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浮沉,人世无常,韶华一梦,逝者如斯。这便是捉摸不透的人生。

文启攻下京城后,并没有立即登基即位,而是特意等到群臣请命上书,才将这事应承下来。登位之初,文启就有恢复左相官职的打算,可惜左相以年老体弱为由拒绝了他的提议。文启后来又多次劝说,但也没有结果,最后他只得作罢。

这样看来,文宝杨其实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她料定左相和左都御史两人耿耿忠心,不肯接受文启的刻意讨好。与其害他们在朝堂之上遭到南凉王党的攻击诋毁,还不如暗地将左相和左都御史都撤换下来,这样既可以保住他们的浩然节气,也防止他们会对文启的攻打进军多加阻挠。

文宝杨谋划了这么久,就是希望能保全每一个人,只是文宝杨偏偏没算上她自己。查出下毒小太监的幕后主使的时候,文宝杨本来应该将右相捉拿,然后斩首示众,这样,在夺回大权的同时也可以避免被人一直监视而不得已做出的昏庸之举。虽说她之前也有一些过激的举动,但文宝杨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涣散人心,并不至于向稍有犯错的宫人就施加宫刑造成更多的伤害。然而行为就是这样的荒诞,文宝杨仍旧选择以大局为重——保住右相。

拒右相的存在有无穷后患,但也不能说留下他就没有任何益处。右相掌权的好处有二。其一,是让师出无名的文启有了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二来,右相把持朝政的同时,他的势力范围也将暴露。算起来文启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右相,而文宝杨要做的就是将右相的这些心腹部下全部剔除,为文启扫清前方的障碍。只要等到右相的下属部队瓦解,右相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威胁了。

那天的遇刺,文宝杨虽然没有料到右相会在寝宫内对她下手,但幸好人早先就让司徒禅境紧盯右相的行踪找出能动手的机会,后来文宝杨的性命才得以保住。不过就算司徒禅境那个时侯救了她又如何?文宝杨最后还不是选择不要性命?

如果文宝杨还在这里,她也许会因为自己的失算大意而深感愧疚。至少文宝杨没有想过梁洛兮会因为她的离开如此伤怀自责。

虽然梁洛兮是前朝的皇后,但文启的特赦恩典让她最后回到梁府里住。其实文启一开始的想法是让梁洛兮留下来、留在在宫里。奈何梁洛兮当下就同他挑明了关系,即便文启后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企图用真诚感化她,也收不到任何成效。梁洛兮的不为所动,让他最后也就无可奈何地放了手。而梁洛兮回府以后,文启便再也没有见过那个让他一生都无法忘怀的才华横溢的女子了。

文启觉得很遗憾,显然他之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为了梁洛兮,可惜到头来人算不如天算,他稳坐了皇帝高位,却从此失去了她。有时候忙完一天的公务闲静下来,文启会感到孤单,明明宫里伺候服侍的人那么多,他的身旁却没有知己相伴。他有点儿羡慕文宝杨了,虽然人离开了,但是她也带走了梁洛兮的心。如果结局注定是放弃天下才能赢得美人心,文启觉得文宝杨这次是赢得毫无悬念,而他自己这辈子可能要孤独终老。因为在皇帝位置上坐久了,他开始放不下这片大好江山了。

或许就是心里的介怀,文启没有给文宝杨该有的皇帝规格的厚葬、也没有为文宝杨生前的功绩给她追加谥号,这样一来,文宝杨的卒年始终不为外人所知。除此以外,文启即位后的第五年,他还命宗人府在记录得失的书册上将文宝杨之前细末的功过奖惩全部除去,这下,文宝杨在位的三年时间就接近了空白。

皇帝最终落得被除名的这种田地,在三百年历史的齐朝里面,文宝杨是唯一一个。

说起来,文启大军攻入皇宫的那天之后,文清阳就也再没有在大家的面前出现。文启曾派人反复寻找,仍旧没有她的下落。后来听手下的将领说可能文清阳是在出宫的时候被人误杀,然后人随同战死的尸首们一起抛入了乱葬岗,所以才一直找不着人。想到就是这会儿派人去那边搜寻,恐怕文清阳也早已尸骨无存。自此以后,文启便不再找寻。

……

梦醒只在花前坐,梦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皑雪山头始融尽,又是一年春时节。

“陪我走走吧。”太后同身后的人说。皇陵里面的生活确实如文宝杨所说的那样一点儿也不舒服,但经过几番挑选,太后还是觉得这里才是最让她觉得自在安心的地方。至少居住在皇陵里,她便可以不再去操心那些她本身并不愿意理会事情了。

原以为生活会因为文宝杨的出宫变得平静起来,事实上她忽略了文宝杨的意愿与心结,太后怎么也没想过文宝杨最后会自寻短见。文宝杨的做法,着实伤了她的心。

有件事情,她藏掖在心里,一直没有告诉文宝杨。有些感叹,太后觉着这个秘密应该永远都不会说出去了。看了看身边的吟太妃,那张依旧明媚的脸,太后沉沉地闭上了眼。

让文宝杨女扮男装当上太子这件事情,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举动。太后从来没想着用文宝杨来巩固她的后位,是那个时侯,正是吟太妃的父亲密谋造反的事情被老文皇帝发现的时候。老文皇帝盛怒之下,决定要将她们氏族八百三十七口人全部处斩。

与此同时,太后已经怀了文宝杨有七个多月,眼见受到连累的吟太妃要被


状态提示:第1141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