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座,对于太原你有什么打算?”张海波眼含笑意地问。
杜文成有些苦笑地摇摇头,“我有信心打下太原,却没有信心守住太原。”
张海波有些不解。“军座是忌惮晋东南的十万日军?”
杜文成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反问道:“你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吗?”
“老杜,咱不带这样的行不?”张海波听出了杜文成意有所指,他的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一着急连“老杜”都叫了出来。
“我并没有责怪你,只是在说明一个现象而已。”杜文成慢慢地解释着说:“抛去小鬼子不说,现在山西的几大势力就不会看着我独占太原。尤其是山西王阎长官,太原是他起家的根本,就是委员长想要太原也要和他商量着来,更何况我这个无名之辈?”
张海波点点头,认同杜文成的观点。光复太原这个举动实在是太过震撼,相信明天的报端就会一片飘红。延安方面正在就太原问题紧急磋商,重庆方面更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再加上阎锡山,怪不得杜文成打下了太原却没有一点兴奋之意。
现在的他倒是品出了杜文成“有信心打下却没信心守住”那句话的含义了。能不能守住太原的根本在于杜文成是否妥协,鬼子那方面是最容易解决的,大不了就是开战,各凭本事打就是了。可延安、重庆以及晋绥军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这么大的一件功劳又怎么可能让杜文成独占?国府的颜面何存?
国府派员接收是一定的,可由国府说了算的太原就一定不会符合杜文成的利益。这和杜文成在济南时不一样,那个时候的济南没有那么多的势力竞争,国府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可以接受杜文成独占济南。而在山西,尤其是国府在山西大败亏输之后,委员长绝不会允许杜文成在太原称王称霸。
“老杜,我知道有些话不该我说,可我又不能看着你栽跟头。我想无论怎么处理太原的问题都离不开平衡这两个字,过几天八路军总部就会来人和你商议这件事,国府那边恐怕也在想着同样的问题。对于太原,你要早点拿出主意。”
“把太原交给国府治理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府没有治理好太原这个能力,让国府接手还不如让给阎锡山,至少他还能干出点儿实事。你没见我们刚刚把小鬼子赶出太原,就有人张罗着迎接阎主席还政吗?太原的百姓还是很认可他执政太原的。至于说主意,我还能有什么主意?大不了一走了之,谁爱要谁要,只要你们自己有守住太原的本事就行。”
“军座,你不能这样。从国家。。”张参谋长急了,杜文成这个主意可谓是阴损缺德,他要是一走了之谁还敢说能守住太原?八路军没这个能力,国府没这个能力,阎锡山更没这个能力。一个守不住的太原还争竞个什么劲儿?
“我怎么不能?我为什么不能?”杜文成打断张海波的话说:“我打下的太原我不能做主,那我费这劲干嘛?别拿那些大义压我,我在济南虽然做的很少,但至少我让济南百姓活的像个人样。这还不够?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看看现在的长治,谁敢说比我干得更好?阎锡山算是个不错的人才,可他敢说他能比我做得更好?我把话先撂在这儿,我要是妥协了、平衡了,用不了多久整个太原就会变成一个舞台,就会上演一出出的政治闹剧。这,就是我妥协的下场。”
张海波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杜文成的话很有道理,事实上太原城里已经有他们的人在筹备宣传活动。可这样的活动在当初的济南和现在的长治是不被允许的,是违背杜文成的“不得随意干扰民众正常生活”这一奇怪律条的。
“好吧,算你说的在理,可你不能不顾全大局。我们。。”
“够了。”杜文成有些恼了。“你是我的参谋长,不是说客。做你该做的工作去。”
“是。军座。”张海波无奈地看了杜文成一眼,叹着气走了。
次日上午,杜文成就被白云生生拉硬拽到太原。现在的太原南北两个方向都在鏖战,张卫民的第三师已经奉命拉到太原南面,配合第一师对日本第一军的阻击,就是晏正德的摩步旅也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配合两个师的阻击作战。
“军座,听参谋长说你有放弃太原的打算?”白云生问。
“嗯。我之所以不愿来这儿,就是因为这儿的归属未定。你也不要费太多的心思在这儿,暂时把百姓安顿下来就好。”
“我明白。我请军座到这儿来是为了这里的工厂设备,如果军座主意已定,我就让人把这些东西搬到长治去。”
杜文成乐了,“我说白主任,我这儿还没想明白呢,你可倒好,直接就想着搬家了。你怎么知道我就一定会放弃太原?”
白云生看着脚下的弹坑,小心地绕过去之后才叹着气说:“揣摩上意原本就是我们这些做师爷的本事,军座初时雄心勃勃,一心要拿下太原一展宏图。拿下太原之后却没了兴奋之意,一定是想到各方势力环绕,掣肘之下难以发展,这才有心灰意冷之语。
军座既已想到以撤军要挟各方,何不先发制人?也省得落人口实,反而不美。”
“先发制人?”杜文成先是一愣,继而大笑起来。“白先生真是高见,好好好。你马上去草拟一份电文,通电全国,就说先遣军不敢居光复太原城之功,也无意留驻太原,只待国府接收大员一到,即刻回军长治,绝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