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科幻未来>两球成名>第六章 想法不错
适,期待他们接下来的表现。”

英法记者一脸怀疑,德国记者直接炸毛。

你这货,居然用烂成这样的英文来搪塞,太低级了吧!

面对群情激愤的家伙们,尤墨依然面不改色,英文继续。

“不能入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不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别人。好了,下次再见。”

说罢。这货闪身走人,再不管身后的闪光灯与失望的面孔。

老实说,专门过来采访他的记者们,多数不怀好意。尤其是对国内成见很深的英法媒体。德国媒体虽然稍微友好一些,可从中扒拉一些优越感出来的目的依然明显。

这种情况下,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两人完全有资格向足协甚至国家体制叫板。而且,既然有足够大的平台帮助他们扩大影响力。那他们应该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结果,居然是这样?!

如此低调处理,是与对方达成协议了吗?

怀揣疑问的记者们没有放弃。

目标多的是,你们不说有人说!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

“......任何球队都不会只围绕着一两个人转,我对他们不能入选表示遗憾,仅此而已。”

戚务笙简短两句就交待了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这让现场气氛一片凌乱。

纷纷举手的家伙们最终还是没能从主教练那儿得到确切答案,无奈之下只能把目标转向球员。

少数背景资料丰富的家伙们认出了李京羽,努力平复着心情,开始提问。

和以往不同。大羽从比赛结束后就变得沉默,新闻发布会上依然脸色阴沉。

“......如果有他们在,比赛应该会不太一样吧。身为球员,我们只能以比赛胜利为最终目标。其它的事情,能力范围内的努力去做,能力范围之外的,也就无能为力了。”

记者们依然意犹未尽,目标转向本场发挥不错的范智毅。

“......很奇怪你们的问题为何都集中在他们两人身上。身为职业球员,这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范围。”

这位货真价实的国足一哥显然对这些记者们没什么好感,语气和内容都有些不耐烦。

实际状况也确实如此。

大家辛辛苦苦准备了几个月。比赛踢的也不错,可从头到尾你们都在问球队之外的问题,这不是为难人吗?

国足新闻官也早感不妥了,随意点了几个记者起来后。草草结束了赛后新闻发布会。

退场时,范智毅依然有些耿耿于怀。

“这些记者们太他么招人厌烦了,不问比赛不问球员,老是问这些问题,存心找茬呢这是?”

李京羽和他并不熟。

不过,身为国足里的新人一个。能被老大用这种口气问话,也算是主动拉近距离了。

“是啊,黑锅总要找人来背,咱们撞上了,没办法。”

“你和那两个家伙相处时间最久,说说看,两人脾气性格怎样?”

“说不上来具体的,只是觉得相处时间越长,就越难忘记这样一个人。”

“为什么不是两个?”

大羽挠头,好一会,恨恨地说道。

“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范智毅笑了笑,话题一转。

“两个家伙在这边人气很高嘛!”

“是啊,有点夸张。”

“看起来我们一支球队加起来,影响力也比不上他们其中之一。”

听了这话,大羽怔了一怔,再开口时,已经苦笑满脸。

“也没那么夸张,老外嘛,喜欢拿我们国家的体制说事。”

“当初有不少国外俱乐部打你的主意吧,后悔没有?”

“当初没有,后来有点儿。不过,现在想想,如果我自己一个人出去,估计也不行。”

意料外的答案让范智毅楞了一下。

“这么没信心?可不太像你的风格!”

“人越大,胆子越小。当年胆子够大,可脑子不好。现在脑子好点儿了,胆子又小的多了。”

“是啊,谁不是呢,这就是命吧。”

对话戛然而止,两人重新保持着距离,一前一后上了球队大巴。

李京羽上了车,没有像以前一样迅速戴起耳机。车窗打开,手拄窗口,楞楞地瞧着巴黎夜景。

那些已经模糊的记忆,曾以为永远不会忘却。

现在看来,只是时间不够长罢了。

...

双方低调处理的结果,让本来值得炒作的事情变得波澜不惊,国内自不必说,就连两人的大本营德国,也因为当事人的态度变得兴趣缺缺。

6月19日,寄予国人厚望的第二场比赛开打,对手是内部目标中必须拿下的对手。

加纳。

有了第一场的经历,两人索性伪装成普通球迷,混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完了这样一场比赛。

全场控球率45射门次数9对12,射正次数3对5,比分0:2。

比数据更让人无奈的,是比赛主动权。

想象中战术纪律散漫的非洲兄弟,并没有用无厘头的失误送给国足机会。虽不上台面,可依然用有板有眼的防守,扼杀了对方的进球可能。

进攻中依靠几名欧洲联赛效力的家伙,或个人能力,或局部小配合,轻易就撕开了对方看似稳固的防线。

数据上看不出来的机会,比赛中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很多时候纯属黑人兄弟想象力太过突出,射门脚法太过奇葩,导致最终自己演砸了。

不过,比赛主动权这种东西比较高端,单纯看热闹的球迷不太能觉察的出


状态提示:第六章 想法不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