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02章 可有良策平内乱

秋雨连绵数日,大江水面愈发宽阔,水流也愈发湍急,数十战船在这秋风秋雨中,艰难的逆流而上。

船头处的木栏被雨水冲得清亮光滑,厚实的木质从那紧密的木纹中,便可见一斑。从船身两侧伸出的木桨,整齐而有节奏地拍打入水,激起白色的水花,推动着这只狭长高大的战船破开江水,向上游前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孙权的目光落在滚滚而来的江水上,心中却思忖着江东的局势。

自迅速扑灭洪明等豪强和山越人的叛乱之后,经过虎林一役而倍受打击的孙权,终于重新找回了强烈的自信和睥睨天下的雄心。是的,不知从何时起,他便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或许是受父兄的影响,或许是这些年来的经历,总之孙权认为,自己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掌控江东,虎视天下的机会!

为此他敬贤礼士,举贤任能,在江东虽然远不如兄长威名远播,但也有不少人与之交好。在和这些世家大族的交往中,孙权巧妙的掩饰了自己的野心,做的最多的,是消弭孙氏与江东世家之间的裂痕,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他知道若是想在江东有所作为,断然离不开这些世家豪强的支持,在这一点上,他自认比兄长孙策要做的好。

其实孙策又何尝没有自己的苦衷?虽然孙坚自起兵以来,便数度在吴地为官,但这些世家豪强哪个不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所以孙策必须大开杀戒震慑人心,以强势的姿态来统治江东。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孙策才会被刺杀……

想到这里,孙权的脸庞上浮现出几分怒气。关于兄长孙策之死,流言越传越凶,而且越来越不堪。甚至还有人将孙翊之死,都与之联系起来,说什么孙权派兵威逼之下,才迫使孙策传位于自己,孙翊也是被自己唆使边鸿刺杀,如此种种,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对于这些流言,孙权很快便意识到八成是出自刘琮之手,为此他还下令严格搜查荆州探子,也杀了一些传播流言之人。但随着泾县郑横等人打出反孙拥周的旗号起兵之后,江东之内特别是靠近荆州的丹阳、庐江两郡的豪强也纷纷响应。似乎一夜之间,这些豪强都跳出来反对自己。若说这背后没有荆州的影子,孙权绝不会相信。

拥周?哼,不过是想以此离间我与公瑾罢了!这些无耻豪强,眼见如今荆州势大,就想浑水摸鱼。

然而又能如何呢?除了下令各县令长领兵镇压之外,孙权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荆州大军屯驻虎林,春谷的水军和步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调动的,而他自己,面对蜂拥而起的反抗和叛乱,也分身乏术。

“将军,此间风大雨急,还请将军暂回舱内休息。”护卫长见孙权伫立在船头已经有段时间,便走到他身后请求道。

孙权微微摇头,这点风雨算的了什么?当下江东才真的是风雨飘摇呢,想到如大山一般压在自己肩上的重担,孙权的心情越发沉重。

“何时可到春谷?”孙权沉默半晌,对身后的护卫长问道。原本昨日便应该到的,可是连着几天都在下雨,到底拖慢了行程。

护卫长立即回道:“按照现在这种情形,只怕还要两天。”

孙权听了不置可否,那护卫长见孙权沉默不语,正要再劝,却看到孙权抬手示意,只得躬身行礼之后退到后面。

看着孙权的背影,护卫长的心情颇为复杂,他是最近才被孙权提升起来的,而上一任护卫长据说是触怒的孙权,被他亲手所杀。至于到底是什么事情,却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似乎是和那些流言有关。

前将军真的是被他所杀害的吗?这个念头一起,护卫长顿时觉得毛骨悚然,自己怎么会这么想呢?如此大不敬的念头,压根是想都不能想的。可若非如此,为何很多人都说是他做的?还有那么多人举兵反抗,这边刚扑灭了洪明等豪强和山越人的叛乱,那边又冒出郑横等一大批豪强。

孔武有力的护卫长强迫自己不去想,但那些心思玲珑之人,却偏偏要往这方面去想。非但想,还要将自己的推断说与亲信之人。这股质疑之风已吹遍江东,连春谷军营之中,也未能逃脱。

就在孙权抵达春谷十多天之后,八月初朝廷应刘琮表奏,任周瑜为扬州牧、丹阳太守……

更早些日子,舒县周氏族人百余户渡江南下,还给周瑜带来了一封刘琮所写的书信。

与前一封书信相比,这次刘琮在信中的语气更为严厉,他写道:“窃闻前讨虏将军实为孙权所害,汝与伯符乃总角之交,亲之信之,总以兵事。缘何不起义军讨伐弑兄之贼?琮上表奏请足下为扬州牧,实为足下乃江东俊杰之故,亦不忍见江东生灵涂炭,深陷于战火之中。君前者复白,吾之不智者有三,观君之所为,尤在琮之上也!”

周瑜阅后愤然掷书信于地,不屑道:“此离间计,何其幼稚!”

然而他的内心中,却不得不考虑此事对于自己和孙权关系的影响。至于孙策之死,周瑜也一直暗中派人调查,只是目前还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证明孙权是幕后策划杀害孙策的凶手。

不知为何,自从朝廷册封的任命传出之后,周瑜便总觉得孙权在有意无意的疏远自己,每当这种时候,周瑜便理解了当初孙翊的心情。不过他不是孙翊,绝不会因此而认为孙权会除掉自己。但是为了自证,周瑜也必须做出姿态,首先他向朝廷上表


状态提示:第202章 可有良策平内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