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这儿,头顶上笼罩了好几天的阴云总算是拨开了一条细缝,姐妹二人的心情终于不再那么沉重了。
姜荷莲子问道:“据我所知,长治县的家乡话少说也有五六种。郑氏所说的是哪种呢?”
前世姜荷莲子再度前往燕京的时候,途中曾和一青年同船。那青年年纪不大,却甚是博学,尤其精通音韵。多年之后,甚至听说他写出了燕国第一部韵书。
当然,那是后话了。想当年,那青年或许是见姜荷莲子生得美貌,一路上总是借机搭讪,姜荷莲子被迫灌了一脑门子的音韵知识。故而,她略懂一些长治方言的特点,寻思着,若是能确定郑氏说的是长治哪块地方的方言,就可以大大缩减寻找范围,更加迅速地查出郑氏的老窝来。
汪琦诧异道:“哟,长治的家乡话还分那么多种呢?这我还是第一回听说!这些年为了看我那丈母娘,我可没少跑过长治。我就觉着那儿的人说话腔调特逗,却没听出有啥不同呀?”
“是有不同的,而且相差得还挺大的。即便是长治当地人,也不一定能够听懂那里所有的家乡话。”汪掌柜沉吟道:“我那亲家住在长治西面儿,我听亲家公说过,他们那一带的人祖上都打晋州来,说的是晋州土话,语音很是不同于官话,别的地方的人很难听懂。既然俊哥儿能够听得懂,那么郑氏的老家应当就在长治县以西。”
长治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道路又是九拐十八弯的。虽说有了汪掌柜的提示,可以把范围圈定在长治以西。但按理来说,要从那儿找到一户人家,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过,幸而赵四娘有和梁研合作开设薯来宝,长治县正是薯来宝的重点推广区域之一,可以说,长治的每个镇集上都有它的身影。若是能够召来薯来宝掌柜的帮忙。将人找出那是指日可待。
只是这样一来。就瞒不了梁研了。以他那包打听的能为,相信他很快就会收到消息。
事事都让梁研掺上一脚,不要说姜荷莲子了。就连赵四娘都觉得很不妥。
“你说得对,这事儿最好避开梁研。”赵四娘辞别汪氏父子后,回到客栈后也不瞒着赵三娘,把事情的梗概和她说了一通后。就开始异想天开道:“要不咱也花线雇几个当地的闲汉,让他们帮咱找吧?闲汉嘛。都是游手好闲四处乱逛的,对周遭的人和事应该很了解,雇来找人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主意挺不错的。”姜荷莲子点头赞许道。
赵三娘看赵四娘那嘚瑟的小样儿,撇了撇嘴。泼冷水道:“明儿就是除夕了,大过年的,再怎么游手好闲的闲汉也会回家过年吧?这时节。雇人可不容易呀!”
其实,赵三娘看在过年的份儿上。已经口下留情了。事实上,岂止是不容易呀?一到冬天幽州就天寒地冻,加上外面没有农活可干,乡里人普遍选择在家猫冬。赵家村所在的静海是如此,温饱不济的长治更是如此。闲汉他们只是懒,却不傻。这当头,他们中谁会顶着严寒在外头闲逛呀?肯定早就寻好地方猫了起来,想把他们找来帮忙,那是千难万难。
赵三娘觉着,赵四娘是在府城里呆多了,只看到城里人穿得厚厚的四处溜达,却忘了乡里人大多数吃不饱穿不暖,只得无奈地选择猫冬。
赵四娘信心满满道:“二姐,你听说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吗?只要肯出高价,多么艰难危险的活计都会有人愿意接。更何况,不过是找人罢了,并没什么难的。咱只需把工钱往上提一提,那些闲汉甭管原先是不是在家过年,听到信儿都肯定闻风而动,争着抢着来给咱家找人。”
闻风而动?这也太夸张了吧?以赵四娘的性子,她所出的高价多半极为有限,想让懒散的闲汉“争着抢着”来领活计,怕是有些困难。
不过,姜荷莲子依然觉得赵四娘的提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于是她开口说服赵三娘,让花钱雇佣闲汉的主意最终通过了。
赵永忠一直以为姐妹几个对赵永年心存芥蒂,如今见她们为了寻找赵永年的骨肉而煞费苦心,顿时心中大感安慰。却不知赵四娘她们哪里是为了赵永年的香火着想,不过是想抓他的现行罢了。
赵四娘见赵永忠一脸欣慰,眸光微闪,心下叹了一口气。她实在不想在她爹面前继续这个话题了,于是赶紧转移话题道:“咱昨儿不是捎信跟娘说,让她不要直接回姜家滩,先来一趟这儿吗?怎么这会儿还不见她来呢?”
“方才你娘让人送信过来,说是家里出了点事儿,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赵永忠见赵四娘姐妹几个神色凝重起来,忙道:“别担心,你娘她一切都好。这事儿……唉,要说这事儿吧,虽然听着怪让人揪心的,可也不定就是件坏事儿。”
原来赵三娘为了稳住姜氏,就信口胡诌出了个提前发工钱的馊主意。这主意其实没啥说服力,偏偏姜氏是个老实头,还真就信了,老老实实地留在铺子里发起工钱来。
说实话,提前发工钱对赵四娘家来讲麻烦是麻烦了些,可也不是全无好处。就凭这个,赵四娘家不但让自家伙计感动不已,还收获了一片赞誉。可以说,她家仁善的名声已经在附近几条街上传开了,这在注重声名的燕国无疑是好事一桩,会对她家事业的推广大有裨益。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举动不仅带来了好名声,还引来了不小的“麻烦”。
今儿天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