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六月初九这一天正好适合给他们俩一同册封。

大明宫正殿,大殿之上崔皇后威严而坐,文官武将对立两侧,大殿之外九九身穿一袭红衣公主正装,李弘则是一袭紫衣金冠。两人手捧玉板,宫廷五乐奏起。九九与李弘在沉重肃穆得乐曲声中行三跪九叩之大礼,进入殿内,由尚公公宣读诏书,封上官九九为一品长公主,赐号太央,四王爷李弘为一品参政辅王,赐号太安。

九九与李弘对视一眼,相视一笑,只不过这笑容极其耐人寻味,又一同山呼万岁,谢主隆恩。

一场册封大典 ,在九九与李弘有条不紊的配合下结束,册封完毕,女帝又说了些场面话,九九一身繁冗得宫装又一路跪拜有些支撑不住,只想着崔女帝能快些把话说完,一旁得李弘倒是头不晕气不喘得盯着九九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九九较劲般得挺了挺身子,也做出一脸无谓,其实今日较劲才刚刚开始。

崔皇后终是言毕,最后开口道:“你们两个都是我的孩子,以后定要为大昭百姓做出品德榜样,也要一同辅助朕治理江山。”

“儿臣明白。”两人又一齐回答。

所有该行的俗礼都已结束,正当九九长吁一口气准备叩拜回府得时候,李弘突然跪地。

殿上所有文官武将都是一怔,只有九九毫无意外得冷眼旁观。不管是大晟还是大昭,大的历史车轮还在稳稳得向前进,只有因自己刻意逆行而出了小小的偏差。

就如同今日,本该是李弘一人的册封大典,可今朝却多了个自己,还有那【举清馆】因上官铭主动请缨回边塞,并未在朝堂上多加久留,那些小虾小米的大臣们便也没组织起像样的谋反策划,虽也捉了些官员倒也没成什么气候。

就如同蝴蝶效应般,跟随着九九得步调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可有些事情还是不会改变的,就如同李弘今日得这一跪。

殿上女帝还是意外的,“太安王还有何事禀告?”

“弘儿受皇上恩惠颇多,也想出己力以报国回馈大昭子民,回馈皇上重用,可如今边塞有上官将军护国,朝内有重位大臣助君理政事,弘儿并无用武之地。”李弘自改称呼,忽略自己已是辅王,而仅仅是皇帝的儿子。

“哦?弘儿这么说是有何意?”

李弘不卑不亢回道:“弘儿想先暂离朝堂,做些皇子该做之事,去修书立法,为大昭日后能给后人留下些可钻研推敲得典籍。”

崔氏先是一惊,又露出甚为明显的笑意,“也好,弘儿果然是想得长远,准了。”

不但女帝意外,整个大殿两侧得众臣工也跟着诧异非常 ,这如今崔氏当权,李弘由暗转明一路助其称帝,这该在朝堂上大显身手玩弄权势了,怎么就说退就退了呢 。

谁不知道朝中权臣只有不得志的时候才会隐匿家中韬光养晦等待时机重新出山,却没见正顺风顺水时撤帆急流勇退的。

只有九九明白,李弘这是急流勇退谓之知机,现在他要是敢恃宠而骄不知畏,那么女帝第一个就会干掉他。

可李弘现在这一跪说要撤,无疑是把九九放在一个进退两难的位置上 ,如果她也学着李弘退,那么就会有人想,这没准是他们俩故意商量好的,刚被册封辅王长公主就同时退,岂不是很不给女帝面子,再深究,就会觉得他们俩是合起伙来晾着女帝,会以为他们俩对女帝登基表面相助其实暗地不满。别人这么以为不要紧 ,要是女帝也这么认为就要命了。

虽然可以借机拉李弘下水,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九九不能做,更何况谁知道李弘还有没有后手。

可九九要是进,大声嚷嚷着,四王爷著书立作去了,剩下我更好,我会好好得在女帝身边帮女帝排忧解难,你独宠我一个人吧!那九九不用想,脑袋肯定是要长到别的地方了 。

就算不杀她,女帝也会想,人家李弘都知进退懂好歹,你在这当上了长公主想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跟我分权,门都没有缝,女帝定然会想办法把自己打入冷宫。

这还不算最遭,李氏党派要见她这么牛哄哄,就会彻底把她划成敌人,再则自己又不姓崔,一个挂名公主想跟人老崔家争宠那是等着被人挤,李弘一撤独留她,老崔家也正好找准目标盯着她发炮。

李弘抬眼看看九九,那一抹不经意的笑,划过唇间。九九全数收入眼底,撇了一眼一挑眉便就不再看他。

你这点伎俩,她上官九九上两世就知道了,如若想退定会把你这些话学来提前一步说,让你现在进退双难。

可九九还是等李弘先说,自然早已想好了对策 。再者说来,她上官九九没有皇族血脉加持,好不容易爬到这一步哪有说退就退的道理。

见九九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样子,李弘那轻松得模样完全收了起来,皱眉凝思,想着九九会怎么解这步棋,而且还能解的漂亮。

九九向前走两步,甩出李弘三尺远,才缓缓跪地……

作者有话要说:昨日码字被拐去聊天这二更就晚了,开了个茶谈会,一人一湿,请众亲欣赏。如若有好湿欢迎来对。

掌东窗 忆如殇

一曲词令断愁肠

杯杯琼浆细端量

不思量自难忘

黄昏后 倦梳头

玉带需改廖清忧

点点银丝挂青绸

天凉好个秋

——菜叶

忘明月 寄情丝

一壶清酒独追忆

曲曲


状态提示:第81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