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蝗,对林北被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但好在他是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的。
在这个所有人都认为飞蝗成灾,乃是天降横祸的年代,他却知道,这玩意儿是可以预防的。
没错,要解决这次的蝗灾,重点便在这“预防”二字之上。
虽然没有太过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但林北辰也知道蝗虫的大量繁殖跟干旱的气候和对土地的过度开发是分不开的。
如今的玉山,便是一个典型。
为什么玉山的祥瑞园里会首先发现蝗虫崽子?
因为那地方建了太多的工坊,大片的植被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今年这干旱的天气,率先出现蝗虫的影子,并不奇怪。
所幸发现得早!
按照前世的记忆,这一场蝗灾,会在贞观二年春肆虐京师。
而现在是贞观元年十月,换言之,还有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来将这一次的蝗灾消弭于无形。
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还要做好。
北征突厥已经到了最后的准备关头,按照李世民和李靖的准备,最多再等半年,便要对突厥用兵,要是来年春天爆发蝗灾,势必会影响到这一计划。
此乃其一!
其二,正如先前杜如晦所言,一旦蝗灾来袭,定然又会有许多跳梁小丑蹦出来指责李世民得位不正,招致天罚,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稳定局面又会动荡起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蝗灾一起,饿殍遍地,这是林北辰无法接受,更不愿看到的事情!
来到这里一年有余,他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唐人民的勤劳、朴实和勇武、忠诚。
尤其是玉山附近的百姓,他们是打从心眼儿里尊敬和相信着自己这个号称还未满十八的少年侯爷。
林北辰不想辜负他们的这份信任和尊敬。
林北辰希望他们能真真正正的在自己的带领下过上富足康乐的日子,而非一场蝗灾,万事皆空!
所以这一次,他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
而看到李世民真的动了要亲自吃蝗虫的心思,他的心里也定下了不少。
连蝗虫都愿意吃,也算得上是不惜代价了。
只要他有这个觉悟,那就好办!
“陛下,对付蝗灾,预防强于治理,小子的意思,是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消弭在成灾之前!”
李世民闻言大喜:“若能如此,你小子便是我大唐社稷的功臣,更是天下百姓的恩人!”
蝗灾之害,在场诸人,谁不了解?
倘若林北辰这次真能做到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消弭在成灾之前”,那今后只需依葫芦画瓢,便大大的减轻蝗灾之害。
说他是天下百姓的恩,并不为过。
但林北辰却是难得的有些不好意思了:“陛下言重了……说正事,敢问房老哥,我大唐境内的鸭子多不多?”
房玄龄就是一愣:“鸭子?”
“不错,就是鸭子!”
房玄龄立时紧紧的皱起了眉头:“林老弟,你这可是问到哥哥了……”
李世民也奇道:“你问这鸭子,可是于治理那蝗灾有关?”
林北辰便点了点头:“蝗虫有毒,但那是在成灾之后,此时的蝗虫,却是可以吃的,不但可以吃,还是极好的鸡鸭饲料,鸭子食量大,擅捕蝗,正是预防蝗虫成灾的利器!”
话音落下,尉迟敬德立时便是一拍手:“那好办,咱们去买鸭子!”
“尉迟老哥果然聪明!”林北辰嘿嘿一笑,又朝李世民拱了拱手,“小子要买三万只鸭子,请陛下助我一臂之力!”
三万只鸭子!
李世民立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但一想到此举乃是为了治蝗,便又把心一横:“你说,你要朕如何助你!”
“请陛下颁布征鸭令,敕令各地官员大力收购鸭子,不管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只要是活的,小子都要,而且是高价收购!”
长孙无忌立刻就皱起了眉头:“如此一来,就怕地方上有人中饱私囊,甚至是欺压百姓啊。”
林北辰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就是长孙老哥你的事情了,老哥哥领着吏部的差事,总不能光吃饷,不干活儿吧?”
“嘿嘿,老弟这话说得……陛下放心,臣愿亲自监察此事!”
“好!”
李世民便是一拍大腿:“朕便依你!只是这征鸭令的具体内容,你小子要好好斟酌,莫要祸害了百姓。”
林北辰立刻从怀里掏出一份卷轴:“这是小子昨晚连夜想到的一些要点,请陛下过目。”
原来早有准备!
李世民便笑了笑,接过卷轴打开一看,眉头便是一皱:“法子是不错,但是你这字儿……练了这么久,怎么还越练越回去了?”
老子就没练过好不好?
之前给你和长孙无垢写的那些信,都是找崔灵儿代的笔。
林北辰便是一昂头,慷慨答道:“蝗灾将至,小子一想到又有无数百姓要遭饥馑之祸,便心急如焚,哪儿还顾得上把字儿写漂亮。”
话音一落,立时引来数道赞赏的目光。
“林侯小小年纪,虽说看上去吊儿郎当,又喜欢标新立异,但这份心怀天下的胸襟,慈如菩萨的心肠,着实令老夫佩服啊!”
“嘿嘿,林老弟这话说得好,俺老黑果然没看错你!”
“林侯……啥也不说了,三万只鸭子耗费不少,这钱我出两成!”
这才是干货嘛!
林北辰立刻朝着张士贵竖起了大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