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描述,还有叙事作为铺垫,《骄阳似我》这一部电影给我们生动地展露出了一位才华横溢,但是却内心封闭的天才形象。直到麦克奎尔教授以刻骨铭心的真实生命体验向威尔发出邀约的时候,威尔才慢慢打开自己的心门,逼视自己真实人生体验的贫乏。这种先扬后抑再看本源的创作手法并不算高明,但该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真实。并不是才能的那种真实。毕竟,天才距离我们很远。而是那种对于人生经历刻画的真实。电影当中的情节,像是水滴一般的一点一点的渗透到我们的内心里面,是我们和电影产生共鸣。这样的情况,在电影史上真的是不多见。
“有着出色的指导能力的易安,还有有着精湛的演技得罗宾和莱昂纳多,将《骄阳似我》里面的故事完美地展现出来。尤其是威尔和麦克奎尔教授最后的那一场心灵对战中,他们面对自己黑暗的过去,面对自己未知的未来,面对失去过,或是从未尝试过的爱情……各种各样的情况,让我感受到这不是两个演员在演戏,而是两个出色的心理学工作者在对抗。‘鬼才导演’易安,其太阳一般的才能真的是名副其实。”
——《今日美国》
‘见风使舵’这样的一个技能,可以说是媒体使用的最熟练的技能了。在一个月之前,还在质疑易安到底是自信还是自大的《今日美国》。这个时候便是立刻的转变风向,开始赞美起易安来了。不过,这样的事情谁都不会觉得在意。毕竟,这样的事情在媒体上面很常见。
“惊爆!波士顿大学的论文题目!”
——《芝加哥太阳报》
《芝加哥太阳报》的报道,乍看一下的时候,感觉上是和易安的《骄阳似我》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当你细细的通读全文之后,你便会知道这个里面的内容是有多么的和《骄阳似我》有联系了。因为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毕业的论文。他们的导师赫然让他们去写一篇关于分析《骄阳似我》电影当中人物心理的分析。这样的情况,怎么能不使得别人惊讶。怎么能不使得人疯狂。
就这样,在《骄阳似我》上映了开始3天之后,整个关于电影方面的媒体都开始呈现了一种疯狂之色。一个个真相开始报道关于《骄阳似我》的种种事情。各种心理学家对于电影当中各个人物心理的分析。甚至于说,在波士顿大学的论文题目揭露了之后,有一些大学的心理学课堂上面,已经开始将《骄阳似我》当作课堂讲述内容的分析材料了。而《骄阳似我》得名气,则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大。
在八天之后,《骄阳似我》这一部电影成功的破亿。
而这样的情况,便使得人们更加的疯狂起来。人们争相的购买着《骄阳似我》的电影票,甚至于说,已经有的人走进《骄阳似我》的放映厅五六次了。
而就在这样的一片的赞扬声当中,关于易安和埃尔维斯之间的事情。诡异的没有一个人去谈论了。就算是易安本人,也没有在媒体发言的时候说出过一下埃尔维斯这一个名字。至于埃尔维斯,现在谁管他,没有一个和电影有关的媒体会顶着易安的压力冒险去采访他。
毕竟,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是易安,和他的《骄阳似我》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