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哉大明>136.第136章 凤翔招抚3

别看曹文诏他们都是武人粗人,或许牵扯面比较广的、复杂一些的事情,他们无法掰扯清楚,可若是把范围缩小到像杜阳山和雍山这样的一两个山头,他们还是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晰的。

事前最好想想清楚,免得一着不慎,就落入了坑里。说实话,挖“坑”的,可不仅是对方,本方阵营中的那些更是……反正严加防范是没有错的,也就只能自己照拂自己了。

对此曹文诏可是有过血的教训,也曾看到过身边发生的类似的事情。幸好曹文诏有着足够好的“记性”,才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让那些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这也是他虽然向来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可依然维持着手下这些兵马的最根本原因。

一俟杜阳山和雍山的情况基本都已经清楚地摆在面前之后,曹文诏觉得更有把握时,他就开始向曹变蛟使起了眼色。

“大帅,这进山宣示朝廷旨意之人,可曾定下?”曹变蛟接到了曹文诏递过来的颜色,心领神会,于是他就开口问道。

“进山宣示的人员,由洪大人选派,我等只负责提供几名随行保护的人员即可,”曹文诏看到侄子反应灵敏,感到很是满意。

曹文诏的这支人马,除了数百名亲兵,还有两千多名军兵。将官里面,除了弟弟曹文耀和侄子曹变蛟,也还有其他几名外姓人。当然了,这几名所谓的外姓人,也只是针对曹家人来说的,他们本身也算得上曹文诏的得力干将。

可若是有好事儿的话,肯定是先紧着曹家人的。这都是大明王朝军队中一贯的做法,原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是,绝对公平不敢奢望,那相对的公平也还是要有些的,要不然这支人马也早就分崩离析了。因此,为了昭示自己处事公平,在适当、或合适的时候,曹文诏也会假门假事一下。

具体来说,就是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在大家还没有回过神儿时,曹变蛟主动请缨,曹文诏顺势而为,等大功告成之际,头等功劳自然归了曹变蛟,也就是归了曹家,而别人也根本没有什么话说。

当然了,前提是成功的可能性要绝对大,不然倒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可就贻笑大方了。而曹文诏却笃定,此次进山剿灭流贼,看起来先期进山的宣示人员似乎是深入虎穴,危机四伏,可实际的情况,却并非想象的那般险象环生。

这是曹文诏的感觉,而他的感觉已经得到了多次应验。

“请大帅允准,末将愿与洪大人选派的宣示人员进山一行,”曹变蛟抱拳拱手,一本正经地向曹文诏请命。

“好,有你等不畏艰险,勇于任事之辈,本帅甚感欣慰啊!”曹文诏老怀大慰,不禁眉花眼笑起来。

————

与曹文诏同样感觉的,还有洪承畴洪大人。

洪承畴觉得这件功劳太过轻易就可以获得,因此就没有对曹文诏进行多一些的指授方略。

因为曹文诏在自己面前表现的很是温驯,可洪大人到底还是不晓得这位曹参将究竟可以信任到何处程度。因此轻易建功的机会已经属于分量十足,更多的指点……还是暂且休提了吧。

若不是觉得相比起凤翔守御千户所来,曹文诏的这支人马更有把握一些,本来这支外军也不太可能得到建功的机会。

也是因此,这进山宣示朝廷招抚旨意的人选,自然就得是自家人了。

洪承畴选定的这位自家人,按说也是职责有关。清除凤翔县境内的流贼,使他们归乡务农,本来就属于这个人的分内之事。

这个人选,就是凤翔县知县卢承业。

知县做为一县的父母官,其最主要的职能是征税纳粮、教化百姓、听讼断案、劝民农桑、灾荒赈济、兴学和科举等。这个时代也还都是以农立国,教化百姓和劝民农桑自然是父母官的重要职责。

卢承业承担此次重任,可谓正当其职。

————

经过事先打探得知,盘踞在杜阳山的流贼,属于本地人居多,而雍山那边却是外来的人员占了相当一部分。

卢承业请示了洪承畴洪大人之后,也没有与曹文诏商议,而是直接给他下了通知,要他开始准备。

杜阳山真正的当家人,就是李老柴,点灯子是他的副手,也就是二当家的。

这李老柴真是人如其名,精瘦的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相对于其他类似的情形,“麻杆儿”一词已经基本可以算作极致了,可对李老柴来说,却是仅仅蜻蜓点水般的点到为止。

李老柴究竟瘦到什么程度,实在是难以一言以蔽之……这么说吧,当他一龇牙的时候,你才能真切感受到,原来瘦竟然可以达到恐怖的程度。这并非有意贬损。因为他的牙齿,似乎都没有牙龈包裹,仿佛就是那么直翘翘地杵在牙槽骨上,那形象……基本与骷髅无二。

可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活骷髅一般的人物。尽管目前的杜阳山上还没有其他叫得出名的英雄好汉,可即便是眼前这两百多人,要想都弄的服服帖帖的,也不是那么容易。

总而言之,凡是头领,都不是随便就可以当得了的。

李老柴之所以能够接受朝廷的条件,让朝廷官员到山上宣示招抚,对他也好,对杜阳山上的众人来说也好,都是出于无奈。

因为,在三天之前,外出的兄弟就在偶然间发现,有少量官兵在杜阳山附近活动。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李老柴和点灯子及众位兄弟都是


状态提示:136.第136章 凤翔招抚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