱世烽火战鼓雷雷,哪给了曦皇举行大婚之礼的时机,不光是皇后夏侯云曦,就是曦皇也是深以为憾。

两月之前七国之乱彻底平息,楚国本是以帝国之旗自立,此刻天下初定之时为了中原各部族融合一统便废了“楚”号,改立新朝为“曦”,钦天监将此召昭告天下之时虽然一再强调此字乃取自上古天皇“伏羲”之名,象征日月同辉、四海永春之意,可还是有不少文人士子将这新朝之名与先楚皇后之名讳联系在了一起,民间一时之间又多了一则流传千古的风月佳话,就在朝外因为这曦朝之名热烈不休之时,楚皇后夏侯云曦身怀有孕的消息被昭告天下,楚皇后有孕三月,乃是新朝开朝之喜!

皇后有喜自然是普天同庆,正当举国都因为此事一扫战乱之气时,曦皇又下了新的诏令,因战乱而未成行的帝后大婚并立后大典将于五月初五举行!

夏侯云曦早先本就上了万俟族谱,虽然现如今已是新朝,她的皇后地位却绝无人动摇的了,可到底是未曾有大婚立后之礼,与皇家而言不成礼数,与新朝而言也更添这帝后同好的祥和喜气,皇帝下令,礼部紧锣密鼓准备了两月,终是在五月初五迎来了正日子。

皇后出嫁古来第一遭,虽然嫁的还是皇帝,可到底并非依照常礼,因而怀有身孕的先楚皇后夏侯云曦早在一月前东海王府建成之时就住了进来,因早前定下婚盟之时其人乃是公主身份,此刻虽然东齐已灭,却依旧是依公主之礼出嫁。

流水一般的贵胄们俱是朝着东海王府而来,不消多时整个门庭宽阔的府门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王府之内庭花期期佳木成荫,宾客如云来往,衣衫鬓影矜贵又富丽,自是热闹之极,整个王府之中只有西面一个名叫栖梧的院子里安静的诡异。

大红色绣着如意鸳鸯纹的帷幔一层层的垂落在地,给这精致又不失雅致的闺阁罩上了一层旖旎的红,窗棂上贴着大红色的双喜字,屋内一切织锦用具也都换成了红,沿着帷幔向里去,各式各样耀眼的珠宝玉器,层层叠叠垂挂着的大红色吉服俱是安安静静的摆在那里,再往里走,那绣着并蒂莲子的大红色床帏静静的垂着,而此刻的栖梧院中庭,正规规矩矩的站着几十个从宫里来的有品女官。

风吹风铃响,叮叮咚咚的激起一片波澜,夏侯云曦醒来的时候便对上一双黑漆漆的眸子,她有几分迷蒙,闭了闭眼,又睁开的时候还是一双黑漆漆的眸子,透着床帏,她向外看了一眼,这一看心中不由得就是一惊,眼看着夏侯云曦着急的撑着床想要起身,万俟宸赶忙一把扶住她,他身上只穿着件墨色的中衣,显然的昨晚上一晚上都谁在这里!

夏侯云曦最近一睡就特别死,他定然也没闹她,此刻不知是哭是笑的嗔道,“本说了不行这大婚之礼也罢,可你偏要行,哪有大婚前一晚上新娘子和新郎还睡在一起的?”

万俟宸不由得捏了捏她的脸,她这阵子补得大发,脸上身上总算是有些肉了,这一捏白嫩嫩的软乎乎的,真是让他爱不释手,“笨,这一辈子就这一次,你现在说的轻巧,以后还不知道要如何后悔,到时候还不知要如何闹我!”

天色已经不早,她还要大妆,还要按时辰出门,按理说是早该起来的,可是显然外头的人得了他的吩咐没来叫,现在不比往常,御史台新进了些寒门士子最是敢说话的,到时候弹劾到


状态提示:001盛世曦朝,帝后大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