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唐新秩序>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ps:感谢豆瓣兄打赏,还有同志们的月票鼓励。

幽州,天寒地冻。

十余骑自南门而入,疾驰向城中的节度府。马蹄踏过,溅起黑白混杂的雪泥,如泼水一般将沿路两侧的行人分开。有避让不及者,慌忙就地一滚,险险躲开马匹的冲撞,眼望不管不顾的骑者仍自直冲而去,不禁跳着脚的破口大骂。

骑队赶至节度府大门外,刘知温飞身而下,缰绳甩给府门外迎候的节度府亲卫,蹬蹬蹬踏步而上台阶,望里急闯。身后跟随的几名幕僚佐二此时方才来得及下马,和几个亲兵一道,进入门房中等候。

节度府内已是一片白麻素裹,筹办丧事的奉常将刘知温引到一旁的厢房之中,招来几个女婢为他匆匆沐浴。简短梳洗后,女婢们为他更换了麻衣,将发髻打散,结挽。刘知温十分不耐的催促着,一俟穿戴完整,便迫不及待的出了厢房,直上中厅灵堂。

通判郭炳呈等候在灵堂外,见了一脸铁青的刘知温,心里不禁打了个突,拱手道:“侍中可算回来了,诸事纷杂,还待侍中主持料理。”

刘知温本官节度府判官,大安山兵变后为东平王朱全忠保举为侍中,但这“侍中”一职仍需远在长安的政事堂批复,虽说东平王举荐的官职,天子和政事堂无有不允的道理,但以如今长安混乱的情状,这项任命的批复不是一月、两月就能回来的,恐怕得拖到年后了。但无论如何,幽州城内大小官吏都已经开始以“侍中”相称这位如今卢龙节度内权势熏天的大人物了,更何况本就心里有鬼的郭炳呈呢。

刘知温没有理会郭炳呈,径直上前。双眼直勾勾的望着刘仁恭和夫人戚氏的灵位伫立良久。才在僧侣们的吟唱声中接过燃香。恭恭敬敬行了叩拜之礼。

后厅中陈放着十余口棺椁,最大的一口三重厚木棺椁中放置的是辽东郡王刘仁恭的遗体,稍小一些的是王妃戚氏,再后面是更小的木棺。盛放的是刘仁恭的几位妾。

刘知温怔怔看了会儿面如金纸、静静卧于棺内的刘仁恭,深深叹了口气,挥挥手,一旁的杂役连忙将三重棺椁一道道再次合上。

“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

木鱼、钟磬声大起。僧侣们一遍一遍反复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吵得刘知温心头烦躁,他迈步出了灵堂,负手仰望yin霾的天际,片刻后,问道:“大帅何在?”

郭炳呈忙道:“大帅……伤痛难抑,近i又忙于服孝cao劳,此刻……此刻当是在后宅歇息。某已遣人速报大帅,大帅知晓侍中回来,必然即刻便至,侍中且稍待。”

刘知温重重“哼”了一声,想要斥责几句,却还是忍住了。这位年少的大帅是个什么xing子,他当然知道得清清楚楚,要说此刻刘守光偷懒逍遥,甚至和已故王爷那位宠妾罗氏颠鸾倒凤他倒是相信,要说什么“伤痛难抑”、“服孝cao劳”,根本就是胡扯。只不过他刘知温身为节度判官,却不好当着下属的面指摘自家大帅。

转过身来,面对郭炳呈,刘知温低声逼问:“王爷怎么死的?”

郭炳呈心头又是一跳,低头道:“据查,乃膳厨烹食之际,用了发霉的豆子……”

“胡扯!”刘知温终于忍不住了,喝道:“郭通判,这些虚言瞒哄旁人也就罢了,你想连某都要骗么!详情究竟如何,你还想瞒到什么时候?”

郭炳呈冷汗瞬间冒了出来,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咬着牙道:“医正已经查过,仵作也已验明,膳厨内更找到了物证,事实如此,却不知侍中此话何意?若有什么虚言隐瞒,侍中还可再令详查就是,某一个小小的通判,怎敢乱言?”

刘知温冷冰冰盯着郭炳呈,良久方道:“但愿如你所言。”

郭炳呈再次躬身:“侍中远途劳顿,莫如先在偏厅歇息?某去安排一二。”

刘知温摇头:“不用,某就在此等候大帅,郭通判勿用相陪,且自去忙。”

郭炳呈点头:“如此,某便失陪了。”

待郭炳呈离开后,刘知温重重叹息一声,想着眼前复杂到极点的形势,不禁黯然神伤。

刘守光是带着满腔不乐意来到书房的,刘仁恭死去后,他终于可以和罗氏毫无顾忌的厮缠在一起,这几天过得着实惬意,已经到了片刻不能分离的地步。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他也知道刘知温会回来,但却没想到刘知温会回来的那么快,不得以从床榻上爬了起来,磨磨蹭蹭到书房内等候,脸上沾着脂粉都没注意到。

刘知温被请入了书房内,原先这里坐着的是大帅刘仁恭,自从兵变之后,刘守光不敢面对生母戚氏,连节度府都很少进,所以一直空闲了两个月,此刻书房重新换了主人,倒让刘知温不免有些物是人非的恍惚。

一眼见到刘守光尚未来得及梳洗的脸颊,刘知温心中又是一阵烦躁,脸se瞬间又黑了几分。

刘守光心头略虚,见了这位倚为臂助的手下第一谋士神se严凛,生怕对方谈及自己的私事,连忙堆起笑容,抢先道:“侍中回得如此快,某不曾知晓,却是慢待侍中了。不知此去魏州如何?”

刘知温听对方询问正事,便暂时压下心头不悦,道:“此去魏州,见了皇甫俊,议了双方休兵之事,他答允退还深州、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