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第三极崛起>第1078章 蒙北反击战(一)

乌里库茲雅克的战斗只是四六年反击苏联作战中不大的一场战斗,七宝带领全连一百五十人,在乌里库茲雅克西三十里炸毁铁路,引诱苏军六百多人来攻击,在长达四个小时的战斗中,苏军不得不再次增援,前后一千多苏军围攻一百五十人,七宝全连战死,高万宝扎布利用苏军出击这个时机,突然发动进攻,六百多名骑兵冲入乌里库茲雅克,全歼残余苏军守军三百多人,在留下一个连守卫乌里库茲雅克,准备炸毁乌图里库河上的铁路桥之时,高万宝扎布带来其余骑兵向西迎头攻击赶回来的苏军,将其击溃。

在占领乌里库茲雅克的两天时间里,高万宝扎布利用找到的苏军残余炸药,彻底摧毁了乌图里库河铁路桥,并将乌里库茲雅克前后三十里范围内的铁路全部炸毁,铁轨丢入贝加尔湖,这场不大的战斗,点燃了云泽骑兵的全面进攻的号角,从而彻底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走向,让增援远东的苏军,不得不依靠汽车运送,极大的滞缓了苏联装甲部队的速度,七八月的雨季让道路泥泞不堪,从而让冬季来临之前,苏联远东几个方面军没有得到有效增援。

赵子赟直到战争结束,才知道高万宝扎布点燃了出击骑兵的心头之火,七宝战死之后,心怀内疚的高万宝扎布和其余各连都把自己当做死人了,不间断不要命的发动着一**进攻,按照云泽后来的说法,当六团的攻击乌里库茲雅克的消息通过师部传递到其余各团后,其余的骑兵团就已经失控了,何况高万宝扎布所在的骑三师师长白云航还说出了煽动的话语:“骑三师,战死在苏联就是光荣!”

整个七月,云泽骑兵纵队阵亡人数高达七千,他们不但摧毁了西伯利亚铁路,还歼灭苏军上万,并让帕什科夫第五步兵军,格涅奇科的区域防御部队疲于奔命,直到莫斯科的近卫骑兵赶到,才遏制住云泽骑兵的攻击,但这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战后,光荣电影公司的第一部故事片不是**汉曾经设想的遥远的库伦,也不是东北、华北、朝鲜的任何一场战斗,而是以骑六团为原型拍摄的,起名为《最后的骑兵》,片子上映,引起轰动,很多感兴趣的记者,一番调查之后,才发现为何光荣电影公司会拍摄此片,骑六团,上至团长高万宝扎布,下至普通战士,战死七百六十三人,全团出击贝加尔湖地区七百六十六人,仅存三人……

最后的骑兵,恐怕不仅仅是指战争结束后,正规军中骑兵正式取消,还隐隐暗指电影最后,三名骑兵缓慢消失在大漠里这个镜头背后的故事。

七月十三日,国内各地目光注视着徐州,蒙疆第一师和新六军前后脚抵达徐州,老蒋豪赌,汤恩伯不敢怠慢,组织了十余个督战队,命令徐州守军死守城防,眼巴巴的指望新六军冲入徐州城。

廖耀湘也拼了,抛弃炸毁重炮,顶着天上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不顾一切进徐州,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早他两个小时抵达徐州外围的吴增隆并未绕过城池,对他进行阻击,只是派出雷神在天上左一口,右一口的咬,咬得他心痛万分。

不管怎样,廖耀湘算是保住了进入徐州的通道,新六军源源不断冲入城内,他的心和汤恩伯的心也一步步往肚里里落,当天晚上,新六军成功进入徐州。

吴增隆的表现让知道结果的人深感失望,有人打赌说蒙疆第一师绝对会在半天之内攻克徐州城,让新六军进退维谷,看来蒙疆第一是也成了强弩之末,打到徐州就没力了。

情况当然不是外界猜测的那样,吴增隆是按照朱老总的命令,故意放新六军进徐州,老蒋不肯放弃徐州,意图在徐州决战,调动兵力的消息早已放在朱老总的桌子上,很久没有全盘指挥大规模作战的朱老总这次思维非常清晰,他从双方兵力态势和得到的消息中,判断老蒋不肯放弃徐州,除了拱卫南京门户外,还有着不肯放弃河北的想法,如此一来,南京需要在两线都增援,此时若是攻克徐州,那么老蒋必定要调整,有可能放弃河北,让石门大军后撤河南,这就会导致平津杜聿明拼死突围南下。

为不影响河北战局,同时让南京调集华东精锐前往徐州决战,朱老总决定不攻占徐州,先给拼命增援徐州的新六军放放血,加紧歼灭二十八军、三十二军,让第一野战军腾出手来南下徐州,当然,蒙疆第一师攻击南京的意图不变,只不过等第一野战军抵达徐州外围后,将由山东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配合第一师从徐州转向宿迁,不沿着津浦路,而是从江苏腹地这个薄弱点插向南京。所以说,此时的蒙疆第一师是个幌子,意思就是催促南京增援大军赶快动。

国内目光注视着徐州,张恒的联合司令部目光却在哈拉郭勒河,这一天,也是叶启杰发动哈拉郭勒战役的同一天。

这是一场影响战争结局的战役,北方军区七万多人,准备创造一个奇迹,击败兵力超出自己两倍的苏联两个集团军,并以此为,击败苏联远东第二方面军,将战火烧到苏联贝加尔湖地区。

连续两天轰炸,以及侦察得到河东敌军两个装甲师正朝哈拉郭勒河上游运动,马莫诺夫中将有些犯难了,两个装甲师迂回是个麻烦,这是否意味着对方要进攻?

情况报到华西列夫斯基那里,这位元帅上当了,他正为对方空军轰炸奎屯河一线的意图感到困惑,结合马莫诺夫中将上报情况,他判断敌军


状态提示:第1078章 蒙北反击战(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