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这货不是马超>18 袁军阵容一章半

袁绍这一沓子明显要比曹操厚一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元嘉元年(151)生……”

这第一张纸,写得密密麻麻,光这一项内容就远超过曹操,其显赫的家族背景、祖辈与父辈如何名动天下、为父母服丧六年、拒征召以显清高、养死士结交党人、与何进谋诛宦官、当盟主讨伐董卓、据渤海袭杀朱儁……无一不是细细列出。

最左一列仍然是贾诩的评语:“名族高门世家,似志大而才疏,或多谋而无断,虽势强而无力。”

“长子谭,字显思,为常山太守。建宁二年(169)生,聪慧多智,貌威严有雄图,勇武善战,绍善而不爱……”

“次子熙,字显奕,为涿郡太守。熹平元年(172)生,性喜经文,温良恭厚,谦逊有君子风……”

“三子尚,字显甫,为渤海太守。熹平四年(175)生,貌美似绍,绍因而爱之,骄傲懈慢……”

“幼子买,绍庶子,为妾所生,中平五年(188)生,体弱多病。”

“谭、熙、尚三子,均为刘氏所生,刘氏为汉室女,性妒,偏爱三子尚,尤不喜庶子买。”

我算了算这四个人的年岁,不由觉得有些吃惊:每个人都只差了三岁,还真辛苦了他们的亲生母亲刘氏啊!

“为什么袁尚和袁买之间差了十多岁?”我随口问了一句。

贾诩一怔:“这其实也正常啊。”

“我家老大和老二也差了十二岁,主公你有什么意见?”程昱捋须笑道。

“没有没有!我就随便一问!”我连连摆手。

“说起来……”王烈微微蹙眉,缓缓说道,“袁绍因为连续为父母服丧,前后时间长达六年之久,所以……”老先生还是没好意思说细节。

“哦,懂了懂了!”在这一方面我还是很有悟性的,当即连连点头,心中对袁绍却忽然有了一些好感,“袁本初在孝道一项做得还不错!”

我将第二页翻过,依然是按郡排列的长官名单。

“中山太守:高干,字元才,年二十余,陈留人,绍甥,父躬,尝为蜀郡太守。干兼文武,有胆识勇略,好慕贤士,通善兵事,治民尚可……”

“河间相:高览,字文奂,年近三十,河东人。勇武过人,善使大刀,暴躁粗鄙,不通文墨,不堪治民……”

“赵国相:张郃,字儁乂,年约三十,河间鄚(音“冒”)人。黄巾时应募参军,以功为冀州刺史韩馥军司马。精通兵略,身经数战,为河北名将,名亚麴义、颜良、文丑。其喜学文事,重礼风雅……或可为用。”

“清河相:淳于琼,字仲简,颍川人,时之宿将。中平时,大将军何进置西园八校尉,琼为右校尉,与蹇硕、袁绍、曹操同列,有令名。少时喜兵书、好武事,及年长后附袁绍,绍甚礼重,为众将之首。然绍重其名而不听。贪酒易醉不惹事……”

看到此处,我忍不住会心一笑。

“钜鹿太守:逢纪,字元图,南阳人,年近四十。少与许攸为友,相同附绍。聪达多智、公私分明、尽忠竭义……”

“安平太守:周昂,字景明,会稽人。兄喁(音“拥”),九江太守,亦与绍善。年三十余,沉稳持重,以善守城称,能治民……”

这几位太守,除了最后的周昂,似乎还都有两把刷子。

而后我又往后继续翻阅。

“别驾、监军,沮授,字公与,广平人,年六十,河北名士……”

我心中一跳:沮授已经是老爷爷了?

“授少有大志,长于谋略,及长,历任州郡,数任军事,广有威名,世称有良、平之才。其人有胆气节操,不屈权贵,礼贤下士,乐从吏民,甚得军民心。绍重其名,委以监军……”

“治中从事田丰,字元皓,钜鹿人,年四十许,河北名士之首。天资聪颖,遍读经史,时谓名士。初仕韩馥,以正直不谄而不得用。绍使其佐三次尚。性刚烈,与程仲德仿佛,恐易犯上……”

我哈哈笑了起来:“文和先生,你这资料总结得太妙了……尤其这‘与程仲德仿佛’一句!”

程昱略有讶色:“什么情况?河北跟我有什么关系?”

贾诩笑道:“田丰其人,不论性格还是才能,都和老兄有些相似。”

“哦,是田元皓……”他点了点头,“若只说才干,当世也没几人在他之上吧?”

“河北第一名士呵。”早已从诗句意境中回过神来的王烈喃喃道。

“治中从事,审配,字正南,魏郡阴安人,年近四十。少仕州郡,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后辅袁绍。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绍以为心腹,委任幕府……”

“簿曹从事,许攸,字子远,南阳人,年四十余。时之名士,少与绍、操有旧,尝与故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谋废灵帝,为人所破,芬自杀,攸等遁无。袁术尝以其凶淫,且性行不纯而不用。攸性贪财重功利,无节操……”

“谋士,郭图,字公则,颍川人,年约四十,中原名门之后。善舌辩,贪权势。绍使其佐长子谭……”

“谋士,荀谌,字友若,颍川荀氏子弟,祖淑、父绲(音“滚”),皆有高名。性温和,多文才。绍重其族,使佐次子熙……”

“荀友若?”我翻开另一页,顺手挠了挠鼻尖,略有所悟,“这一定是荀彧自家兄弟!”

“不错,”贾诩接口答道,“荀谌正是荀彧的胞弟。”

“荀彧啊……”


状态提示:18 袁军阵容一章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