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言情总裁>翡翠瞳>229 这章没有潜规则,时间来不及写了

沈导听谢老师介绍她就是王萍,便露出了笑容,热情地说道:“啊,原来你就是王萍啊,汉服女孩,还是s省大巴劫持事件的亲历者,久仰大名啊!”

“对了,你汉服带了吗?”

王萍点了点头,把自己背包里的两套汉服拿出来给她看。

“太美了。”沈导接过衣服,认真地翻了一下,又好奇地问王萍该如何穿戴,穿上会不会很麻烦,等王萍耐心地和她解答完,他又问什么会喜欢汉服,怎么想到的把汉服穿到比赛中来,平时会不会穿汉服上街,这一次配饰有准备吗……

大概是沈导见到王萍之后太过热情,一直在拉着她说话,坐在一旁的秦晴和谢老师不由地便有些不太舒服。

尤其是坐惯了焦点的秦晴更是难受,但想到这里不再是省城而是帝都,不由地先矮了三分,收起自己不开心的情绪,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沈导和王萍的谈话,但心里却像被烧起了一把无名火一样越来越烦躁。

终于等沈导不再细问王萍,她终于看着自己和谢老师时,就听见沈导对着他们三个说道:“王萍,你不要嫌我问得详细,我们台里讨论了一下,觉得振兴民族汉服,振兴国学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到时候可能台上主持人也会问你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你自己心里要有个准备。刚才我问你几个问题,可能就是主持人到时候会问的,观众也很关心这些方面。我看过你之前在你们省里的比赛。表现地很好,这一次继续保持下去就可以了,至于秦晴你也是一样的。”

秦晴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忙坐得更直一些,竖起耳朵认真倾听。

沈导摆了摆手:“没事,你放松一些,不用做那么直。”

秦晴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一时不知道应该整个人松懈下去,靠在沙发上上好还是继续保持端着的坐姿。就听沈导继续说:“听说你爸爸是你们省电视台的台长?那你肯定很清楚我们电视台的这一套,上台对你来说没什么大问题的。一样的,你先把你这一次的服装拿出来给我看一下。”

王萍也有些好奇,秦晴这一次上台会穿什么,就见着秦晴打开自己的背包,拿出一件白色真丝旗袍。上面印染着中国风荷花荷叶的水墨画,绸缎的料子光亮如水,配上素雅清淡的水墨荷花,一股雅致清净的风味扑面而来。

王萍心中忍不住赞叹一声好漂亮,虽然有很多推崇汉服的人排斥旗袍,认为汉服才是正统的民族服饰。而旗袍是满族人带进来的,不是真正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但事实上满族的旗袍和现在改良之后的旗袍根本不是一回事。像大家现在看到的旗袍款式是在民国时期由红帮裁缝创新出来的,与满族妇女穿着的旗袍差别还是很大,虽然名字相同,但已经根本不是同一种衣服了。所以王萍对秦晴拿出来的旗袍并没有觉得丝毫不妥,反而真心觉得好看。

秦晴在王萍和谢老师充满惊艳的目光中不由得飘飘然,这是她来之前挑了三周才终于在一大堆的锦衣华服之中挑到的,之前在省城的比赛中输给了王萍。秦晴并不是像她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甘心。但奈何形势比人强,习惯了以势压人的秦晴在被王萍打败之后。终于尝到了这种无可奈何的滋味。

但秦晴并不是自己本身没有实力的人,在吸取了经验教训之后,她反复比较自己和王萍的差距在哪里,想到或许自己一个中国人穿了西式的晚礼服,念莎士比亚的英文话剧,在几个老外评委眼里会不会有些东施效颦的意味,或者讨好的嫌疑太浓,反而比不上大家对王萍的中国风感兴趣,觉得有新意?

毕竟自己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国的中国女孩要讲莎士比亚的话剧,讲内容,讲深度肯定没有他们本国人来得透彻,就像一个外国人去看自己读李白的诗,也未必能明白其中的美。

所以这一次秦晴吸取经验教训,觉得转换风格,但再穿汉服未免跟风地太明显了,所以她微一思索,就决定穿上比汉服受众面更广,更易显出身材和美感的旗袍,婀娜多姿,摇曳生辉。

这件旗袍她是特意找了省城专门做旗袍的老师傅,量了身上三十二个尺寸,之后又改了三四次之后才终于定下来的。

想到这里,秦晴不免微微有些自衿。

可是谁知沈导见到秦晴的服装之后,却微微皱了眉头:“太白太亮了,这个材质和颜色的衣服,到时候场上的灯光打在你身上恐怕会反光。”她把秦晴引以为傲的旗袍放到一边,对她说道,“我刚才说了,我认真看过你们之前在省城比赛的视频,所以和那一次一样,我想让王萍继续走中国风东方传统美的路子,而你穿西式晚礼服就很好看。我们准备搞一个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美碰撞的感觉。你和王萍代表s省而来,但却展现出你们s省既有古典又有现代化的一面。这一点我们领导和你们省宣传部长说好的。”

她顿了顿,看向秦晴虽然是商量却带上了点不容置疑的口吻:“你这一次来有带另外像之前在你们省里比赛时穿的那种晚礼服吗?”

秦晴自觉上一次正是输在这上头,如今正是看也不想看到那套衣服,一看到相同的款式也会想起当日自己难堪的经历,因此这一次怎么可能会带过来,于是摇了摇头。

沈导的眉头不由地皱的更深了,她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我待会儿带你去文艺部借借看,要是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能穿我们台里的衣服


状态提示:229 这章没有潜规则,时间来不及写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