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刘峰坐在自己的书案前,不停的把玩着手中的长型木筒状物体,神色掩饰不住的笑意。
“望远镜,终于弄出来了,太尼玛艰难了。”刘峰暗自感慨着,从踏上白云上的那一刻他就一直惦记着这茬事,今天终于搞定了,真心不容易。
虽然这望远镜倍数不高,连乾隆的那个所谓“千里镜”都不如,但是刘峰相信随着质量的改进这望远镜总有一日可以达到那个水准,甚至有所超越,可以制出观察日月星辰的天文望远镜也未可知,毕竟伽利略的那个时代科技也不牛逼。
想着,刘峰径直起身,带着亲卫前往三山县附近山上,对这望远镜的视线范围进行测试。
没过多久,刘峰便心满意足从山上走了下来,按照其估算大致距离是在百里左右,基本可以看到相邻各县的大致情况,若是选择合适的地方,视野可以更远,真正做到“料敌先机”“决胜于千里之外”。
回到将军府,刘峰对着负责玻璃制作的龚师傅下令,先制作十个望远镜送过来配备高层,=万===吧===n有了此物自是在战机方面占有巨大优势。
放下望远镜后,刘峰开始处理公务,作为一个合格的,有野望的军阀,他是不能丝毫放松的,虽无需事无大小全部一把抓,但是大略翻一遍还是要的,免得有人动歪脑筋。
就在刘峰快要扫完桌上公文时,一个气息颇为阴冷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此人就是郑介民,执掌夜阁之后,他便变得阴暗了许多。
“大人,这是一封四星情报。”他从袖子中掏出一封信托着交给刘峰。
闻言,刘峰额头一抬,四星情报,也就是说可以影响南安郡局势的情报,故而他立刻接过此信,丝毫不拖泥带水。
稍一辨认,确认这信没被拆过。刘峰便打开信抽出里面的纸细细读了起来。
看完后。刘峰挥手让郑介民退去,独自坐在椅子上思考起来。
其实,信的内容很简单“乾化六年十一月三日夜,二公子被大帅召回县城。四日上午到达。”
但是其背后信息却很不简单。这表明大帅已经开始压制不住大公子了。只能让二公子回来借助其力量平衡大公子,也就是说大公子的实力已经膨胀的足以威胁大帅。
金姚县指挥使和山通县指挥使都被大公子拿下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二公子和三公子联合都未能争取到一个位子。
之所以是召回二公子。而不是动手剪除大公子羽翼,这让刘峰明白大帅是属意大公子的或者说还没达到其忍耐极限,召回二公子只是用来警告大公子收敛一些。
只是,大公子会收敛?显然不可能,就算他肯收敛,他麾下文武也会推着他向前,争位已经到了白热化,万里长城已经到了最后一步,怎么可能收手,就像前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退不得,逼不得已很可能来一场兵变。
而且,他一旦收手,二公子必然会得寸进尺,进而尾大不掉,这让大公子如何肯干。
所以无论于公于私,大公子都会和二公子争斗到底,以能力和实力而论,刘峰绝不看好二公子,那时,击败二公子的大公子实力将会膨胀到何等地步,说不得连大帅也要正视几分。
然而,大帅只要不死,无论是大帅还是大公子心中也都不会安稳,只要一个导火索就可能引发一场兵变,以大帅的手段,就算不会杀死大公子,也会剪除其羽翼。…
那么最终获利的自然就是远在安通县城的三公子了,大帅也必然会选取其作为继承人,因为他不可能让一个无法掌控局面的人上台。
这也是刘峰等三公子一系的人所想看到的。
当然要如此顺利的进行,首要控制的便是时间,趁着大帅还有些精力的时候尽快完成转变,否则等大帅身体完全垮台后,获利最大的反而是大公子。
再者就是对机会的把握能力。
不过,刘峰却不担心这些个问题,三公子身边的一流文臣张达自会看清楚,进而实施手段。
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他该如何获利,虽然如今的官位在那南郡已经成为高层,但是还是由上升空间的,别的不说,他的兵权还是可以扩大一倍成为卫将,只是这困难程度无异于登天,南安郡也才只有两个卫将,连三位公子都还不是。
然后,刘峰将李从煜、郭逢春等人召来细细商谈以期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在商议了一阵之后,李从煜等人却建议他不要参与进这最后争斗中,除非情况发生突然变化,例如大帅忽然病亡,那他恐怕需要配合三公子进行一场夺嫡战争,其余时候坐看风云,因为刘峰确实很长时间需要时间来巩固自身势力,他的实力膨胀太过迅速。
想了一阵的刘峰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也就放下了心中那丝想法,反正对他来说有无卫将名义,他都是拥兵两千的军阀,只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罢了。
继续与众人交流了一阵,刘峰确立一个长期规划。
一是训练士兵,加紧对蛮子扫荡以积累战斗经验。
二是加强锻造武器装备,铁制盾牌、盔甲,钢制枪尖、弓箭、大刀等等,纸甲当然也制造,毕竟铁甲制作量不大,普通小兵很难普及。
三是加强对周边势力的渗透,这主要是夜阁的作用,众人只是稍稍谈论一下。
四是贸易,恒茂商会,走私精盐等等都需花大力气,甚至派遣部队保护都在所不惜,这可是他们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