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秦时:一人之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割六国
国的纸商数量。”

“各国纸商数量具体如下。”

“秦国五名,韩国两名,燕国两名,魏国三名,赵国三名,齐国四名,楚国五名。”

听到钟黔的话,富商们一片哗然,他们来了这么多人,名额如此少,大部分人岂不是要空手而归?

“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我知道这些名额少了一些,除了秦国,其他各国都可以从获得名额的纸商处拿货。”

“我们秦国的规矩大家也知道,所以只能有五位大商人做这个生意。”

钟黔见状并不慌乱,等到众人稍微安静一些后,uu看书提高声音笑眯眯的解释道。

……

成峤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办法,自然是为了收割六国。

人性贪婪,中间商越多,纸张显然就会越贵,层层加码之下就算纸张比起曾经便宜不少,但依旧昂贵。

顶多从顶级权贵,大富商扩展到小权贵,小商人,平民百姓肯定是用不起。

那些权贵富商最终肯定会把成本转嫁到普通百姓头上,加剧压榨力度,弄得天怒人怨最好不过了,对于秦国统一有好处。

这个时候的普通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哪有什么家国民族观念,反正都是被统治,自然是支持对他们更好一点的统治者了。

因为大字不识一个,面对秦国的高压统治,生活不如意,再加上有心人那么一扇动,就极为容易造反!

扇动他们的不是什么国家大义,不是什么民族大义,而是困顿恶劣的现状。

如果秦国的统治不那么高压,那么扇动起来就极为困难了,吃得饱穿得暖,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愿意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造反啊?

虽然普通百姓大字不识一个,但并不代表他们笨了。

他们只是因为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见识短浅而已,论起明哲保身绝对是有一手的。

除了明着收割六国,还有一手暗中收割六国的方法,后者隐蔽许多。

------题外话------

出去走了一走,看了一看,心态宁静平和了不少,晚上回来码了两章,保持住的话,18号开始应该可以三更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割六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