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科幻未来>回到过去当术士>469中印两国风水的碰撞,雪域归属问题

当松赞干布率部占领拉萨,并决定定居这里的时候,当时的建筑专家和风水大师经过近一月的观察分析,终于选准了这个红山之上,坐北向南的精准位置。红山,拉萨市一个很小的山,说它是山,倒不如说它是个丘,因为它高不过百米,占地

“当松赞干布率部占领拉萨,并决定定居这里的时候,当时的建筑专家和风水大师经过近一月的观察分析,终于选准了这个红山之上,坐北向南的精准位置。红山,拉萨市一个很小的山,说它是山,倒不如说它是个丘,因为它高不过百米,占地面积也只够建一个宫殿的。但是,它的名字叫红山,藏族、藏传佛教崇尚红色和白色,他们认为红色代表永恒和勇敢,白色代表圣洁。所以红山之上建筑宫殿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江山永固的风水理念和吉祥寓意就全部融于一体了。另外,红山的北部是老娘山,形成一个怀抱形状,把红山揽在了“怀里”,红山像一个得宠的孩子幸福快乐的依偎在“娘”的怀抱。布达拉宫就是这个“孩子”的桂冠和灵魂。布达拉宫的建成,使红山富有了生命和灵气。

当我们站在布达拉宫之上,远望前方(南方),又是一座绵延的山峦,这座山名字叫托日山,山呈弯月状,环顾着红山,山下就是拉萨河,河水顺着山的走向缓缓由东向西流去,山水相依,有情有意。她们远远地呵护着布达拉宫,形成风水学上的朝山和眠水。我们进一步观察发现,以布达拉宫的中轴线为中心从朝山分支而来的三座拱山,分别对着布达拉宫的中宫(红宫),东面的白宫,和西边的白塔。三座朝拱之山其形状象三位大臣跪伏在朝堂之上,这个皇帝当然就是布达拉宫。如果我们站在布达拉宫的正中间,从中轴线上看去,还会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雪域解放纪念碑、雪域自治区政府、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和中间的拱山正好在一条直线上。真是天作之合,美不可言,这既是上天的恩赐,也是松赞干布及雪域人民的造化。

布达拉宫得天独厚的风水条件,使它千年不衰,流芳万代。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风水,风水是这样,任何人任何事也都是如此,因此它人为地也做了最佳的补充。例如:为了使它的右侧山势连接不断,建造了一座白塔以呼应之。左侧山势尚远,干脆把门建在了这一侧,以动补缺。另外在离它大约500米处的东南方向建造了大昭寺,二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布达拉宫伴随着红山在山的怀抱里,在水的洗礼中,构成了一个“日”字,难怪它的朝山名字叫托日山,白宫的最顶层叫日光殿呢。”

王钟聘请的导游显然十分博学,不仅对布达拉宫的历史了如指掌,就连布达拉宫的风水格局,他也说的头头是道。

王钟赞同的点了点头。这个导游虽然不知道是听谁讲的,但是,显然,他讲的一点也没有错,布达拉宫的风水总结起来,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

山环水抱众人朝、贵子有护口中丹。

不过另王钟真正感到好奇的还是,布达拉宫蕴含的古印度风水思想。古印度是三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风水体系。

印度风水学叫做vau,此词源于梵语中的vau所代表的印度风水学有时被叫做yaveda(司塔巴迪亚吠陀),在吠陀经的《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里有提到过,阿闼婆吠陀就是主要讲解术数类知识的吠陀经。印度风水学与中国的古典风水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很多印度占星家都认为,一个人所受到的吉利或不吉的影响有80都来自于他的住所及住所周围的环境。这种关系可以这样比喻:一个人的居所就好像一棵种子,如果种子被恰当地栽种则能生长得很好,而房子被恰当地建造则能产生较好的影响。

印度教的经典们(ra)中,世界是由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地(bejani)、风(vayu)和以太(akasha,也就是在整个空间中无分别地均匀分布的物质)。在阿育吠陀中,人体也被认为是由此五大元素构成的,不光人体,整个世界包括我们的建筑也是由这五大元素组成的。只有五大元素达到平衡,人体才能处于健康状态。同样地,只有五大元素达到平衡,建筑才能处于和谐的状态中,从而对居住在其中的人产生和谐的影响。

一个人的出生盘中,如果星曜的关系和谐,则此人命好。如果一件事是在星曜落于吉利位置的时候开始的,则这件事会进行得顺利。同样地,在风水学中,我们要做的是在建筑和空间中,如何让星曜所代表的力量都落在吉利的位置,和谐地发挥力量,就好像制作一张吉利的星盘——这张星盘就是作为住所的建筑,包括其房间和朝向等信息。

松赞干布当年不仅娶了文成公主,还有尼泊尔的公主,尼泊尔受到古印度文化影响很大,尼泊尔公主带来的很多匠人和随从,古印度文化也在雪域扎根繁衍。

所以说,雪域文明其实是中华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融合交融的产物。

其实雪域对印度和中国来说,在地理位置上也是十分重要的,现代为什么印度和中国摩擦不断,特别是麦克马红线问题一直没有达成共识。除了领土问题之外,风水问题也很重要。

雪域不论对中国还是印度,都十分的重要。

中国与印度都拥有“世界屋脊”这一优异的自然资源。雪域高原作为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


状态提示:469中印两国风水的碰撞,雪域归属问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