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言情总裁>秦时纪事>第1114章 借粮
下人去我那儿取。”

“小弟省得。”

方敏有些犹豫地看了眼齐桓,斟酌了一下道:“这两日下来,想必整个清源县的情况,浩然贤弟已经看在眼里了,听说下午的时候,浩然贤弟还去了城外的粥棚?”

齐桓眼神一沉,正色道:“正是,说到此事,我正好有一些想法要和行之兄商量。”

“哦?贤弟但说无妨。”

“这粥棚,我今天下午去看了,每日供应的清粥不过每人一碗,一天发放清粥的时辰拢共也只有三个时辰,还有许多的灾民根本就排不上,而且我今日看了,前来领粥的灾民还在不断增多,如此下去,只怕抢粥伤人这种事会越来越多。如果在县衙的其他地方多设些粥棚,也能稍稍缓解这种情况。而且今天我也看了,那些稀粥里面连糠米糙米都很少,实在是抵不得饥饿,我记得常平仓里面是有赈济粮的,既然衙门有粮,为什么不开仓放粮?”

方敏面露苦笑,“不是我不想放粮,而是整个常平仓除了籽粮,实在是没有余粮了。”

齐桓吃了一惊,怎么会没有余粮?他从文渊阁的那里看到的清源县储粮明细上看到的余粮总共有四万八千石,每年向朝廷上报的籴本便有两万三千多贯,即便是实际储粮比上报的略少些,但也不至于这么快便只剩下籽粮了吧?

方敏没察觉到齐桓的惊愕,接着道:“大水过后,衙门便已经开仓放粮三次有余,常平仓中储粮去了六成,入秋至今放出去的粥米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常平仓现在的粮食已经十不存一,这粥棚能得以支撑下去,有大半靠的是义仓。”

齐桓把这个事实在肚子里转了几圈,才消化了,原来不是衙门不开仓赈济,而是无粮赈济。

齐桓长吐了口气,“行之兄有何对策?”现在不过是腊月,到了开春还有两个多月,仅靠义仓明显是支撑不到那个时候的。

“如今便只有借粮一途了,清源县周边的这县城多多少少都受了灾,这时候向他们借粮,他们定然是不肯借的,所以这近处借粮这条路是行不通的,这样一来,就只能往江州那边想办法了”

原来这方敏打得竟然是这个主意!齐桓是江州的知州,虽然江州是个散州,但不管怎么说,齐桓也都是一州知州,身份摆在那儿,他若是从江州直接调粮过来,确实要方便许多。

齐桓也知道这确实是眼下唯一的办法了,但他却没一口答应下来,只推说要考虑考虑。

方敏见齐桓没有开口拒绝,知道事情已经成了一半。当晚齐桓便写了封信让人送至江州。说实话,这借粮之事到底能不能成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方敏从杨勇口中得知齐桓已经写信送往江州之后,积压在心头的大石总算是搬开了。

魏家。

“你说那齐桓真的写信送往江州了?”魏榕坐在太师椅上,问着站在堂中的管家。

“正是,此事千真万确。”那管家说道。

魏榕身边站在一位少年,赫然便是那日接风宴齐桓见过的那位。

“爷爷,你说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还是那齐桓就真的那么好糊弄?”那年轻人道。

“你若是真的这般想,未免也太小看他齐浩然了,能官拜从三品便当了阁臣的人岂能是个蠢人?你若是真信了,恐怕是中了他的计。”

那年轻人道:“难不成他已经知道了什么?”

魏榕摇了摇头,“那还不至于,他齐浩然即便是再能耐,也不可能在几日之内便将整个清源县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现在他顶多是心里有了些猜测。”

那年轻人想了想道:“要不要派个人去试探试探他?”

“多做多错,这样的人物我们惹不起,即便人家如今失势了,但齐三元的名头岂是白给的,他身后可还站着一位正三品的老师呢。”

那年轻人点了点头。

那日齐桓写了信之后,就一直在等着消息。江州离这里并不远,五日便可走个来回。

等待消息的这段时间齐桓也没闲着,走遍了整个清源县城。

腊月三十这晚,冷冷清清的清源县城总算是有了一丝活气,零星的鞭炮声响了起来。

齐桓让厨房烧了几个菜,就这么简单地过了一个年。城外的灾民也难得吃上了一顿饱饭。

吃完饭后,齐桓写了几幅对联让秦颂拿去贴上,自己回了屋随便抽了本书来看。

看着看着,心思就不在书上了,想到还在京里的家人,诸多挂念便袭上心头,担忧他们现在的处境,猜测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又想自己写回去的信他们有没有收到。想了一会儿,赵玉的音容样貌自然而然地便从脑海中浮现出来,及冠那晚的片段更是宛若走马灯般在眼前连番闪过。

齐桓闭上眼,不知不觉便思绪渐深,眼皮也越发重了起来,最后和着耳边的鞭炮声沉沉睡去。

一夜旖旎。

京城,谨身殿。

小安子提着手上的乌木食盒,一路小跑着从回廊处拐了过来。

孙德全正在殿外守着,见小安子来了,忙上前接了食盒,“怎么耽搁了这么久?”

小安子揩了揩头上的汗,“里面有一味药份量不够,让人去太医院重新抓了,然后才煎,这才耽搁了。”

孙德全接了盖子,从食盒里取出一个天青釉薄胎细瓷星盅,揭了盖子看了眼,见汤色清冽,且闻不出一丝药味,知道火候掌握得极好。

二人在外殿处守了一会儿,听得里面传


状态提示:第1114章 借粮--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