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风流三国>第三章 颖上之战

曹操沉思道:“赵云做事沉稳懂知进退万一他们认破我们的计谋携尾而追只怕到时我军仓促应战乱了阵角被他们有机可趁。假如他们并不追击虽然我军能平安追回许都但我们劳师动众消耗如此之多的时间与粮食却弄个这样的局面有些心不甘啊。”

荀攸正容道:“赵云、徐庶之辈非袁绍之流主公还是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曹操两小眼眯成一条缝偶尔间露出一丝难测的光芒就连随他多年的荀攸也猜不到曹操心里想的是什么。可见曹操的城府是何等之深。曹操来回跺了两下然后停住脚步把手放在案上随意翻动上面的目笺缓缓道:“如果我军从淮河上游趟过先取庐江然后再取安风津据点最后才围攻寿春公达说有几分胜算?”

荀攸想了想才道:“这个想法属下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据探子消息江东军显然已早有准备在庐江一带三里一烟台五里一哨所其防守严密性丝毫不下于安风津如果想从这里打开突破口只怕比强攻安风津的难度更大。”

曹操依然不甘心道:“难道这次就要无功而返吗?”

荀攸微笑道:“也不见得。主公先退让出颖上郡然后请江东军入扎。主公再从新圈围加**迫力度只要不打破颖上城江东军为保活命定然求救于安风津。赵云必然不会见死不救那么他们就会派兵解围这时候主公的机会就来了。”

曹操皱着眉头道:“我们花了好大的代价才拿下颖上城怎么能就这样拱手相让呢?”

荀攸不以为许道:“两军相争不贪一时胜负不争一时之地如果能用最小的利益换得胜利。也不在乎从新攻打颖上城。”

曹操低头沉思显然在分晰这种可能性。

荀攸追加一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那主公就先退吧。”

曹操阴沉的脸渐渐舒展开来他眼睛忽然张大几许带着慑人的光芒道:“公达之意乍一听感觉心里别扭难受。但细细想来却不失为一个妙计。如果我们让空颖上城赵云必然会从新分出兵力把守这样等若于间接削弱安风津的兵力。如果在围因为有前一次城破经历江东军必然心有顾忌只要我们造势得体不怕赵云不出安风津支援颖上。到时候在集而围歼消灭他们主力部队于淮北。便可直下寿春。剑指秣陵。”

荀攸脸上带起兴奋之色为曹操纳言而感到欣慰。

八月在淮河相持三月之后。曹操大军忽然传出退回许都的消息秣陵举国欢庆百姓歌颂张浪英明领导地同时众官员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并且信心史无前例的高涨。曹军退兵的消息有如强心剂一样刺激着众人原来曹操也不是那么可怕不可战胜的。曹操以退为进本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却没有想到如此提高江东军的士气也算是史料不及的。

相对于普通士兵与百姓的看法徐庶地目光就长远多了。

徐庶与赵云商议道:“曹军此番退走必然有诈。观其历年来行军风格每一次进退都有很强的目地性。子龙是否还记的半年之前袁氏一族是如何被除灭的吗?”

赵云接口道:“曹操久攻信都不下退守黎阳。而袁氏一族在压力陡轻之下矛盾爆袁绍数子为争其位。大打出手。袁谭被困平原求救于曹操并且还联姻娶操女为妻。而袁尚在两面夹击之下孤军奋战最后被破于信都冀州沦陷。”

徐庶点头道:“正是如此吾猜曹军虽然日用钱粮浩大但河北根基雄厚如若要强持一年半载绝不成问题。再加上转眼入秋小麦成熟而曹军在这个时候退兵必然是想引诱我军追击好杀个回马枪。”

赵云赞同道:“元直之言与吾不谋而合。”

徐庶道:“以我军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能打败敌军当务之急是如何妥善安置。”

赵云疑惑道:“照着元直的意思我们便不要追击敌军了?”

徐庶点头严肃道:“不错。假如倾巢出动只怕安风津难让人放心。如果只派部份兵出动又担心反被曹军包夹伏击。加上曹军这次退的十分诡异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曹操此番退兵不用多久必然会卷土从来眼下之事如何立足于防守怎么顶住他们下一波的攻势让自己立已不败之地才是关键之急。”

徐庶与赵云商议完毕决定不追曹军。

曹操见江东军还是龟守不出假退变成真退很快退回充州武平全线开始整顿。

赵云得知消息也没有丝毫办法。不过探子来的消息说颖上城只有少量士兵在把守赵云便从新带人马杀至颖上。颖上城地守军只是稍微抵挡一下便顶不住赵云地冲锋败回充州。赵云从新夺回颖上的控制权。

十月曹操大军再次压境兵临城下。

颖上城上下处于一片忙碌之中布防城池准备守城器械号动百姓等等。

由于藏霸退回下蔡颖上的主将变成赵云所以这里地一却指挥重担全落在他身上。而徐庶则没有随军前往仍是主持寿春大局。此时颖上有军队三万安风津五万加上寿春有两万人马刚好十万精兵。而曹操此次全是携带精锐的青州兵而下马步兵前后计有二十余万。其中还不算源源不尽的援兵形式相当严峻。

赵云隐隐感觉有些不妥虽然有徐庶的提示但他心里有种不安的感沉。曹操退兵也就罢了但怎么刚过秋后便又再次举兵南下这明显是违反常规之举啊。不过这一次曹军的军势明显强于上次显然是有备而来。看来自己要多加小心了。赵云也没有细想那么多一心一意准备着如


状态提示:第三章 颖上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