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超级杂牌军>第91章 厉兵秣马(二)
营,火力不输国军其他部队一个师,而且机动性超强,是国军作战序列里绝无仅有的预备队。

周二狗送走蔡廷锴仍兴奋不已,和两位太太激战了一夜,第二天仍然精神抖擞的主持例会。

鉴于各游击大队连续作战非常疲惫,同时西山方面原材料基本能够维持生产,所以各游击大队的大规模劫掠行动暂停,作战部队进入休整;各游击大队的新兵可视训练进程进行训练、驻防、轮战,促使部队士兵尽快成为老兵,然后进行战术提高训练;西山守备支队各大队抓紧训练,视情况进入各游击区参加轮战;野战支队技术兵种多,训练周期长,抓紧训练,然后按各设定战术科目多做演习;鉴于冬季将至,河流进入枯水期,水力发电量将会减小,各工厂抓紧时间生产,尤其是绳索厂、织布厂、制衣厂、火柴厂、制药厂、装具厂,进入冬季后将视电力供应情况决定是否停产;火力发电厂要积极储备煤炭,保证冬季里炸药厂、肥皂厂、子弹厂、制修厂、原料厂等兵工厂的电力供应;佟海组织武穆商队将火柴、肥皂、渔网、刀具等商品减少供应或增加库存,视情况或抬高物价或清理库存;各部队准备配合晚粮收割,做好保卫、警戒工作,同时协助老百姓收割、打晒、存储;农牧处准备钱款,待收割后粮价下调,鸡鱼肉蛋价格低,收购大批农产品,在改善部队伙食之余准备过年……

随着收割季节的到来,经过充分休整的各部特战部队又活跃起来:侦察、研判附近鬼子的软肋:指挥部、仓库、运输队、炮楼、据点、道路,准备好目标,只要鬼子出兵抢粮,特战部队就攻其必守;警戒部队、驻防部队则计划作战预案,阻断鬼子的交通,阻击鬼子抢粮部队。

西尾寿造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抢粮计划,以保证华东、华中、华南部队的军粮,其中长江两岸是重要产粮区,江浙地区又是华东的产粮区,可是苏南、江北的武穆军及其所属游击队极其难缠,所以西尾寿造决定以第十三军主力压制武穆军,争取掠夺一些粮食,主要是缠住武穆军,防止其破坏收粮计划;其他守备部队就地抢掠军粮,主要在浙江、上海周边、江北、苏北。

粮食争夺战令西尾寿造没想到的是,武穆军虽然既不受支那政府管制,也不像新四军和支那政府貌合神离,但是武穆军并不孤立,而且和新四军、支那政府军有着密切合作,所以,苏北日军刚开始出动部队抢粮,就被武穆军的部队抄了后路。

柳承海、柳毛儿、刘庆和都派出部队,以各部特战部队为先导,其他部队跟进,大肆占领鬼子的县城、据点、炮楼,掠夺武器装备、弹药给养,杀伤鬼子士兵。

当鬼子不堪骚扰,调兵回防时,武穆军以鬼子不可想象的方式和速度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新四军和支那政府军则趁机夺取了不少粮食。虽然鬼子抢到一些粮食,也伤亡了不少士兵,损失不少车马、装备。而对武穆军来说,不过是战前的热身。

鬼子第十三军开始先占领地盘,然后监督老百姓收割粮食并上交。可是在鬼子占领之前,武穆军已经安排老百姓毁坏桥梁、道路,藏匿大车、船只,鬼子收上来大批粮食却运不回去!

武穆军趁机打击鬼子的临时粮站,然后组织老百姓抢回粮食,收藏起来。鬼子在明处,武穆军在暗处,所以半个月下来,鬼子伤亡不少,却没得到多少粮食。至于武穆军的粮库,都在武穆军的核心根据地,有重火力的驻防和外围部队袭扰,鬼子连根据地的边缘地带都没能占领。

第三战区在武穆军派出的特战部队指导下,也展开游击战、袭扰战、破袭战,不但使兵力不足的鬼子守备部队损失惨重,截获大批粮食,还趁势扒了鬼子不少铁路,炸了鬼子的机场。顾祝同打了一辈子仗,从未如此顺手过,被请来策划作战计划的欧阳城被第三战区的军官们奉为神明。当然,武穆军和第三战区从来都是公平交易,顾祝同给了武穆军100多吨油料和10辆重型卡车,20吨炸药,补偿武穆军300余人的伤亡,500多发流星飞雷、标枪飞雷及其他弹药的损失。

有了足够的粮食,武穆军换来酿造设备,又开始大量酿造酒精、醋酸,销售给新四军和江北的国军部队,换取煤炭、粮食、药材。

武穆军则全力营造军工基地,发展各种工厂,生产各种军用物资提供给各抗日部队,也换取大量的黄金白银及各种物资、原料,同时整合武穆军的各项产业。

一、基础设施:包括铁矿、煤矿、铜矿、磷矿、硫矿、铅矿等矿山,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锅炉房等基础设备,原料厂细分为:冶炼厂,主要负责将矿山的原料进行冶炼、提纯,分为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非金属提纯制备,现在能生产铸铁、生铁、钢、铜、铅、磷、硫等金属、非金属原料;铸造厂,负责将钢铁、铜铅等金属进行粗加工,同时铸造手雷、地雷、掷榴弹弹体;化工厂,生产硝酸、硫酸、盐酸、甘油、氯酸钾、氢氧化钠、乙醇、乙醚等军用化工品;造纸厂,生产牛皮纸、白报纸、宣纸等纸产品,供应飞雷、印刷、防毒面具的生产;印刷厂,负责印制地图及武穆军各种教材;陶瓷厂,生产各种型号的手雷、地雷、掷榴弹的陶罐,及药品用陶罐;其中地图可以卖给友军盈利,另外还有砖窑、石灰窑、基建大队等队伍也都盈利。

二、兵


状态提示:第91章 厉兵秣马(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